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240208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日活动中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高玉霞 来源:黄岛区实验小学幼儿园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4-1-17 9:25:42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应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 求教师在共同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 律和尊重他人。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4 岁 的幼儿在成人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45 岁的幼儿能感受规则的意义, 并能基本遵守规则。56 岁的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

2、关键时期,儿童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 会性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和将来能否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与期望。因此,社会规范的学习,是从幼儿出生后就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儿 童生理需求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自制能力。同时,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和执行力的培养,也 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确保生活的有序及质量,都要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一整套规则和方式, 按照规则和方式去行事,才能为社会所接纳,才能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我园课程特色为养成教育课程 ,旨在通过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五大领域活动 培养幼儿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在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活动区活

3、动、户 外活动中学会自理生活、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分享与合作,自己解决同伴之间的问题, 并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愿意帮助别人等。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是落实养成教育目标的一项 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和能力,使其逐 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基本生活规范,从而适应周围社会、幼儿园、集体的要求。从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日本、加拿大各国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方面进行了颇具特色的探 索。日本将“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作为规则意识培养的核心内容,他们制定了21 世纪教 育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培养 ,分别从 21 世纪的教育危机与社会责任的缺失、培养社会责任 意识的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分析

4、及要求。加拿大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幼教工 作者的共识,他们在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 养,并将规则教育视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小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他们注重 孩子的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 不得等文章。课程改革以来,强调生活即教育、一日活动即课程,出现了大量的幼儿行 为及规则研究:例如莫秀锋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 ;郑三元规则的意义与 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 ;叶小红主体性与规则等。

5、国内外对幼儿规则的培养涉猎的领域宽广:包括生活卫生方面;区域活动方面;游戏活动 方面;体育活动方面;交通、安全方面等等。对培养的方式方法有探索:譬如充分利用环 境的渲染、家园共育、教师语言、榜样示范等。这些研究,都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但是,目前我国培养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家庭方面:家庭教育在对子女良好规则行为上的忽视与宽容、在规则教育上以说教为主、 规则教育目的性模糊是形成当前现状的几个主要因素。对于如何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规则 意识及执行力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社会方面:很多的成年人规则行为意识薄弱,无形中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缺乏良

6、好的社 会大环境对幼儿的熏陶。幼儿园方面:一是幼儿园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幼儿规则与执行的培养体系,幼儿对于规则 的理解与执行力研究不够系统,可持续性欠缺,也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并转化为行为体系。 二是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学习和课程研究 的层层深入,教学游戏化,活动区域化的理念已深入到教师们的心中。他们在实际工作中, 在孩子“自由”与“规则”的度的把握上认识模糊。譬如说一些老师简单的认为如果对孩 子有太多的规则束缚,就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就会使纲要 指南的理念成 为一句空话,于是更多的放任孩子的活动。三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大多以说教为主,手段单 一。幼儿对行

7、为的意义并没有明确理解、认识,规则难以被幼儿内化。鉴于对以上几方面的认识,我们试图通过对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的研究,以规则 意识的培养为载体,在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依托幼儿的生活实践,通过科学的引 导,创设适宜的有准备的环境,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帮助孩子逐渐认 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发展和提高执行规则的水平,体验规则带来的快乐,加强幼儿对规 则的内化和迁移,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和谐发展。二、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1.概念界定(1)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处处都有规则。有了规则的约束和指导,每 个幼儿都生活在不超越底线的自由状态中,生活在和谐与秩序中。

8、规则有他律性规则和自 律性规则,在幼儿活动中,这两种规则都存在。本课题中的规则是让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 由不自觉变为自觉,有他律变为自律,从而形成良好的活动常规。(2)规则教育:对受教育者专门施加有关规则方面影响的过程。本课题中的“规则教育” 不是教师强行施加给幼儿的一种教育手段,而是师生在与环境、问题、矛盾冲突的互相作 用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的规则。他是师生共同讨论的结果,而且这种讨论又是在实际情境中 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3)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是指幼儿对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为什么必须存在规则,规则 有什么内容,规则有哪些作用以及应该怎样执行规则等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

9、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 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然而,对于刚刚萌生规则意识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经常出现思想和行为脱节的现象。教师必须要研究孩子的学习方式,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幼儿提高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4)幼儿规则执行力的培养:充分尊重满足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 式方法,把幼儿对于规则的理解固化为内心的需要并落实到行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约 束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为幼儿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理论依据(1)皮亚杰

10、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任何道德行为的获得都是在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和思考 而实现的,这是一个通过内部世界对外部刺激的同化顺应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只有当幼儿在自身的积极活动中理解了行为的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一部 分时,才可能产生相应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应是行为的发动者、完成者和体 验者。因此,教师在规则教育中必须充分落实幼儿的主体性原则,通过有效的指导,创设适宜的 环境,使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认识和理解规则的意义,发展和提高规则执行的水平。(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心理学认为,每当孩子出现适宜的行为,教育者若能及时地给予孩子肯定或奖励,孩 子发生这种行为

11、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强。当孩子的行为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研究者都应实 现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当孩子每一次的适宜行为出现后就可以得到一枚“代币” ,当“代 币”积累到一定数目就可以换取某种奖励,这就是“正强化法” 。 有效的强化需满足的条件是:视儿童为强化发生作用的主体,强化要适时,强化要明确、 强化要适宜、强化要一致。(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 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 “社会即学校”丰富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 的环境,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资源, “教学做合一” 。规则的养成要在一日生活的各 环节中落

12、实。(4)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主张自由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自导和自主教育,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强调规则与自由是相 辅相成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混乱。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可以向素 质转变。三、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主导性目标是:探索幼儿对规则的理解与执行力培养的规律,形成完整有效 的培养体系。有效的转变教师、家长的观念,形成家园共育合力,制定符合孩子身心发展 水平的规则,探究幼儿形成积极、主动遵守规则意识的有效策略,为幼儿适应社会、适应 未来奠定良好基础。1.通过研究,发现并解决幼儿规则理解与执行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培养幼儿对规则 的理解与执行力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13、,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自觉 性和能力,为幼儿适应群体生活、自主解决问题奠定基础。2.通过研究,优化一日活动常规及园本教研,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反思能力和理论素养,提升教育智慧,引领教师实现由经验层次到认识层次的转变,促进 教师的专业发展。3.通过研究,确立 36 周岁幼儿规则的培养内容,形成完整的幼儿、家长、教师行为准则 及培养体系,丰富幼儿园养成教育内容,突出课程特色。四、研究内容1.日常行为中规则意识与执行力的研究:(1)标志、符号对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2)文学作品对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3)在有规则游戏中,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规则的研究。2.区域活动规则意

14、识与执行力的研究:(4)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带动幼儿自己制定活动规则的研究;(5)帮助幼儿将区域材料科学分类与整理的策略的研究。3.合作化学习中规则意识的研究: (6)集体教育活动中,师幼、同伴语言交流习惯的培养的研究;(7)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提示语言、表情对于幼儿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 (8)自选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4.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9)教师的语言策略对于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研究;(10)环境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规则的研究;(11)激励策略对于强化幼儿良好规则执行力的研究;(12)教师、家长的榜样策略对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研究;(13)值日生在一日生活中的执行力对同伴的影响与带动

15、。5.各年龄段一日活动规则内容的研究:(14)小班一日活动各环节规则内容的研究;(15)中班一日活动各环节规则内容的研究;(16)大班一日活动各环节规则内容的研究;五、研究方法本课题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 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是本课题的前提性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影响 的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力培养进行回顾、分析与评价,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贯穿在在构建、实施和推广规则、及养成教育 体系中的整个研究过程中,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3.调查分析法:是本课题的

16、常用研究方法,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座谈、 抽样、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师生的规则意识、培养策略、幼儿的执行力情况,主要适用 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4.个案研究法,是本课题的常用研究方法,通过跟踪、记录、收集、分析、评价某个班级 的典型案例,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生成经验和成果,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 阶段和总结阶段5.经验总结法。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提炼生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和终结性研究成果,主要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六、研究阶段及阶段性成果(一)探索准备阶段(2013.092014.01)1.在全园进行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成立课题组。2.课题组集体讨论,提出课程目标,选择、制定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形成研究方案,确 定子课题。3.聘请市、区教科研部门领导、专家指导论证,确定该研究方案。(二)研究实施阶段(2014.012014.09 )1.按研究方案,实验班围绕子课题开展课题的实验工作:将研究的方案具体落实到每个学 期,制定学期研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