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453068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食物能有效改变人体酸碱度? (一)什么是酸性食品、碱性食品? 1、食物的表观酸碱性与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在营养学中,食物的酸碱性分为食物的表观酸碱性和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食物的表观酸碱性是指食物直接表现出来的化学酸碱性 食物的生理酸碱性是指食物在人体内经消化吸收后,进入代谢途径,最后的残留物给体液带来的酸碱性 影响 2 如何测定食物的表观酸碱性与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2.1 确定食物的表观酸碱性 取适量食物,切碎,挤压出汁(或用浸泡液) ,用 pH 试纸或酸碱指示剂测出其酸碱性。 例如:苹果汁的 pH 值7,说明苹果呈表观酸性 表 1 低 pH 值的表观酸性饮料 液体种类 pH 值 牛奶 6.3-

2、6.6 苹果汁 2.9-3.3 柠檬汁 2.5碳酸饮料 2.0-4.0 咖啡 5.0-6.5 啤酒 4.5 纯净水 5.5-6.5 2.2 确定食物的生理酸碱性 食物分析中有一个测定生理酸碱食物的分析化学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先将待测食物灼烧,使之完全 炭化,然后测定其残留成分的酸碱度的大小,从而间接了解被测食物是生理酸性食物还是生理碱性食物。 所测结果即食物的酸性度或碱性度,它被定义为 100 克食物样品完全燃烧后,用中和滴定法所消耗的标 准酸或碱的毫摩(尔)数。 例如:苹果灰分浸泡液的 pH 值7,说明苹果呈生理碱性 表 2 一些常见食物的生理酸度和碱度生理酸性食物 酸度(mmol/100

3、g) 生理碱性食物 碱度(mmol/100g) 猪肉 -5.60 豆腐 +0.20 牛肉 -5.00 黄豆 +5.20 鸡肉 -7.00 菠菜 +12.00 蛋黄 -18.00莴苣 +6.33 啤酒 -4.80 香蕉 +8.40 花生 -3.00 苹果 +8.20 面粉 -6.50 海带 +14.60 白米 -11.67 藕 +3.40 虾-1.80 萝卜+9.283 食物的酸碱度对人体体液的影响 凡是食物经消化代谢后,其残留物能给体液带来酸性影响的食物叫做生理酸性食物,即我们通常所提到 的酸性食物;反之,则叫做生理碱性食物,即我们通常所提到的碱性食物。 食物的生理酸碱性与表观酸碱性往往不一定

4、相同,如苹果、话梅,表观呈酸性,却呈生理碱性。许多人 可能都犯了以口感和食物的表观酸碱度来判定食物酸碱性的错误,例如:柠檬吃起来酸溜溜的,其表观呈 酸性,便归为酸性食物;米饭、面类味觉不显著,就视为中性或碱性食物,其实,真正影响食物酸碱性 的是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学当量比,简单的说,如果食物经过消化代谢后,产生的磷酸根、硫酸根、 氯离子等离子比较多,就容易在体内形成酸,而产主酸性反应;如果产生的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 钙离子较多,就容易在体内产生较多的碱,形成碱性反应,这和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有关,含钙、镁、 钠、钾较多的属于碱性食物,而含磷、硫、氯较多的属于酸性食物,如果酸碱平衡,就是中性

5、食物。 食物的酸碱程度可经由实验测定:将食物经过燃烧,烧成灰质(一百克食物放在坩锅里加热),再取出以水 溶解,滴定其酸碱度。为什么要用燃烧法呢?这是仿真食物经过胃的消化,肠的分解、吸收,一连串体 内燃烧的过程与空气中的燃烧几乎是相似状态,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来分类食物的酸碱性。举例而言,柠 檬、橘子、醋等食物,虽然吃起会感到酸酸的,其表观酸碱度也是酸的,但进入体内后,有机酸在体内 代谢氧化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可迅速被排出体外,留下许多矿物质,如:钾、钙、钠、镁等,因此被归 为碱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多酸性,植物性食物多碱性一般而言,大部分动物性食物,如鸡鸭鱼肉类等属 酸性食物,而植物性食品中,除五谷、杂

6、粮外,多半为碱性食物,不过也有少数例外,例如:李子,因 其所含的有机酸人体不能代谢,所以会留在体内呈现酸性反应。按照以上的区分法,大部分的食物都可 归纳出酸碱属性,不过,在料理时,常便用好几种食材,以西红柿炒蛋为例,蛋是酸性食物,西红柿是 碱性食物,两者一起调理,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属于何种属性,就难有个定论。 表 3 各种食物的酸碱度强酸性食品 蛋黄、乌鱼子、柴鱼、乳酪、西式甜糕点、柿子等 中酸性食品 火腿、鸡肉、猪肉、牛肉、马肉、鲔鱼、鳗鱼、面包、小麦、奶油等 弱酸性食品 大米、花生、玉米、油榨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弱碱性食品 赤豆、萝卜、甘蓝菜、洋葱等其他蔬菜、豆腐等豆类制品,

7、苹果等其他水果; 中碱性食品 大豆、胡萝卜、西红柿、菠菜、油菜、苋菜、芹菜、腌雪里蕻、榨菜、萝卜干、南瓜、蛋白、香蕉、桔 子、草莓、柠檬、梅干、紫菜、泡青菜、豆代乳粉等 强碱性食品 葡萄、茶叶、海带、天然绿藻、田螺、黑木耳等4 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的生理酸碱度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饮用的自来水主要取自江、河、湖、水库或地下水,水中含有许多物质,主要包 括溶解性物质(如盐类) 、胶体物质及悬浮物(如细菌、藻类) 。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因此水中可 能含有许多微量有害元素及有机物,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正因为自来水对人体健康有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纯净水因运而生。 纯净水的生产方法是将自来水经过多次过滤

8、,去除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微生物、异味物质后,进行反渗透处理,可将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几乎全部除掉。 根据营养学推荐的测定食品的生理酸碱度的方法,纯净水因为在处理工艺中由于溶解的二氧化碳未被除 去在水中电离而呈表观弱酸性,但经蒸发灼烧后不会留下任何杂质,故呈生理中性。其实通过人体的代 谢途径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纯净水进入人体后,除了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外,并未留下多余的阴离子 或阳离子,因此对人体体质的酸碱性变化几乎不造成任何影响,可以说纯净水是安全的饮用水。 虽然纯净水与自来水相比有许多优点,但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纯净水生产中在去处了有害 物质的同时也将水中的有益物质一并除掉,因此它只是卫

9、生安全的饮用水,而不是营养健康的饮用水。 矿物质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硫酸镁两种中性矿物盐类,这两种成分对人体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钾是细胞内,外液的主要成分,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维持细胞膜通透性的 正常功能,补充体内因排泄而损失的盐份。 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份,维持体内酶系统的活性,帮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对缺血性 心脏病有治疗效果。 (二)人体的体液与酸碱平衡理论 由于血液中有缓冲系统能调节酸碱性,再加上机体肺、肾等器官的调节作用,使人体的体液的 PH 值应保 持在 7.35-7.45 之间,呈弱碱性,平衡点在 7.41,这是维持

10、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最佳条件。正常的初生婴 儿的血液 PH 值都处在这个范围之内,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以及 人们不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机体某一方面调节作用出现障碍,体内酸(碱)聚集过多,将 会出现酸(碱)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人体的体液种类繁多,其中数量最大的是血液。正常的体液除胃液外均应呈弱碱性。由于血液在体液中 占绝对多数,而且其酸碱度通过循环系统能够直接影响到全身各部位体液的酸碱度,故血液的酸碱程度 成了体液总体酸碱度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标志。加上化验酸碱度时,抽取血液要比其他大多数体液方便 得多,所以医学上以血液的酸碱性来分析人体体液的酸碱性。 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

11、酸性和碱性物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和肾的调节功 能使体液的 PH 值维持在 7.35-7.45 之间,这种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但是在某 些原因的作用下,如肌体酸碱负荷过度,严重不足或酸碱调节机制发生障碍等,体液酸碱度的稳定性可 能被破坏,这种情况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是一种病理过程,在病因作用下才会发生,一旦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就会使病情加重和复 杂化,严重时威胁病人的生命。临床上,PH 值大于 7.45 称为碱血症,PH 值小于 7.35 称为酸血症,PH 值大于 7.80 或小于 6.90 都属致命性指症,如不积极抢救,将会危及生命。 有研

12、究显示,正常弱碱性体质者大约只占总人群的 10%左右,大部分人的体液 PH 值在 7.35 以下,身体 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与正常弱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 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 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肤会过早地黯淡和衰老;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三)如何维持酸碱平衡 1 导致使人体酸化的原因 环境污染 由于人们长期摄入污染的水和食物、吸入的空气中都含有有害元素,其中过多的 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从而

13、造成体质酸性化。 作息无规律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科学,生活中不能做到劳逸结合,作息有规律,特别是不能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引起生理活动失调,肌体的疲劳会使体内酸性代谢物乳酸、尿素等数量增多,这些 酸性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造成体液短期变酸。这时还属正常的生理范畴,只要注意及时休息,血 液(体液)仍能恢复原有的酸碱度。如果长期作息不规律,持续睡眠不足,过度透支体力,就会导致血液 (体液)的长期变酸。由量变到质变,促使体质酸化。 愤怒、烦躁、恐惧、激动、紧张等不良情绪 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在 心理产生压力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免疫系统。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引起内在环境紊乱

14、导致代谢失常。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一般体质变酸者大多是此原因所致。食物的化学 组成主要分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这些成分在人体的消化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复杂变化,从而影 响人体体液的酸碱平衡。使体液呈碱性的无机阳离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使体液呈酸性的无机阴离子或 有机阴离子,不仅可从食物中摄取,还能通过食物的消化作用,从代谢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得来。如 果摄入不当,会使体内的阴离子过剩,导致体液呈酸性,出现各种酸中毒症状。 2 健康饮食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对人体的健康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体液酸化,尽 量使我们体液 PH 值维持在正常的弱碱性范围内。此外在饮食结构上,参照上表 2 中各种食物的酸碱性质, 除了保证碱性食物摄取充足以外,还应尽可能地增加食物的种类,保证食物营养的全面。只有不同的荤 素食物互相搭配,不偏食、不贪食,保持食物的多样化、营养互补,才符合科学饮食的基本原理,才能 保证人体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