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8565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推 荐 语文课的“常态”与“奇态”刘春文2010 年 11 月,第 34 届浙派暨全国初中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艺术展在杭州师范大学文一路校区举行。活动围绕“文章语感”这个主题,由来自全国的 11位专家和名师先执教后点评,活动紧张而高效。来自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浙派名师杨聪,从一个“硬”字切入解剖鲁迅的雪,力图引领学生从“美”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之后,全国知名特级教师、新语文教育代表人韩军在点评此课的时候,提出了语文课的“常态”和“奇态”问题。他认为青年教师应该先学“常态”,有的文本要有简单的背景交代;课堂一旦进入了一个“奇态”,就往往会对常态课进行否定,但这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创造性;其实我们的

2、课堂最后还是要回归常态,回到最基本的知识积累和最基本的教学程序。也就是重现回到“拙”的状态,但开头的是真“拙”,此时是大智如“拙”。否则你的课堂就会像讲座,照顾学生少了一些,照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少了一些。应该说,杨聪老师对雪的理解超越了一般的套话解读,也超脱了陈旧的课堂模式的解读,其间还借助了钱理群对雪的解读,让学生把握“雪”的内涵并进行深度理解。从对北方雪的“坚硬”切入文本,接着解读江南雪的“滋润”和“美艳之至”,最后在个性的板书中结束,整堂课展示的材料和思路很新很独特。无论是构思还是呈现,课堂可用“奇态”来概括。这样的课,足够显示出教师本身对文本的解剖之功,以及本身的文学修养,但是否适合学生

3、?这种“奇态”的课是否就因为其“创新”而被评为好课?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余映潮老师执教的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分为三个板块:读,练,品。一读朗读分析训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完成对课文的简析;二练字词理解练习,设计学生的字词积累与理解的活动;三品品读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设计学生进行语言品析的活动。余映潮老师上完课后,谈自己的课堂设计的时候,谈到了课堂教学的“创意”应具备的基本要求。首先,形成好的创意非常讲究课文的研读,没有多角度的有新意的读,往往产生不了优质课。讲究“精致”与“粗放”,在一般的读准、读顺、读出感情的同时,注重朗读的细节,要运用精读、细读,在文中字词的辨析比较

4、中进行文本赏析。其次,教学的创意非常讲究教学思路的勾勒,这决定了课堂往哪里走,怎样走。再次,深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于提问,“课标”也告诉我们,要通过学生的合作来减少提问,要用大量的学生活动来减少提问。这就需要给学生设置任务,并展开对话,减少提问,增加思索。要注意活动的设计,在动静结合中让学生共同拥有大量的时间,才能让学生同步前进,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余映潮老师执教的陈太丘与友期,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课堂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推进,不断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发现。通过学生的朗读,字词的积累,设置几个层递性的活动,让学生探索,如在“读”的环节中设置:在文中找两个意思比较难以理解的字;找两个同形而意

5、义有区别的字;找两个表现本文要义的字。接着在“品”的环节中设置:从文中一个字词读出了什么,从文中一句话读出了什么,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什么。在“议”的环节中设置: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逐步“悟”“会”。这是一种基于文本和学情的“常态”课。在常态的活动中,积累知识,发现问题,探究内涵。但仔细审视这种“常态”却有另一种“奇态”的美,每个活动均别出心裁,照顾学情层层推进,这是构思之“奇”,但却以“常态”呈现。回头看杨聪老师的雪,其构思之“奇”,内容之“奇”,又以“奇态”呈现。违背了一般的“常态”程序,陡然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当然在一时半会儿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与节奏,课堂始终在教

6、师的讲解下,硬拉着学生在文本中“滚爬”,因为教师引路之“奇”,而学生平时走惯了“阳关大道”,当然不能一下子适应“悬崖峭壁”,师生虽然亦步亦趋,但也是“大汗淋漓”。“奇态”的语文课当然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万一学生接受不了,这样的课堂能否在“奇”中达到高效?课堂为了“创新”,教师一味铤而走险地求“奇”是否可行?王荣生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有两个依据,一是要依据体式,二是要依据学情,学生懂的不教,只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有这样四种状态:一是零距状态。学习之前,学生对文本已经懂了或者基本懂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所含的知识与思想在同一层次上,不存在明显的距离,学习近于循环重复。二

7、是消距离状态。学习者对文本有所不懂,通过学习研究,基本上都懂了,疑难解决了,认知提高了,距离消除了。三是短距状态。学生在学习之前,与文本有较大的距离,通过互动或教师的指导,认知水平提高了,疑难解决了一些,距离缩短了一些,但仍然有不懂之处,仍然存在着某些距离。四是远距状态。学生在学习之前,与文本有很大的距离,学习时云里雾里,畏惧重重,学习之后,与文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这四种阅读状态,哪一种状态最佳呢?毫无疑问,应该是第三种。“奇态”的语文课堂不免处在第四种状态。如鲁迅的雪,因为是散文诗,本身在文体上已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这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作者特殊心境的反映,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触摸文脉,

8、都需要教师的适度引领。散文诗的解读许多时候还是要借助背景来理解,其次也要注意字词的积累和品析,而不是一味在某些字词上解剖深挖。当然,作为文本的切入点,这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只能适当作为其中的一个探究环节,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毕竟,课堂的设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浅进要能深入。在常态中求“奇”,在“奇”中回归常态。文本解读是备课的内涵之一,问题设计是呈现的形式。教师的解读要力求深入,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原有的解读能力一定是滞后的。教师的深度解读毕竟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深度解读,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的解读。语文课堂,须行进在“常态”与“奇态”之中,虽历尽“奇态”,但最终又回归“常态”,呈现语文“本真”的美。(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文教局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