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1327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论阶段练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练习一阶段练习一一、名词解释 1、净出口:在一定时期里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 量大于进口量,叫做净出口。 2、贸易差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贸 易差额。 3、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加 总而成。 4、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5、复进口 :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叫做复进口或再输入。 6、无形贸易:简称劳务贸易,是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 品的国际贸易活动,如: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 劳务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实

2、物形态的进出口。 7、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8、工艺专业化:是指各国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各道工序之间的分工。 9、绝对利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 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10、比较利益: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 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 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 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 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

3、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 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 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 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 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 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1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 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其中需求量是不能被观测的。 需求曲线可以以任何形状出现,可以符合需求定理的需求曲线只可以是向右下 倾斜的。需求曲线通常以价格为纵轴(y 轴)

4、 ,以需求量为横轴(x 轴) ,在一条向右 下倾斜、且为直线的需求曲线中,在中央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一,而以上 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而以下部份的需求价格弹性则小于一。 12、机会成本 :是指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 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13、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物资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 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14、社会无差异曲线 :是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 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二、判断题 1、 对外贸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的产生。 2、 一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或

5、逆差都是有害的。 3、 按照专门贸易标准,只有当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后才被列为进口。 4、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5、 国际间商品的价格差是形成国际分工的的动力。 6、 市场供给曲线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7、 当国内价格高于格外价格时,进口会促使国内同类商品价格上升。 8、 没有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仍能够正常进行。 9、 比较利益学说能够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一般规律。 10、开放条件下一国的社会福利仍受限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三、填空题 1、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说,贸易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状 况。 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贸易总额中所

6、占 的比重。 3、 专门贸易是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 4、 当前,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呈(水平)型分工。 5、 水平型国际分工即是在(产品) 、 (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等方面的专业 化。 6、 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差是使商品从(低价格国家)向(高价格国家) 流动的动力。 7、 在(自由贸易)和(供给弹性极大)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低于 世界市场价格,该商品将被出口。 8、 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9、 在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首先是回收(初始投资) ,其次是 追求(平均利润) ,最后是获取(超额利润) 。 10、比较利益所遵循的原则是:

7、(两利相权取其重) , (两弊相权取其轻) 。四 、简答题 1、 从事国际贸易需要具备那些条件?P2 答: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有剩余的产品可以做为商品进行交换;2.商品交换要 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2、 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P4 答:贸易额空前迅速增长,而且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商品结构不断变化,贸 易方式也有进步,各种信贷关系随之发展起来,同时,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 构也纷纷建立并日益专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3、 简述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P4 答: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聚集和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他们不仅控制

8、了国内贸易,而且控制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成了垄断组 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重要手段。4、 简述“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这两个概念的异同。P8 答: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通过第三国同商品消费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 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在某些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受到外 资控制,也称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 就是转口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 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交易关系,仍 属于转口交易。从事这种贸易的大多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便捷、贸易限制较 少的国家和地区。5

9、、 简述科学技术进步在推进国际分工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P16 答:1.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 场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 2.科技技术的进步加强了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它把原本是连贯的生产过程 分解为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不同生产部门。 3.因为科学技术进步、先进机器设备的应用,生产规模必然扩大,这可能 使本国原料和其他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产生质量、结构或数量上的不适应。 4.在新的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飞机、巨轮、电子通讯等全新的 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联络手段,为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 件。6、 简述某些厂商有时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市价的价格

10、出售商品的原因。P22 答:从社会再生产的现实来看或是从单一厂商来看,在实现过程中,无论是从 逻辑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角度,首先总是要把初始投资收回,任何厂商在其投 资活动中,最害怕的就是血本无归。因此在销售时,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厂 商不仅收回投资获得利润,而且还要追求超额利润。但当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时, 为了维持运转,厂商不得不在能够保本的前提下就把商品通过国内或国际市场 尽快售出,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更大损失。这在现象上就表现为厂商以低于市价 的价格出售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国内价格的售价出售商品。7、 简述经济矛盾通过国际贸易在国际间传导的过程。P25 答:在各个国家经济中,有的部门与世界市

11、场有直接联系,有的则没有直接联 系,因此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一国经济 陷入危机进出口产 生变化国际价格 变化其他国家开放 部门价格变化一国开放部 门价格变化国内非开放部 门价格变动国内价格 变动产量、就 业变动(b)8、简述比较利益理论的内容。P2728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 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

12、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三、论述题 1、 阐述均衡市场下的价格、供给、需求、进口、出口之间的关系。P19 答:图示图示 某种商品的局部均衡市场某种商品的局部均衡市场上图中 S 与 D 分别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E 为均衡点;PE为均衡价格;Ox0 为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和消费量。当世界市场价格为 Pw1时,由于 Pw1低于国 内

13、均衡价格 PE,国内供给量将降为 Ox1,国内需求则上升为 Ox2,这表明在自 由贸易和世界市场可于 Pw1价格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国内生产从 Ox0将为 Ox1,国内消费从 Ox0上升为 Ox2,所出现的缺口 x1x2,将有进口来弥补,即 x1x2为进口量。当世界价格将为 Pw2时,由于 Pw2高于国内均衡价格 PE,国内 供给受高价格刺激而增加为 Ox4,国内需求则因价格上升而下降为 Ox3,所出 现的缺口 x3x4为出口量。上图表明,只要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本国将出口 商品;反之,如国内价格高于世界价格,本国将从国外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的 产生要以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供给弹性极大为条件) 。

14、2、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论述国际贸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P2122 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在本质上都是在执行收回初始投资和实现增值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是剩余价值)的职能,把他用公式表现出来就是:如果再进一步把实现过程解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国内贸易或国际贸易中, 除了收回初始投资、实现增值价值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投资者还会得到部 分超额利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即剩余价值) ,因此再生产第三阶段的公式可以 被改写为:在生产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个别厂商的超额利润会由于多数厂商的模仿行为而 丧失,但作为厂商总体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得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15、生产技术创新连续不断,因而总有部分厂商在这一领域或 那一领域中获得超额利润,使这部分价值成为一种实际存在物。 从社会再生产的现实来看或是从单一厂商来看,在实现过程中,无论是从 逻辑的角度还是从实际的角度,首先总是要把初始投资收回,任何厂商在其投 资活动中,最害怕的就是血本无归。因此在销售时,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厂 商不仅收回投资获得利润,而且还要追求超额利润。但当经济处于危机状态时, 为了维持运转,厂商不得不在能够保本的前提下就把商品通过国内或国际市场 尽快售出,以减少可能出现的更大损失。这在现象上就表现为厂商以低于市价 的价格出售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国内价格的售价出售商品。 当厂商在销售

16、中可以保本,即收回初始投资价值时,它们就开始求利了, 要求获得应有的正常利润。从资本主义的本质来讲,只收回初始投资是远远不 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剩余价值,如果没有获取剩余价值,再生产公式 就会变换成:这不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只有产生并实现了剩余价值,再生产才是资本主义的 再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占主导的生产方式中,生产目的必然要充分体现出来, 厂商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动力,参加国际贸易也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在上一题的图中,当产品的产量为 Ox3时(S 曲线既是供给曲线,它也代表了厂 商的成本线,线以下为生产的成本) ,Bx3为产量 Ox3时的成本,按照西方经济 学原理,Bx3的成本中已含有了正常利润,而 AB 则为超额利润(即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中的超额剩余价值) 。正因为如此,在均衡点 E,厂商的生产除了收回初 始投资外,也还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处于 E 点左侧的厂商,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