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350499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复习第 1 章 声现象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例:登上月球的宇 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 空气中的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 340

2、m/s 一般 15来说。 3、回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 17m 的障碍物反射 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低于 0.1 秒时,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 物有多远。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产生的声音引起骨膜振动,然后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产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 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见声音了。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贝多芬的例子) 5、乐音: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声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

3、、音色 。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单位:Hz。 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例:男高音、女低音,高低指音调的高低;引吭高歌、震耳欲聋,指响度大。 6、人耳听道的频率范围 20Hz-20000Hz。低于 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高于 20000H z 的声音叫超声波。例: 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

4、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 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 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 50dB 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 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 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 、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例:摩托车的消声器;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防噪音耳塞 10声的利用:(1)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如 B 超、声纳、雷达等) (2)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洁牙、超声波碎石、清洗精密零件等)第二章第二章 光现象光现象 1、光源:能

5、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0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 3/4C,玻璃中为2/3C 光年:距离(长度)单位,表示光在一年传播的距离。1 光年= m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队列,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

6、播方向发生了改 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当入射角为 0时,反射角也变为 0(即垂直入射面入射时) 8、两种反射现象(会判断现象)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 面)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

7、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 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3)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球面镜 凸

8、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后视灯,街头拐弯处后视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装置) 14、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同时必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15.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 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入射

9、光线垂直界面入 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 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例: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生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 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属于光的折射折射使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看到的像在实际物体的上面) ; 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的高。 16、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17、光的色散:太阳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 中水滴色散而成的。 18、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电视机画面的颜色) ;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19

10、、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 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20、看不见得光: 红外线:热辐射成像,红外线夜视仪,电视机的遥控,红外线烧烤食品,浴室内红外线取暖 紫外线:紫外线消毒杀菌,检检验荧光物质(验钞机,鉴别古画,识别商标真伪)第三章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

11、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 ,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2、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凸透镜能使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 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

12、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5、要使屏幕上的像“正立”(朝上) ,幻灯片要倒着插。 6、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 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7、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13、,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晶状体曲度过大,需戴凹透镜调节; 远视眼看不 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戴凸透镜调节; 8、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第四章第四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 1的规定: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 1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 100把 0 到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1 3、温度计

14、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了解)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15、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温度 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达到凝固点温度 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海波、冰、各种金属等;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 发 沸 腾 不同点 和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