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8042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企业融资的障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工业业园区企园区企业业融融资资的障碍、成因及化解路径的障碍、成因及化解路径 一、融资困难: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障碍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困难,既有企业经营的自身障碍,也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制度障碍。随着园区企业的发展壮大,经济政策方面的制度障碍将日益成为工业园区良性成长的“瓶颈”,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园区规划不实,基础建设开发存有缺陷。欠发达地区的县域财政一般都较为吃紧。但是,在“再穷不能穷开发、再紧不能紧发展”思想支配下,不少欠以达地区县级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实际运作均大大超出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在开发规模上,10 平方公里左右的园区规模较为普遍,有的甚至达到 5

2、0 平方公里,使园区开发长期留有巨大的资金缺口,而无力服务于化解入园企业的融资困难。在开发运作上,由于摊子铺得大,“六通一平”、形象亮化等工程的资金投入占比过多,针对入园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设施相对不足,以致入园企业增大了投入成本,硬化了流动资金缺口,加剧了企业融资需求。 (二)信贷政策限制,中小企业融资受到岐视。欠发达地区,民营中小企业是工业园区的主体,其中相当部份资质优良,但是,在现行信贷政策的约束下也只能享受“非国民待遇”。在金融改革的界定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紧缩和贷款权限上收,留下的“结合部”未能得到有效弥补,使包括园区企业在内的所有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受到损害;在融资对象的界

3、定方面,以大中型企业为样本而制定的评级授信和信贷管理制度,将包括园区企业在内的所有中小企业被拒之门外而成为“另类”。在融资种类的界定方面,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被“清一色”地套用抵押贷款,既便是工业园区中质地优良、甚至是评为 A 类以上的中小企业也无缘信用贷款。在信贷管理的界定方面,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实行新增贷款的零风险管理和贷款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其实质就是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全面封杀”。 (三)抵押制度刚性,企业融资条件过于苛刻。按照现行信贷政策的规定,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中的中小企业,抵押贷款是唯一的融资渠道,但是,抵押制度的严重刚性,使得融资条件十分苛刻。在抵押标的范围方面,抵押制度的规定

4、过于狭小,使园区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出现紊乱,而抵押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其融资能力变得更加微弱。在抵押合同的设定方面,霸王条款和买方市场的双重畸形,失去了合同的市场性质而成为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城下之盟”。在抵押合同的程序方面,一项抵押融资合规程序的完成,要通过申请、调查、评估、贷审、放款等 20 余道环节,所有“过场”走完,耗时在 20 天甚至数个月之间,这就使得抵押合同只能是维护金融机构权益的工具,而损害融资企业的融资效率和风险防范。 (四)担保运作不畅,难为融资提供足额保证。刚性的抵押制度,缩小了有效资产在融资抵押中的范畴,扩大了用于融资抵押的资产缺口,而融资担保在总体上的运作不畅,

5、又进一步加深了园区企业的融资困难。在担保机构的体制方面,大多数县域融资担保中心由县级财政注入资本,托管于财政部门而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这种行政机关式的担保公司,不具备股份化制度、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条件,更难以适应以市场规则为依据的融资担保。在融资担保的运作方面,非企非政型的担保公司无法与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规则就融资担保达成协同,突出反映在担保资信的不认可,担保比例的不落实方面,以致难以形成融资担保的放大效应。在担保风险的防范方面,由于资本注入保障制度、担保风险补偿制度的不规范,担保与反担保的运作方法不配套,使得担保风险出现连锁反映,往往一笔担保形成风险,就可能导致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出

6、现停顿而无法正常运转。 三、成因剖析:投融政策模式的僵化刚性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障碍,其原因有众多方面,但投融政策模式的僵化刚性,是较为突出的表现。 (一)地方利益攀比园区建设。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负担沉重的矛盾较为突出,化解这一矛盾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确保地方社会经济稳定的需要。为此,化解矛盾的重点大都放在新增项目上,包括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大干快上上项目、强力发展乡镇企业、三年实现国有企业解困、国有企业零资产转制、批发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重复建设商贸大市场等等。当这一贯性思维延续到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上时,攀比园区规模的现象就成为普遍,而攀比背后的实质

7、是,土地的贱卖、税收的倒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所有这些攀比,从“吃饭财政”问题解决的角度看是收效甚微,但其负面效应却是加剧了工业园区的融资困难,恶化了县域经济的金融环境,造成了欠发达地区信贷政策资源严重受损。 (二)行业政策抽血县域金融。包括县域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宏观战略。但是,现实的部分经济措施却与此相距甚远,行业政策抽血县域金融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金融机构吸收的各类存款相当部分被用于系统内上存;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约为县域金融存款净增的 30%而被全额上划。当然,金融机构、邮政储蓄的内部资金划拨是其自身的经营行为,并有其行业政策作依

8、据。但是,当所有这类机构的运作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时,就使社会资金的流向组合成了一种抽血县域金融的趋向,这不仅使公众对此行业政策的公正性持否定态度,甚至对其依据的经济政策的正确性表示怀疑。事实上,问题还不仅于此,这种资金的流向趋势涵盖了整个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支撑了发达地区的繁荣,全国地域间的贫富差异越拉越大,长此下去,势必使经济问题社会化。在这一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问题,自然就微不足道了。(三)监管过度抑制园区发展。防范风险必须服从于货币政策,服务于经济发展,任何背离这一原则的监管,或是监管不作为,或是监管过度,显然都是不适当的。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监管过度

9、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监管行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出现重合态势,其结果是风险没了,被监管机构的活力也没了;二是监管直接干预信贷投向投量,有的甚至明确规定不允许向县域工业园区企业发放贷款,由此,被监管机构完全失去了经营的自主权,金融监管变成了行政干预“第二”。因此,各级监管分支机构的忠实履职和科学履职十分重要,否则,不仅对工业园区企业的正当融资形成障碍,对平稳、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运行也会产生抑制。 (四)行政手段梗阻中介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现阶段,融资中介机构的作用发挥是确保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但是,融资担保机构采用行政手段、市场运作的方式,却严重地梗阻了其作用发挥。融资担保机构不是真

10、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机构,使其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融资担保机构在利益上与地方财政融为一体,使其变相地成为地方财政的“小钱柜”;融资担保机构无法实施“股份化制度、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也就难以与金融机构的担保、抵押贷款对接;融资担保机构受制于行政干预,更是造成融资担保风险的主要原因。凡此种种,其根源尽在于政府职能转换的滞缓,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 四、走出困境:创新融资模式的多轮驱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园区企业的融资困难,又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必须实施多轮驱动的战略选择,通过创新融资模式,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工业园区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11、 (一)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要规范工业园区大规模的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有的工业园区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也有的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加剧了地方的财政负担。因此,工业园区己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一是要对工业园区进行规范管理。中央政府要出台关于规划和建设工业园区的政策法规,对工业园区的立项、规划、用地、兴建、资金等方面实行隔级审批,即:县级以下不批准建设工业园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由省级政府批准,地(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建设由中央政府批准。二是要对工业园区进行全面整顿。要撤并规模小、浪费大、亏损严重的工业园区,以确保工业园区向规模大、实力强、有利润方向进一步发展;要对保留工业园区的建

12、设规划、进度、效率进行重新审核,调整不实规划,加快建设进度,提高经济效益;要废止地方自行出台的实质是违规违法的“优惠政策”,严厉惩治用“优惠政策”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错误做法。三是要促进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园区建设的环境意识,大力引进加工型、环保型、科技型、农产品转化型企业,以保护资源,优化环境,化解地方日益尖锐的就业矛盾;要加强园区企业的现代意识教育,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模式,做到合法经营,财务规范,信息透明;要通过打造金融信用工业区来提高园区企业的信用层面,使工业园区成为银、企合作的良好平台。 (二)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要建立我国目前的信贷管理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而对中小企业和

13、欠发达地区信贷,则采用了一些连发达国家都禁止的手段,如:“通过一级法人治理中的授权授信制度,对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的信贷申请实行另类处理;或在落后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通过从该地区吸收存款抽走资金投放到其他地区”,这些做法在美国称之为“划红线”法而被法律所禁止。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我国目前尚没有系统规范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政策,要有多样性的金融机构做保证。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必须要有零售银行、民营银行、信贷银行替补,这类银行的贷款主要发放给中小借款人,而较国有商业银行有更多的优势;要从金融政策上鼓励跨区域放款。通过支持股份制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企业进行异地融资,有利于打破

14、现行金融市场中的“垄断”行为,形成良性竞争的合理态势;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感。国有商业银行要在深化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下岗再就业、贫困学生的贷款力度,而在这些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责任空间还是很大的。 (三)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要创新创新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在观念上提高对研发创新融资产品的认识,引进新思维、运作新机制、开发新品种,形成整体机制,具体说有以下六种手段:一是立足本地融资。督促中小企业实现经营稳健、财务规范、信息透明、信用优良,力求获得相应的信贷评级和授信;并拥有足够的抵押担保资产和现金流量,

15、以确保融资时抵押资产的有效。二是开发异地融资。通过局部或整体的资源整合,由融资担保公司利用有效资源进行担保,融资清算公司向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借款,再分贷给中小企业。三是利用民间借贷。通过正确引导民间借贷的投向投量,提倡对中小企业的创业资本和流动资金进行投资,并逐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促进民间借贷有形市场的形成。四是培植担保融资。鼓励行业、协会、民间创办融资担保机构,多渠道筹措担保基金;实行担保融资的市场化运作,以风险驳倍来覆盖风险,确保担保经营的稳健运行;将融资担保公司业务与企业联保业务结合起来,逐步由融资担保公司承载联保企业的财务联保业务。五是推动企业联保。通过若干企业以其有效资产构成一定

16、金额的担保总量,对需求融资的联保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六是鼓励反担保。通过“基金为融资反担保,资源为基金反担保,园区为资源反担保,企业为园区反担保”的层层反担保,要形成整体的融资担保,进而使担保风险降到最低。 (四)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要改革 融资担保中介的改造目标是:建立政府组织协调、金融部门支持,以国有担保、民营担保、互助担保和反担保机构配套协作的担保体系。要鼓励行业性和综合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设立,给予相关政策方面的优惠;要实施融资担保机构的股份化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模式,督促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的融资担保机构与其主管部门脱钩;坚持多渠道地筹集融资担保资本金,财政拨付、外资投入、机构自有、企业筹集等形式的资金均应以股份形式规范入帐,以壮大融资担保实力;要制定持续的风险补偿制度,每年从融资担保机构的红利中、融资企业的利润中、地方财政的收益中,抽取一定比例资金建立融资风险基金,形成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同时,融资担保中介机构要积极配合开户银行对其资质、资格的审查,进而有效托管融资担保资本金,加强代偿总量控制,合理确定担保放大倍数,使融资担保中介真正在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中发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