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3938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单位事迹材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风景区参与推荐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近年来,伴随旅游产业在全国的迅速升温,在各级政府及旅游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果敢勤勉的*人,在充满希冀的黔中大地上,尽情挥洒着青春与汗水,书写了素有“贵州山水的浓缩盆景”美誉的*景区发展实现新跨越的美丽篇章,完成了景区自身发展的蜕变,逐步成长为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景区正式对外开放的 18 年中,实现旅游创收逾亿元、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 700 余万人次、累计解决当地直接和间接就业仟余人次、带动了以景区为核心的周边隆昌、茨凹、芦荻、花街等村寨的共同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了经济

2、、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景区先后获得省市区旅游行业质量监督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贵州省十大魅力景区、贵州省文明风景区、贵阳市生态文明创建示范点等多项荣誉。景区先后接待谷牧、田纪云、秦基伟、邹家华、杨汝岱、李沛尧、万国全、陈俊生、姜春云、郑万通等国家领导人,张纪中等知名电影人以及中国驻外使节28 人和周边 44 国大使及夫人,景区以“贵在城边、美在自然、优在综合”赢得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同志挥毫“黔中一绝”的赞誉,成为展示贵阳市城市形象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第一篇第一篇内抓管理、外内抓管理、外树树形象,苦形象,苦练练内功,内功,坚坚定不移地完成各定不移地完成各项项工作任工作任务务近几年,伴随全国以

3、及省市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结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要加强重点景区环境的整治同时加强旅游服务环境建设的规划要求,*景区通过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全面提升景区旅游品质,以顺应不断趋于多元化的旅游市场消费需求,为景区赢取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发展环境。第一章第一章内内强强管理、通管理、通过软过软硬件的硬件的强强化建化建设设,从本,从本质质上提升景区服上提升景区服务质务质量量一、对景区的景观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完善,提升景区游览环境质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大旅游要素,在景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时期,景区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先后投入 5000 余万元强化建设景

4、区软硬件设施,在景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的创建中,先后对曲桥、百步桥、水旱洞灯光设施、溶洞钟乳石景观、标志标牌、旅游公厕、游览步道、停车场、小吃摊区、休息设施、卫生设施、购物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改造和完善,使景区基础设施与景观和谐统一。2011 年初,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景区“提升打造、深度开发”的统一部署,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区人民政府合作,对*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建设,启动了以打造*景区成为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成为世界盛名的旅游目的地为建设目标,以景区游船码头扩容、门禁系统和游客中心全面整改为重点的一期工程的建设,目前,游船码头已经整改完毕、投入试用,

5、改造后的游船码头,极大提升了码头的即时容量和对在码头候船的游客的转运效率,顺利通过二 0 一一年五一小长假,景区游客单日流量超过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的考验。二、强化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2004 年起,*景区在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伊始,即开始着手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为通过ISO9001 和 ISO14001 的认证,景区建立了包含日常工作的跟踪处理,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内外部的沟通、环境保护机制等共 24个方面的工作程序,通过中国质量检验集团长达 3 年的体系运行跟踪,景区最终顺利通过认证,并成为贵阳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 ISO9001 和 ISO1400

6、1 认证的旅游企业;另一方面,结合“整脏治乱”、 “满意在贵州”、 “旅游服务质量活动建设年”“文明风景区”、 “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创一办”“四帮四促、三个建设年”等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完善提升服务质量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包含质量、安全、环保、宣传、统计、卫生等内容的系列规章,根据景区内外旅游环境的发展实际情况,对相应规章进行适时修订,对相应制度的执行,通过部门例会进行适时总结,实现景区服务质量的长效性、动态化管理,在各类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旅游品质为最终目标的创建工作中上交满意答卷:(一)、以安全生产为基石,牢筑安全防线景区以安全生产为基石、上下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牢固树立了“防范胜于救灾、安

7、全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科学组织、完善机制、不断深入加强景区包含人员、制度、设施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综合治理、整脏治乱、特殊时期的安全处置、安全值班及巡查、安全培训及实战演练等方面的工作,切实落实和执行安全生产制度,近几年来,景区累计及时排除悬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安全设施等隐患数百起,实现了景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从未发生一起游客安全事件的骄人成绩。(二)、强化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舒适有序、清新整洁的游览环境景区制定了包含旅游公厕的全面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清扫规范以及卫生标准,在景区的环境卫生管理中,严格执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积极树立景区卫生清洁人员“一人

8、脏换来万人洁”的服务意识,结合市区“整脏治乱”活动要求,对景区的游览环境进行全天候的定时清扫和流动清扫,对垃圾箱中的垃圾日产日清,保障了游览环境的整洁有序,受到了游客和各级部门的好评。(三)、对景区内旅游购物经营户进行统一管理,督促规范经营,明码标价,严禁强买强卖,等不文明的兜售行为,对经营户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技能提出了不断提高的要求。(四)、通过调整和改进环境保护相关措施及工作力度,致力于通过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等重要措施达到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目的作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专门安排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景区内的自然生态、景观、文物、古建筑等采取合适而有力的保护措施,如防火、防盗,严禁狩猎、钓鱼、滥伐林木,对景

9、区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利用冬季开展景区河道清淤及景观整治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持了景区原生态的完好性和完整性。2009 年,为了保护景区的水资源,景区停运了原九道湾机动船水上游乐项目,以避免燃油废气排放对河流水质的污染;十一五期间,景区各年度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从 0.07 逐年稳步下降至 0.04,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五)、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景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景区建立了培训长效机制,利用旅游淡季集中开展包含质量、安全、导游、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景区各部门利用部门例会、班前班后会开展部门内部培训活动,及时传达相关政策、方针及景区在各类创建工作中

10、的要求、标准。近几年,累计集中培训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景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六)、以“游客至上”为宗旨,大力开展便民服务景区全体职工树立了良好的,以“游客至上”为粽子的服务意识,力求“把小事做成精品”,始终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每一位员工对服务工作的每一道流程、每一项标准都毫不含糊,精益求精,做到办事零差错、服务零缺陷。同时在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站,为游客提供免费雨具、针线、手机充电等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游览环境,景区溶洞内一直是手机信号的接受盲区,为了更进一步地方便游客,2009 年,景区与中国移动*分公司进行协调,在景区旱溶洞内设置了信号放大装置,在旱洞

11、的任意角落,都能接受到手机讯号,把对游客的服务推向宾至如归的美好境界。 第二章第二章外外树树形象,通形象,通过过全方位的宣全方位的宣传传活活动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2003 年,景区成立了专门的宣传营销办公室,负责景区对外的宣传和推介。近几年来,通过多种形式方式,不断扩大宣传层面、加强宣传力度,使景区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升。2007 年 8 月、在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领导下,*景区和石板镇人民政府共同努力成功举办了首届摆拢苗寨“苗族跳花节”。该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扩大景区的影响、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成就了资源共享、合作双方得到双赢,为乡村旅游

12、的发展搭建了展示自我舞台,也丰富了*风景区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中国商报、贵州日报、贵阳晚报、旅游休闲报、香港影视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阳市旅游局网站、*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助威、宣传造势,使活动的覆盖面达到了 100 余万人,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2007 年、通过竞标、景区取得了首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导游之星”(贵阳)邀请赛的总冠名权。由于本次比赛采用导游加景区的捆绑方式参赛,导游节期间全国各大景区,导游,旅游产业商,各大媒体将齐聚贵阳,取得此次比赛的冠名权,为景区推广树立品牌及寻觅商机提供了高层次的平台。2008 年开始,根据“中国贵阳避暑季”系列活动及“*之夏艺术节”系列活动的统一

13、部署,景区以“魅力*、相守七夕节”为主题,深度挖掘中国传统节日内涵,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面向全市各大新闻媒体、游客、旅行社的大型宣传活动。七夕主题活动,打上了深深的“*”的烙印,深层次融入了景区人文旅游内涵。根据贵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1 中国贵阳避暑季活动开幕式将在*景区隆重举行,结合 2011 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活动安排,在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前期,通过与央视“欢乐中国行”,浙江卫视“爽食行天下”等知名栏目,同步开展在各地州市的赠票活动,对景区进行了重点宣传推介,而在避暑季开幕式当天,杨澜、钱文忠、李冰冰等著名电影人,将出席开幕式活动,景区知名度的提升,将迈上

14、新的台阶。除了举办和参加类似大型的旅游营销宣传活动及政府主导的各类推介会进行宣传,景区自身也通过多种方式对外进行广泛宣传,如与旅行社的合作、通过网络进行宣传,开辟拓展新的客源市场等等。第二篇第二篇开开发发一景一景 富民一方富民一方在*景区开放的近 20 年中,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 750 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逾亿元,为区域内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一个好的游赏环境,为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各方往来,横向联系作出了积极贡献。总之,*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无论是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是实在而有目共睹的。*景区的开发,一个自然形成,不可忽视的良好效应即是达到了旅游扶贫的效果,即

15、是开发一景,富民一方。*景区毗邻四村十余寨,近 5000 人口。所谓四村,即石板镇的隆昌、茨凹、芦荻、花街等村,这些村的多数居民住在半石山的丘陵地带,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当地处于山高水低溶洞多,土层贫薄,人多地少,家家缺钱少粮的状况。自*开发开放以来,这种状况逐年改观,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户的温饱,而多数农户正朝小康之道迈进。*的开发,使当地农民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惠。一是解决就业,工资收入有保障。*现有职工 200 余人,百分之八十六的职工是当地农村青年。其二是景区建设的工程收入,*的开发建设项目给当地村民提供了投工投劳的市场,当地农户通过投工投劳赚取劳动所得;其三是*自开放以来,当地农民陆续

16、进入景区开展服务性行业活动,有搞饮食的、有搞住宿的、有抬轿营运的、照像的、烤小豆腐的、卖旅游小商品的、卖盐茶鸡蛋的、推售自产农产品的。景区平均每年以接待 30 万人次计,人均票外消费 15 元,当地农民可创收数百万元,景区为当地农户提供了良好的售卖市场环境,而当地农民参与旅游服务,充分满足了游客爱好及所需,深受游客的喜爱。景区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石板镇隆昌、茨凹、摆项、芦荻、花街等村寨在*长期从事旅游服务的农户达 120 多户,直接经济收入达 200 余万元,百分之八十以上经营户盖了新房,家家添置了摩托车,诸多职工还在城区购买了房子,普及了移动电话。另一方面,景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后续发展、以“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为指导,在开发开放的近 20 年中,累计投入百万余元,大力开展对周边村寨的帮贫扶困、支援建设、慰问等工作,切实落实“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科学发展观。*的开发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还大大促进了社会文明与进步。随着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每年有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