汤姆叔叔的小屋 (2)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45308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汤姆叔叔的小屋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汤姆叔叔的小屋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汤姆叔叔的小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汤姆叔叔的小屋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从汤姆叔叔的小屋汤姆叔叔的小屋与与他们眼望着上苍他们眼望着上苍 中的对比看黑人民族意识发展历程中的对比看黑人民族意识发展历程翟小娜1 康霞2(1 河北金融学院 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摘要摘要:通过对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两部不同时代特征下的两位女性的黑人文学作品的对比,探讨美国黑人在历史上所承受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及随着历史的进程他们的民族意识的唤醒和民族美感的树立进程。关键词关键词: 汤姆叔叔的小屋;他们眼望着上苍;对比1863 年从法律意义上赋予了黑人自由,然而一百多年过去,黑人依旧生活在贫瘠的深渊,依旧遭受着各种不公平的待遇。美国黑人在经历了百年的压迫和奋斗之后,开始考虑着黑人民

2、族的发展,考虑着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此背景下,黑人文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潮。一面深刻地批判奴隶制带给奴隶的无法弥补的痛苦,种族主义隔离下的黑人底层生活,另一方面却鼓励黑人发现自身的民族之美,强调本族文化和发觉本族的民族意识。这两种思潮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和他们眼望着上苍淋漓尽致地反应着美国黑人的美国梦。一一 斯陀夫人与赫斯顿的对比斯陀夫人与赫斯顿的对比斯陀夫人在美国东北部长大,但在辛辛那提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段生活使她对有关奴隶制度的两派观点有所认识,而她自己坚守要废除奴隶制度,而她创造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让广大的北方读者理解废除奴隶制的必要性。赫斯顿年幼时举家迁到一个完全由黑人组成的城镇生活,

3、在那的生活对她对农村黑人民间传说的广泛研究做了基奠,而她本身拒绝屈从于传统的性别差异模式,他们眼望着上苍以南方乡村为背景,重点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主人公对独立自主的寻求,主人公对于自己的黑人身份并不在意,而是在意自己的梦想的追求,这里我们看不多太多的种族歧视,更多的是作者对于美国黑人身份的重新定位和探索。二二 主题思想的对比主题思想的对比为了揭露奴隶制的罪恶,斯陀夫人用大量德尔篇幅剖析了奴隶制的各种形式。谢尔贝和圣克莱尔这样的奴隶主原本体面正派,即使他们所谓的仁慈也隐含了奴隶制固有的罪恶,随着汤姆的生活,斯陀夫人终于撕下奴隶制仁慈外衣,向读者展示了奴隶在残暴的奴隶主手下的悲惨生活,在奴隶制下

4、,年轻的姑娘可以被卖来卖去,黑人像动物一样被奴隶主鞭打虐待,作者运用极具震撼力和道德及其败坏的实例,发自肺腑地呼吁人们反对奴隶制,她将汤姆的仁慈善良和雷格里的阴险罪恶形成对比描写,读者可以看出奴隶制带给奴隶情感和身体上的巨大创伤是奴隶主永远无法理解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通过对黑人文化特有的研究和独特的黑人用语描述了黑人们在生活和精神层面的追求,她的作品中没有过多地批判奴隶制以及种族歧视,而是将这些认为是人类文化进程的一部分,她没有区分黑人与白人的区别,而是探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她最终的目标是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确定她的身份,寻求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正如小说中在对珍妮的审判结束后,珍妮

5、得到的是白人妇女的安慰却遭到黑人朋友的鄙视,这里的种族主义是作为一种文化建构起来的,这种文化建构是一种自由漂浮的力量,不管黑人还是白人,任何软弱的人都会受之影响,并从属与它,赫斯顿认为人类的服色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能是天生的不同而已。如果说斯陀夫人是对种族主义的批判家,那么赫斯顿就是对黑人本族文化的颂扬者。两位不同时代的女性代表了美国黑人在对自己身份确定过程之中的挣扎与进步。三三 男性和女性的对比男性和女性的对比19 世纪后期女权运动风起云涌, 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此之前面世,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是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的代表作,作品中的女性富有道德心、责任感、机智勇敢这方面她们远胜于男性,小说中我

6、们可以看到许多理想化的女性:完美的母亲和妻子,她们努力拯救道德品质比自己逊色的丈夫和儿子,例如雷格里的母亲、伯德太太和伊莉莎,作者运用肯定、颂扬的笔墨描写了这些黑人女性,尤其在伊莉莎这个人物身上特别突出,小说似乎认为女性天生具有一种辨别善恶的感觉,由此可以产生出由女性固有的道德智慧所引发的一种社会变革力量。作者似乎希望女性读者能够与这些饱受创伤的女性人物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她们的丈夫、兄弟、父亲和儿子转变观念。然而在斯陀夫人所生活的时代,人们不愿意把女性和男性同等看待,所以在这部小说中,女性人物是来督促男性人物的行为,而没有让女性人物获得绝对的权力。在赫斯顿的小说中,她直接确立了男性和女性的本质

7、差别,男女彼此需要对方的某些东西的思想在通篇小说中反复出现,正如珍妮一样,她寻求一个能够完善她的人生、补足自身缺失的男人,洛根、乔迪和茶点都试图在他们与珍妮的婚姻中满足自己的各自需要,洛根将女性当成“世间的骡子” ,乔迪将女性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茶点将女性当成精神伴侣,然而赫斯顿更加强调女性的自豪和反叛意识,当男性不触及她们的梦想时,女性可掌控自己的意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战。正如珍妮寻求爱情的最终目标:从周围的世界中得到启迪,并与之合为一体。四四 宗教力量的对比宗教力量的对比斯陀夫人清楚她的读者大多笃信宗教而且是清教徒,因此她在作品中极力证明奴隶制与基督教的道德原则水火不容,在整部作品中,一

8、个人越是笃信宗教就越加反对奴隶制,伊娃是小说中道德最完美的白人形象,她从不区分白人和黑人,相反,道德败坏、没有宗教思想的雷格里却以一种近乎亵渎神灵、邪恶残暴的方式实行奴隶制,小说中将基督教建立在博爱原则的基础上,这种博爱的思想若付诸于实践就不可能存在一部分人压迫另一部分人的情况。在雷格里的庄园,汤姆坚持基督“爱你的敌人”的思想,最终战胜了奴隶制,在他面临的每一次毒打面前都拒绝放弃自己的宗教思想,他被雷格里及其手下的人活活打死,而临死前宽恕了他们,他以这种方式成为一名基督教的殉葬者,成为黑人和白人共同的行为楷模,汤姆的故事在另一方面又为通过基督教的博爱改变奴隶制指名了道路。小说中将超自然的、包括

9、神灵的情节运用到反对奴隶制度上,例如,在伊莉莎跨越俄亥俄河的时候,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她毫不畏惧,飞身从一块浮冰跳到另一块浮冰,这时她被赋予了一种“上帝给与走投无路这的力量” ,当汤姆的信仰在万般折磨下将要开始动摇时,他看到了充满宗教色彩的幻境,使他坚定了信念。超自然的宗教力量为众多反对奴隶制的人提供了有力的力量,同时也对实施奴隶制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在他们眼望着上苍中,上帝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此处的上帝不同于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散播四方的力量,是遍布世界的圣神力量,它们美不胜收,又暗藏威慑,赫斯顿在小说中收集了美国和加勒比海地

10、区的黑人乡村神话和民间传说,她在小说中展示的许多神秘主义思想对死亡的拟人化、太阳神的观点、将地平线视为尘世边界的思想,这些从另一面表达了她对黑人乡土文化的颂扬,她将宗教的力量民俗化。五五 写作手法的异同写作手法的异同两部小说中同样使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汤姆叔叔的小屋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纪念,时刻提醒人们汤姆作为奴隶时所遭受的各种痛苦,小屋还成为一种隐喻,象征着汤姆叔叔宁愿挨打致死被杀害也不愿出卖其它黑奴,象征着他对基督教的博爱和忠诚的教义。因此这里浓缩了小说的重大主题,既象征着奴隶制的破坏力,也象征着基督教的博爱战胜奴隶制的力量。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手法是伊莉莎跨越漂满浮冰的河水的场面,从河面的

11、南岸跨越到北岸象征了在戏剧性的一瞬间逃离奴隶制,奔向自由的过程,俄亥俄河是法律认可的南北分界线,小说中人物的跨越意味着她从蓄奴州跨进非蓄奴州,在跨越冰河的过程中,伊莉莎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成功跨越所需要的勇气,代表了黑奴在投奔自由的征途上面临的危险及他们的英雄气概。斯陀夫人在小说中采用了两种描述线,一个写奴隶制的故事,讲述汤姆在受压迫的苦海中越陷越深,另一个是逃亡的故事,逃亡向北推移,终点是获得自由的加拿大,相反描述奴隶制的故事向南推移,汤姆叔叔惨死在路易斯安南州雷格里的庄园,那里以农业为主,地处美国的最南端,地理位置的差异也顺应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并用对照的观点表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他们眼望着上

12、苍中,作者将珍妮的头发作为黑人妇女反抗传统束缚的象征,首先,它代表了黑人妇女的独立和对狭隘的社会行为标准的反抗,小说开始借助居民的议论表明像珍妮这种年纪的妇女留着披肩发有失体统,但珍妮拒绝屈从于他们的社会规范,另一方面,这些辫子具有一种体现典型的男性力量与能力的作用,它模糊了性别之间的界限,这对男性的统治地位起到了威胁作用,再者,因为珍妮的头发是直的,这便也成为一种白人的象征,正是因为她的直发和她所具备的其它白种人的特征,帮助她打破了传统的对比,既白人胜过黑人,男人超过女人的观点。除此之外,赫斯顿借助梨树与地平线,蜜蜂与梨花的相互作用,使读者见证了大自然瞬间的完美结合,在小说的其它部分,珍妮一

13、直追求这种理想中的境界,地平线代表大自然遥不可及的神秘感,一种使人渴望与之交流的神秘和欲望,小说的结尾,珍妮并未沉浸在丧夫之痛,而是使自己的内心进入“像大渔网一样”的地平线,这表明她已经与自然界建立起了一种她毕生追求的和谐之中,她发现了自己民族个性美,树立了自己的独特民族意识。另外,飓风代表了一种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与飓风的抗争反映了小说的中心冲突,在被一种令人困惑、不可预知的力量包围之下,珍妮用近似宗教虔诚般地力量寻求自己的位置,但一切事物只能在暴风雨面前俯首称臣,它是摧毁一切事物和引起混乱的力量,这种力量没有良知,随意且不公平,正如小说中,飓风所象征的各种力量,洛根、乔迪坚信的教条,特纳

14、太太的种族主义,伊顿维尔男人们的性别歧视,流言飞语充斥的门廊文化,这些就像飓风一样让追求独立和梦想的人痛苦不堪。然而对抗这种邪恶,作者采用了一种联合亲密的力量,茶点和珍妮的婚姻代表了这种最亲密的力量结合,互助互爱成为他们婚姻的核心,他们的结合代表了珍妮在精神上追求的最终答案,这种结合使她能够大胆地面对暴风雨,并在暴风雨和后来的冲突中得以幸存。在这个充满混乱与动荡的时代如何才能幸存下来?在此奋斗中需要的是人人的联合力量。这里赫斯顿激发了美国黑人的民族团结意识。两部作品同为两位女性的作品,但在美国黑人身份上描写迥异,也代表了19 世纪到 20 世纪美国的黑人在争取民族独立中不断前进、不断融入主流社

15、会的文化发展过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佐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王家湘译,北京:十月出版社, 2000 年.2毛信德.美国小说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3 Harrie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2003 年.翟翟小小娜娜(1981- ),女女,河北蠡县人河北蠡县人, 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河北金融河北金融 学院外语教学部学院外语教学部, 讲师。讲师。 康康霞霞(1981- ),女女, 河北沧州人河北沧州人, 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北京政法职北京政法职 业学院讲师。业学院讲师。邮邮寄寄地地址址:河河北北省省保保定定市市恒恒祥祥北北大大街街 3188 号号河河北北金金融融学学院院外外语语教教学学部部 邮邮政政编编码码:071051 联联系系电电话话:13513225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