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

上传人:ZJ****4 文档编号:4239823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研究论文-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研究论文企业研究论文- -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本土企业视角的研发技术溢出效应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昆山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调查问卷”,试图从本土企业的视角探讨FDI对本土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影响因素和发生途径,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本土企业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文献综述 自从Richard Caves(1974)第一次明确提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以后,经济学界对研发(以下简称FDI)技术溢出问题进行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鉴于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本文重点回顾研究FDI对本土企业技术溢出的相关文献。 (一

2、)FDI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是否存在。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尽管FDI对东道国的整体经济增长往往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对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却不确定。如,M,haddad和A,Harrison(1991)估计了FDI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之后认为,外资企业促进了当地实用型技术行业生产力的进步,但先进技术的溢出迹象不明显。王春法(2004)梳理了31篇国外相关文献,其中14项研究得出了技术溢出为正的结论,4项研究认为技术溢出为负,而另13项研究得出了技术溢出为不确定的结论。 (二)影响本土企业对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归纳起来,目前学术界提出的影响本土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3、几点:一是本土企业的基本特征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二是企业外部联系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与FDI技术溢出相关程度较大的企业外部联系主要指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劳动力的流动、企业与其它科技性机构的联系等等。三是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源水平与技术溢出吸收能力。一些研究表明,本土企业原有的技术水平越高、研发能力越强、人力资源越丰富,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就越强。 (三)FDI溢出效应发生的途径。总结相关文献对FDI外溢途径的阐述,技术溢出发生的途径可归结为以下四种渠道:一是示范模仿效应。指由于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本土企业可能通过学习、模仿其技术和管理方式提

4、高自身技术和生产能力。二是竞争效应。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从而刺激本土企业更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推动自身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会迫使外资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溢出。三是联系效应。联系效应指外资企业在对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帮助的过程中会发生技术溢出,外资企业更高的技术标准会促使当地合作企业提高技术水平。 (四)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技能会随着人力资本的流动而转移,从而本土企业有可能从中获得技术溢出。 二、调查问卷与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从实证角度了解本土企业获得FDI技术外溢的效果、途径和影响因素。本问卷选取

5、了外资聚集的昆山开发区中的制造业本土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并将问卷的问题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本土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规模、行业、所有权性质、技术状况、研发状况、人力资源状况等);本土企业的外部联系(包含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业务和技术联系);本土企业获得外资企业技术溢出的情况。 问卷以随机形式发放,共发放问卷370份,于2007年4月回收有效问卷313份,有效率为84.6。昆山的本土制造业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占有效问卷总数的98.7;所涉行业以通讯电子(约占30.7)、机械设备(约占18.5)和纺织服装(约占14.7)为主。 三、FDI对昆山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一)FDI对昆

6、山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由于本次调查侧重评价FDI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果,因此在设定问题时排除了通过贸易途径发生的技术溢出。在回答“本地的外资企业对贵公司技术水平提高的作用”这一问题时,9的本土企业认为作用“很大”,认为“比较大”和“一般”的企业各占34,认为“很小”或“没有”的占23。由此可见,昆山本土企业对外资企业技术溢出效果的总体评价并不是很高。如果将回答按“4O”赋值,则该题的平均得分为“2.19”,仅略高于一般水平。 (二)影响昆山本土企业技术溢出吸收能力的因素。造成FDI技术溢出效应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资企业也有本土企业的因素。如果仅从本土企业吸收技术溢出能力的

7、视角考虑,哪些因素会影响FDI技术溢出的水平呢?本次问卷从本土企业的行业特征、外部联系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 1、本土企业的行业特征。由于昆山的本土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私营的中小企业,缺少了分析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特征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现实条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不同行业的本土企业对FDI技术溢出的评价。分析发现:产品中资本或技术含量较高的本土企业对技术溢出的评价较高,而产品中资本或技含量较低的本土企业对技术溢出的评价较低。例如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S16)的本土企业有68认为外资企业对自身的技术进步作用“很大”,仅有14的企业认为作用“很小”或“没有”。与此相对

8、应的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S02)中,却有近半数(46)的本土企业认为技术溢出的作用“很小”或“没有”。 2、本土企业的外部联系。在313家本土企业中,有242家企业为昆山本地的外资企业提供中间产品(本文称为配套企业),而另外71家企业则是非配套企业,这两类企业对技术溢出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有48的配套企业认为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作用“很大”或“较大”,而非配套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27。由此可见,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联系越密切,技术溢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除与外资企业的联系外,本问卷还调查了本土企业与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关系,发现那些不存在上述外部技术合作关系的

9、企业,其技术溢出评价较低,仅有23的企业认为FDI的技术溢出作用“很大”或“较大”,却有38的企业认为作用“很小”或“没有”。这与Fosufri、Motta和Rond(2001)的结论可以相互印证。 3、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人力资源水平。针对本土企业技术状况的分析发现,技术水平中等(较先进)的本土企业受FDI技术外溢的作用最大。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技术领先的本土企业本身就与当地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因此受技术溢出影响不明显,而技术水平一般的本土企业则因为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过大而影响了技术溢出吸收效果。 (二)昆山FDI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途径。本问卷针对所有本土企业提出“

10、若认为外资企业有利于贵公司技术水平的提高,途径是什么(可多选)”这一问题。结果排在前五位的途径分别为“对外资企业模仿观察”、“塑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人员流动”、“外向配套中外企业的技术溢出”和“外资企业进入的竞争压力”。这说明昆山FDI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是“示范模仿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而“联系效应”和“竞争效应”相对较弱。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一)问卷的基本结论。通过第三部分的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昆山FDI对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处于中等水平。其溢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受到本土企业的所处行业特征、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和人力资

11、本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与劳动力密集行业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中的本土企业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更强。 3、中等技术水平的本土企业受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程度较大。而本土企业研发能力的越高、人力资源水平越高,其吸收技术溢出的能力越强。 4、昆山FDI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是“示范模仿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而“联系效应”和“竞争效应”则需要加强。 (二)政策含义 首先,对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和人力资源给予足够的支持,以提高本土企业技术外溢吸收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技术水平与外资企业差距较大的行业,政府或行业组织应该给予适当鼓励和支持,帮助企业缩小技术差距,减少接受技术溢出的障碍, 其次,加强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为外资企业做中间品的配套供应商,在干中学的过程中从OEM向ODM和OBM升级。另一方面,引导FDI投向关联度强的产业,使外资企业能带动更多的上下游本土企业,增强其技术溢出效应。 再次,创造公平的国内市场竞争环境,优化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要防止跨国公司的垄断市场行为,促进外资企业加速技术转移。要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使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存在足够的竞争强度,刺激外资企业向我国转移更先进的技术,从而产生更多的技术溢出。 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欢迎浏览文档,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