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7898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几十年,语文教师工作不可谓不努力,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不可谓不 高,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依然令人失望:中小学生花了 12 年时间学习本国语文,却依然 大部分不过关;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学生负担重;社会各界人士对语文科的批评 仍然不绝于耳。什么原因使语文教育长时间难以摆脱困境?语文教育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 我的看法是: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论层面,不是教学问题,也不是教师 问题,而是出在课程层面,要从课程层面寻找问题的症结。 一、语文课程必须明确结构化的教学内容。 前段时期语文教材受到一些媒体严厉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的问

2、 题,比如一些课文内容缺乏时代特点,一些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没有选入课文,有些课文语 言质量不佳,有些课文选作教材时加工修改不当等等。这些意见有一定的道理,语文教材 选文质量确实亟待提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我国语文教材主要问题其实不在选文,教材 只是“例子” ,教材选文解决的只是“用什么教” ,而“教什么”才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我 国语文教材存在的最核心问题是缺少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导致“教什么”模糊不清。 教学内容作为课程的核心要素,在课程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是课程决策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 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就成了一纸空文。一

3、门成熟的课程,必须有结构 化的教学内容,否则这门课程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在我国基础教育大多数学科的课程 标准中对本课程“教学内容”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2011 版数学,英语、思品与社会、 美术等学科的课程标准, 均以三分之一以上篇幅表述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 ,具体明确 地规定了这门课程究竟应该教什么。最突出的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几乎用一半左右的篇幅具体阐述了本学科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活动建议 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详细规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得课程目标落实有了具体有效 的依托,还使各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施有了明确的依据和方向。 纵观建国以来

4、我国正式颁布的各部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语文教学大纲) ,对语文教学内容表 述最详细的是 1956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这部教学大纲用了 40%的篇幅对各 年级阅读、汉语、作文、写字教学内容作了表述。经历了五十年代后期“反右” “大跃进” 等以后,1963 年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虽然明确了“语文 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但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表述明显退步,这部 大纲最显著的变化是在教学内容部分列出了各年级语文课文“目录” ,将“课文”直接当作 了“教学内容” ,这显然是很不妥当的。1978、1986、1992 年颁布的 3 部小学语文教学大 纲,干脆

5、没有“教学内容”的表述,只是列出了各年级(段) “教学要求”或“具体教学要 求” 。200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仍然没有“教学内容”的表述, 只是将原来的“教学要求”改为“课程目标”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 (以下 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应该是意识到了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教学内容”的缺憾,所以在第 二部分标题“课程目标”后加上了“和内容” 。这里我们不讨论将“课程目标”和“教学内 容”合为一体是否合适,仅就着这一部分对语文教学内容的表述看,虽然编者作了一定的 努力,但给人的直接感觉还是只有“课程目标” ,没有“教学内容” ,这就导致了语文课程 究竟“教什么”

6、一直不能得到解决,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难以把握。 当下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只是解决了“教材内容”问题;至于每篇课文“教什么”即 “教学内容” ,基本是凭执教者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判断、选择,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 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和经验化。其实语文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与 数学、外语等学科教师相比并不呈劣势,为何其他课程不存在“教什么”问题,而语文课 “教什么”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并且还相当严重,其深层原因并不是语文教师能力不济,而是语文课程本身缺乏结构化教学内容。这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也是导致语文教 学效率长期低下的症结所在。 二、掌握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重

7、要任务 语文教学内容之所以长久难以构建,是和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 课程不仅承担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还承担着思想品德、情感审美和多元文化教 育等诸多任务。由于长期受社会环境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语文课程一直纠缠于工具性和思 想性(现在提人文性)的争论,使得原本就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其实 语文课程原本就是一门人文课程,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德堡指出的那样:“民族的语言即 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 “使用一种语言意味着接受一种文化,隔断一个 人与母语的联系,也就意味着使他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断绝了联系” 。汉语言文字是联系 13 亿中华各民族同胞强有

8、力的纽带,学习语言文字是学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认同感 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方式。语文课程着眼汉语言文字学习,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根基,就是 在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 因此,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程人文教育重要任务,是语文课程人文 教育任务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本质特征。 当下语文学界不少学者和教师误将语言文字学习仅仅看作是 “工具性”任务,自觉或不自 觉地将其排斥在“人文性”之外,这实在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误读。否定语言文字 学习的人文属性,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仅剩下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加上一段 时期语文课程不适

9、当地强调人文性特点,这样的语文课就容易异化成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我们如此强调语言文字学习的人文属性,并不是要否定语文课程所承担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方面的教育任务。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审 美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当然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些教育任务, 但也无须放大。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而是学校各门课程共 同承担的,并且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所能发挥的作用 远远超过了语文这门课程。 三、语文课必须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 当下全国语文教师都在关注一个热点问题如何从“教课文”到“教语

10、文” 。 什么是“教课文”?“教课文”的主要特征就是将课文内容理解即非本体教学内容作为主 要教学目标,按照“初读课文分段讲读总结提升”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本 体性教学内容往往是添加的、点缀的,碎片化的,从而颠倒了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的关 系,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社会课、科学课。 而“教语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将本体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按照“认知实践 迁移”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非本体教学内容的教育。 不可否认, “教课文”仍然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 师曾经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这篇课文。大陆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 热的特点,以及太

11、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赵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 方法。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语文课不应该教课文,而是应该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习的 方法;但是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教课文。 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大陆和台湾两地教师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其实也道破了大陆语文课 为何始终难以改变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少的深层原因。当下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篇篇学 生读得懂的课文,如何让教有价值,学有收获,于是教师就千方百计解读文本,试图从文 本中挖掘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包括学生读不出来的人文情感方面的深层含义,以及文 本表达形式方面的奥秘所在,然后根据自己解读文本的感悟组织成课堂教学内容,写成教学设计。按照这样的

12、思路上语文课,课堂里必然会将大量时间用于讨论教师对文本的深层 感悟。其实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行为,同一个文本,每个人的阅读感悟都是各不 相同的。著名作家赵丽宏听一位语文教师上自己的作品,说这位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很 有创意,自己写作时也不曾想到。但是他对小学生是否如此解读文本提出了质疑。其实语 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感悟是成人的感悟,与教师个人的生活经验、语文素养和专业能力密 切有关。让年幼的小学生读出成熟教师的“感悟” ,不仅是拔苗助长的行为,而且会戕害学 生的阅读兴趣。传统教育阅读经典只要求“初知大义” ,不提倡“博综精研”深层涵义,这 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因为儿童“悟性未开” ;现代白话

13、文教育因为“初知大义”不难,因此 将“博综精研”文本微言大义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践性: 我曾以学开车来比喻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坐在副驾驶座上当“陪驾” , 而不应坐在驾驶座上的当“司机” ,应该让学生坐在驾驶座上学习开车这才是语文教学 中师生的正确定位。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是学生自我构建的活动,任何人无法包办 代替。要培养学生熟练的语文能力,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己的“读” “作” 实践,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习得语文能力。所以课程标准指出, “语 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14、的主要途径也应 是语文实践” 。 这些关于学习的原理其实语文教师是高度认同的。问题是教师既然明白为何不能转化为自 己的教学行为?为何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学的活动少的局面始终 难以扭转。这中间自然有教师语文教育观念问题,但我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语文课程教学形 态设计的不合理。语文课必须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改变将文本思想内容 感悟和表达形式理解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围绕教师解读文本的感悟作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 过程的低效教学形态,否则的话,语文课上教师将永远坐在“驾驶位”上,学生将永远坐 在“陪驾位”上听教师讲解读文本的感悟,那么语文课就永远不可能跳出教师讲解为主的 窠臼。

15、 四、语文课程须厘清本体性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点明了 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但客观上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认为工具性是指语言文字学习,人 文性指的是情感陶都价值观教育。依据“工具性”和“人文性”来划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 容,会使得原本就纷繁复杂的语文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依据语文课程的功能,我们可以改换一种思路,把语文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 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方法)和语文技能。这类教学内容 是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本职任务,反映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本质特性的个性化任务。 一类是非本

16、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的熏陶、多元文化的学习、思 维能力包括创新精神的培养等,这类教学内容是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的共性化任务。 语文教学内容当然应该包括本体性和非本体性两个方面。但是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 维训练等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是在完成语文课程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的。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可以清晰地辨认哪些 教学内容属于语文课程的本质任务,哪些教学内容属于语文课程与各科共同承担的任务。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地 应该聚焦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 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的。然而在常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是将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即以非本体教学内容 为主要目标组织教学(见图一) 。这样上语文课当然会严重降低语文课的教学效率。下面我们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