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40759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打造高效课堂的行动策略关于我市关于我市“当堂检测当堂检测”的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在教学实践中,好多教师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结果事与愿违,一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学生却并没有掌握多少知识,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往往只能使学生“懂” ,而达不到“会” 。按照构建“生本愉悦课堂”的要求,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应精讲少讲,遵循“三不讲”原则,把时间留给学生,加大当堂练习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及时反馈,加深印象,查漏补缺。设计好当堂检测及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当务之

2、急。所谓“当堂检测” ,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检查测试,并进一步发现、解决学生在学习后存在的问题,同时评定教学内容是否完成的一个过程。但是,当堂检测应检测什么、放在何时、多长时间、以何种方式进行才能让当堂检测真正促进我们的教学、实现有效课堂?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学期,根据 XX 市教学研究指导中心的部署,我们在下校调研过程中,把当堂检测环节纳入调研范畴。我现将调研情况及个人的几点认识汇报如下: 一、调查目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调查方式:深入课堂走访、课间走访学生 三、目前现状: (一)部分老师不进行当堂检

3、测,经常满堂灌或者在剩余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最终学生却没掌握多少内容。 (二)随意检测,没有规划。 (三)只设计单选题,题量少,题型单一。 (四)多数当堂检测批阅、反馈不到位或无批改反馈。 (五)少数教师能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当堂所讲的重难点内容精选习题进行当堂检测,抓好落实。 四、当堂检测意义: (一)课堂检测可以检测学生学的情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全面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通过当堂检测,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能力达到何种程度,哪些同学已达到了目标,哪些同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为教师调整、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提

4、供可靠依据。 (二)当堂检测可以反馈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备课,往往是将精力主要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估计不足。有时认为学生学起来很容易的知识,而课堂上却进行不下去;有时觉得用起来应该很好的方法,学生却不予以采纳。所以,只有当进行了当堂检测之后,教师才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才能及时的调整方法,改变策略,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 五、当堂检测建议: (一)设计当堂检测的基本原则 当堂检测及反馈堪称课堂教学的“豹尾” ,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点之一。设计当堂检测试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当堂检测试题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以教学重点、难点为主,让检测题的内容覆

5、盖面广,尽量覆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同时还能突出本节课训练的重点,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提升难度系数。 2. 拟定检测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切合实际,找准问题的切人点,重点检测当堂所学内容,同时又能用不同方式拟定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让学生重在提升,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 3. 当堂检测的习题题量不宜过多,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 例如:初二第九课的第三项目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包括以下知识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怎样营造放

6、心的消费环境。当堂检测就应围绕以上内容进行。可设计如下题目: 关心食品安全关心食品安全 关注权利侵害关注权利侵害材料一:2017 年 3 月 15 日是第 35 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的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安全” 。为此学校打算举办一次以“食品消费与安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参与到活动当中,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 请提供一种方法,调查本校学生在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1 分 2. 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 分) 材料二:针对媒体对山分地区养鸡户超剂量、超范围违规使用抗生素等“速生鸡”问题的报道,XX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成督查组展开调查。经调

7、查发现,一些养鸡场和养殖户为了使得肉鸡能够速生长,规使抗生素和激素(属我国兽药管理条例明确禁止添加的药品)来养殖肉鸡,并提供给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企业。快餐企业使用这些“速生鸡”制成各种快餐食品,提供给费者食用省委、省政要求依法严肃处理。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行业的监督,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滥用兽药等违法行为,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上述材料中公民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3 分)4. 作为消费者,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3 分) 5. 结合所学思想品德课知识,你想对材料中的这些养鸡场、养殖户和快餐企业说些什么?(5 分) 6. 为创建“和谐 XX、平安 XX”杜绝此类现象的再

8、次发生,请你提出三个合理化建议。 (6 分) 国家: 社会: 个人: 以上 6 道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非常全面,重点突出, 题目设计有梯度,还有开放性试题,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二)当堂检测的时间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检测时间,不要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因为一节课所要检测的内容是丰富的,如果总把这个环节放在一节课结束时,检测难免会仓促,流于形式,起不到检测的目的。教师可以将检测渗透到不同环节中进行。当堂检测常见的时间安排有以下四种: 1. 上课即测(课堂的前 510 分钟) 。 针对前面一两节课所讲授的内容进行的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以前

9、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为这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2. 课末检测(课堂的后 510 分钟检测) 这是如今大多数的课堂中所采用的一种检测形式。针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本堂课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检测的结果,对布置作业的量、内容、难易程度进行调节,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依据。 3. 小步子快反馈,随堂分散检测。 每个知识点讲完后,根据课标要求,设计相应形式的典例进行检测,做到点点清,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4. 课外延伸检测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当堂检测情况,针对中等生、学困生进行课外检测。让学生自己找老师进行检测,老师从课堂中所讲过的题目中挑选一个题目进行

10、检测,并及时进行面批和反馈,便于对学生进行辅导。另外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和督促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以分层形式进行课外抽测,对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选出有代表性的 35 人进行试卷抽测,这样的抽测轮流进行,使学生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三)当堂检测的形式 1. 自主检测法:教师讲完新课后,下发课堂检测试卷,进行限时训练。让学生明确得失,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和完善已学知识。 2. 小组合作检测法: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题目完成后由小组长检查,最后把信息记录反馈。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检测,互帮互查更能发现问题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有时比老师讲很多遍的效果还好。 3. 师徒结对法:同桌之间互相检

11、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4. 限时竞赛法:比如限时背诵,看谁背得快。限时默写,看谁写得多,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记忆。 5. 辩论检测法:针对容易产生歧义的易错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一方面有利于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获得成就感。 (四)当堂检测的反馈 当堂检测不管采用哪种检测形式,必须要有及时的反馈矫正。反馈矫正既可以是体现师生互动的问答式、举手式、批阅式、板演式等,也可以是体现生生互动的互对式、批阅式、讨论探究式等。 1. 批阅: 课堂前 510 分钟检测、课堂后 510 分钟检测的批改,可当堂由学习小组长帮助老师完成(一个班可成立 810 个小组,

12、每组人数 45 人为宜) 。也可以收上来由教师课后完成批阅,在下一节课堂上进行反馈。其他检测最好由教师亲自批改,并做好典型错例的书面记载。 2. 反馈: 当堂检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检测,寻求恰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堂检测后教师要及时从数量和内容上做好统计,检测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才是关键。 当堂检测中的错题,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讲解、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整体问题,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查找原因,理清思路,再进行集体纠正,在下一节课必须反馈,不能拖延。典型错例可由做题错误的学生直接写在黑板上。题目的设计能迷惑学生,说明学生学习过程中有许多不清楚、不牢固的地方。教师的讲解要准确、有针对性,强化学生的理解,澄清学生的认识。讲解后学生要学会分析错因,把错题全部改正、整理,记在错题本上。对于整体出现问题的题目,要再出类似题目进行二次检测,达到巩固知识、灵活掌握的目的。 当堂检测及反馈既是要考查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促使师生共同进步的良方妙药。教育教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