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35563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解题指导(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记叙文阅读【考查依据】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对记叙文阅读的要求与说明文和议论文一样,没有专门而特殊的说明,甚 至都没有提到这些文体的名称。只是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等表达方式” 。但大纲中关于文学作品的一条应该归入记叙文阅读的范畴,那一条是“学习欣赏 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能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这一条可以理解为主要针对小说和散文的, 因此应该包括在记叙文阅读的范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教学目标的阅读部分中,与记叙文相关的要求更具体、细致一 些。除了与教学大纲相同的“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外,还有 “能够

2、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对欣赏文学作品则提出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 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 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005 年中考考试说明明确提出:阅读现代文能用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知识解答问题。但具体要 求并没有按照体裁分别说明,仍然是三种文体统一说明的。从这种统一解说的做法可以看出,所谓现代 文阅读,不论何种文体,都有共同的要求与目标,都有共同的考查方式,都需要理解文章中重要的词语 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理

3、解文章中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 思路,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态度、观点、感情,筛选并提取 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还要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 心得,能就某一方面提出看法或疑问。这些共同的要求自然也适用于记叙文。而对文学作品,则有一条 特殊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以上是在复习中必须遵循的。 记叙文基础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

4、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 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2、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 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 的记叙文。 3、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5、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6、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7、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 排。 8、

5、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 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考点解说及解题指导】 1、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对词的理解不外乎词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含义是指内容,作用是指形式。理解词的含义注意以 下几点: 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2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代词的含义。这些也要会加以辨析。 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 作用是可从修辞的角度、推动情节发展、铺垫、等方面来考虑回答。 2、 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点明题旨

6、的句子;记叙文的主旨句一般在文章的结尾。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描写的句子一般穿插在行文的过程中,而议论抒情的句子多在文章的 结尾,起到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 总结全文的句子; 引用的句子; 起承转合的句子。 (过渡句) 探求句子的深层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联系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材料。 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有言外意义的语句大多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 联系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 理解文中关键句子表达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从内容看,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联系主题。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 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常有 A

7、开篇点题,B 设伏笔、C 作铺垫、D 深化中心、E 点明主旨(画龙点 睛)等作用。 从结构看,在文章的不同位置上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首句总起、尾句总结、中间句承上 启下的作用 从艺术效果看:升华中心,渲染烘托气氛等作用。 3、 整体感知,归纳内容重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观点,做出自己的评 价。 主要方法如下: 抓住标题,不能放过开头和结尾; 文中如有议论、抒情的语句,应引起重点注意,这些语句往往就是文章的主旨; 把握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或者反复出现的句子,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段落,更不能漏掉某一段的内容, 要把中心 思 想概

8、括得准确、完整; 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文章,迅捷、准确地把握主旨。 4、 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 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之内各个句群或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是把握文章思路 脉络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态度的手段。 5、 如何赏析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 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

9、画龙点睛) ; 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3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 6、 分析记叙文中其他表达方式的作用。 描写:对环境、人物或事件作细致入微 的刻画。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 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人物描写 可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起衬托的作用) ,正面描写可从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分析 人物的性格特征。 议论:目的是为了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内容的意义。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一种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

10、自己对文 章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种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7、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令人深思, 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 8、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11、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 面看待问题。 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 个方面进入。 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 本步骤进行。 9、补写、仿写句子。这种题往往成镶嵌式,命

12、题者在原文留出空白,考生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10、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 一般结合内容来回答,有的要注意其双关义 作用:内容:概括文章内容,表明记叙的对象,揭示中心; 形式:结合修辞的特点来回答,标题醒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线索的作用11、如何把握记叙的线索 (1)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以人物为线索; 4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 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2)怎样迅速地找出文章线索,注意以下几点: 文

13、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我”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训练题(一)我们是一家人(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 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 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 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

14、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 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 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 30 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 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 觉到能和成年人平

15、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 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 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 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 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 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

16、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 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 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 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 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 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 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