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5577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证据法课程教学大纲一、 证据法证据法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一)课程代码:02110033(二)课程英文名称:(二)课程英文名称:Evidence Law(三)开课对象:(三)开课对象:九江学院各本科专业学生(法学专业除外)(四)课程性质:(四)课程性质:证据法是法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针对具有一定法学理论基础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教育课。本课是为适应法治的要求,培养具有法治理念的法律人才服务的,是高等法学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证据法是一门与程序法学密不可分的独立学科,应在讲授过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 行政诉讼法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教学或学习中应注意本学科与上述学科的课程的

2、相互衔接、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五)教学目的:(五)教学目的:通过本门课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证据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证据制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熟悉与证据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证据法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证据学理论研究素养,以便在将来能够比较好地适应司法实践工作和有关理论研究的需要。(六)教学内容(六)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1、理解基本概念:证据制度、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证明、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证据规则的内容。2、掌握证明责任的标准:三种不同的诉讼对证明标准的要求。3、熟练学会

3、运用证据规则:运用相关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排除非法证据。4、学会搜集证据:证据的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审查判断。5、掌握证据分类:证据分类对各种证据的运用的意义及与证据种类的关系。6、了解举证责任的分配:各种不同的诉讼的举证责任的不同以及责任倒置的规定。7、学会分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贴近实践教学,掌握综合运用证据法学理论、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 32 学时分数: 2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 讲授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11第二章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22第三章 旧中国证据制度11第四章 新中国证据制度112(

4、八)教学方式(八)教学方式1、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证据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其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案例结合起来,以案例分析解析证据法理,以证据法理剖析、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最终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2、比较与借鉴的教学方法。有比较才能见差别:从纵向的角度来说,证据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古今的比较;从横向的角度来说,证据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大证据法之间的比较和中外证据法之间的比较,尤其是要注意对于国外证据法的理念与制度的吸收和借鉴。3、教学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后阅读为辅。4、日常的授课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九)

5、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 40%,期末成绩占 6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绪 论论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据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证据法学的体系以及证据法学的多种研究方法。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一、证据法学的概念;二、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1第六章 证据的种类44第七章 证据的分类22第八章 证明概述11第九章 证明对象22第十章 证

6、明责任66第十一章 证明要求与标准33第十二章 推定11第十三章 无罪推定11第十四章 证据的收集、固定和保全22第十五章 证据的查证与质证22第十六章 综合审查判断证据22合 计32323三、证据法学的特点。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一、证据法学体系的概念;二、学科体系的构成;三、本书的体系。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二、坚持思辩的、比较的研究方法;三、应当紧密地联系诉讼实践活动;四、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五、注意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六、把证据法学的研究与相关部门法的研究结合起来。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证据法学学科体系的构成2、掌握:证据法学的研究方

7、法第一编第一编 证据制度论证据制度论第二章 外国主要证据制度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相关问题,并了解英美法系国家主要的证据制度。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一、神示证据制度的历史背景;二、神示证明方法;三、神示证据制度评价。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一、法定证据制度的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三、法定证据制度评价。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评价。第四节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一、英美法系

8、国家证据制度的历史背景;二、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三、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评价。考核要求:考核要求:41、了解: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2、理解: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内容3、掌握: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旧中国证据制度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旧中国证据制度的沿革情况。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证据制度第二节 封建社会的证据制度第三节 旧中国证据制度的近代转化考核要求

9、:考核要求:1、了解:对疑罪的处理;刑讯制度2、理解:师听五辞的内容及其评价;亲亲相隐第四章 新中国证据制度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证据制度的沿革情况。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二节 新中国证据制度的特点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掌握:当前我国证据制度存在的不足第二编第二编 证据论证据论第五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据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深入理解和把握证据的意义。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一、证据的概念;二、证据的基本特

10、征;三、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节 关于证据合法性的争论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5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证据的概念2、理解:证据的特征第六章 证据的种类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个证据种类的概念,理解各个证据种类的特点和意义;并能够掌握对各个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4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况第二节 物证一、物证的概念和特点;二、物证证明力的特点;三、物证的分类。第三节 书证一、书证的概念和特点;二、书证的意义;三、书证的分类。第四节 证人证言一、证人证言的概

11、念、意义;二、证人证言的特点;三、证人证言的分类。第五节 被害人的陈述一、被害人的陈述的概念、意义;二、被害人陈述的分类;三、被害人陈述的特点。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分类。第七节 当事人陈述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意义;二、当事人陈述的分类;三、当事人的承认;四、当事人陈述的意义。第八节 鉴定结论一、鉴定结论的概念;二、鉴定结论的特点;6三、鉴定结论的分类;四、几种新科学检测简介。第九节 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一、勘验、检查笔录;二、现场笔录。第十节 视听资料一、视听资

12、料的概念;二、视听资料的特点;三、视听资料的作用;四、视听资料的分类。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物证的概念;书证的概念;证人证言的概念;当事人陈述的概念;被害人的陈述的概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视听资料的概念;鉴定结论的概念;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概念;2、理解:物证证明力的特点;书证证明力的特征和分类;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自认;当事人陈述的证明力的特点;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特点;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证明力的特点。3、掌握: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第七章 证据的分类教学要点:教学要点:

13、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并能准确把握各类证据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并掌握各类证据的运用规则。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一、证据分类的概念;二、证据分类与证据种类;三、证据分类的意义。第二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划分依据;二、原始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三、传来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第三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划分依据;二、言词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三、实物证据的特点和运用规则。第四节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本证与反证一、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二、本证与反证。7第五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4、一、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依据;二、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作用;四、划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意义;五、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第六节 证明力强的证据与证明力弱的证据一、证明力强的证据与证明力弱的划分依据;二、证明力强的证据与证明力弱的作用和运用规则。第七节 主证据与补强证据一、主证据与补强证据的划分依据;二、我国对主证据的原则性规定;三、补强证据的一般运用规则。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证据分类的概念;证据分类的意义;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概念和特点;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特点;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本证与反证的概念和特点;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15、的概念及其辨析;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和范围;2、理解: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特点;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作用;划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意义;3、掌握: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运用规则;本证与反证的运用规则;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运用规则;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的运用规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第三编第三编 证明论证明论第八章 证明概述教学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于证明的概念和种类以及不同诉讼制度下的证明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一、证明的概念和特征;二、与证明概念相关的几个范畴。第二节 证明的基础第三节 证明的

16、意义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证明概念。2、理解:证明制度的构成。第九章 证明对象教学要点:教学要点:8通过本长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对于三大诉讼中的证明对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学时数: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征一、证明对象的概念;二、证明对象的特征;三、研究证明对象的意义。第二节 实体法事实一、刑事诉讼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二、民事诉讼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三、行政诉讼中实体法事实的证明对象。第三节 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和免证事实一、程序法事实;二、证据事实;三、免证事实。考核要求:考核要求:1、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2、理解:证明对象的内容。3、掌握: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第十章 证明责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