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30961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火 退火 淬火 回火 正火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 Ac3 或 Accm 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 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正火与 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 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 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有:用于低碳钢,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韧性也较好, 可作为切削加工的预处理。用于中碳钢,可代替调质处理作为最后热处理, 也可作为用感应加热方法进行表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用于工具钢、轴承钢、 渗碳钢等,可以消降或抑

2、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 组织。用于铸钢件,可以细化铸态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用于大型锻 件,可作为最后热处理,从而避免淬火时较大的开裂倾向。用于球墨铸铁, 使硬度、强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于制造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曲轴、 连杆等重要零件。 过共析钢球化退火前进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网状二次渗碳 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体全部球粒化。退火 annealing 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 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 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 除

3、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重 结晶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 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 退火的一个最主要工艺参数是最高加热温度(退火温度),大多数合金的退 火加热温度的选择是以该合金系的相图为基础的,如碳素钢以铁碳平衡图为基础 (图 1)。各种钢(包括碳素钢及合金钢)的退火温度,视具体退火目的的不同而 在各该钢种的 Ac3 以上、Ac1 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各种非铁合金的退火温 度则在各该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以下、固溶度线温度以上或以下的某一温度。 重结晶退火 应用于平衡加热和冷却时有固态相变(重结晶)发生的合金。

4、其退 火温度为各该合金的相变温度区间以上或以内的某一温度。加热和冷却都是缓 慢的。合金于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各发生一次相变重结晶,故称为重结晶退火, 常被简称为退火。 这种退火方法,相当普遍地应用于钢。钢的重结晶退火工艺是:缓慢加热到 Ac3(亚共析钢)或 Ac1(共析钢或过共析钢)以上 3050,保持适当时间, 然后缓慢冷却下来。通过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珠光体(或者还有先共析的铁素体 或渗碳体)转变为奥氏体(第一回相变重结晶)以及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与此相 反的第二回相变重结晶,形成晶粒较细、片层较厚、组织均匀的珠光体(或者还 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退火温度在 Ac3 以上(亚共析钢)使钢发生完全的

5、 重结晶者,称为完全退火,退火温度在 Ac1 与 Ac3 之间 (亚共析钢)或 Ac1 与 Acm 之间(过共析钢),使钢发生部分的重结晶者,称为不完全退火。前者主要 用于亚共析钢的铸件、锻轧件、焊件,以消除组织缺陷(如魏氏组织、带状组 织等),使组织变细和变均匀,以提高钢件的塑性和韧性。后者主要用于中碳 和高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的锻轧件。此种锻、轧件若锻、轧后的冷却速度较大 时,形成的珠光体较细、硬度较高;若停锻、停轧温度过低,钢件中还有大的 内应力。此时可用不完全退火代替完全退火,使珠光体发生重结晶,晶粒变细, 同时也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被切削性。此外,退火温度在 Ac1 与 Acm

6、之 间的过共析钢球化退火,也是不完全退火。 重结晶退火也用于非铁合金,例如钛合金于加热和冷却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 低温为 相(密排六方结构),高温为 相(体心立方结构),其中间是“” 两相区,即相变温度区间。为了得到接近平衡的室温稳定组织和细化晶粒,也 进行重结晶退火,即缓慢加热到高于相变温度区间不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 使合金转变为 相的细小晶粒;然后缓慢冷却下来,使 相再转变为 相或 两相的细小晶粒。 等温退火 应用于钢和某些非铁合金如钛合金的一种控制冷却的退火方法。对 钢来说,是缓慢加热到 Ac3(亚共析钢)或 Ac1(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以上不 多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钢奥氏体化,然

7、后迅速移入温度在 A1 以下不多的另 一炉内,等温保持直到奥氏体全部转变为片层状珠光体(亚共析钢还有先共析 铁素体;过共析钢还有先共析渗碳体)为止,最后以任意速度冷却下来(通常是 出炉在空气中冷却)。等温保持的大致温度范围在所处理钢种的等温转变图上 A1 至珠光体转变鼻尖温度这一区间之内(见过冷奥氏体转变图);具体温度和时 间,主要根据退火后所要求的硬度来确定(图 2)。等温温度不可过低或过高, 过低则退火后硬度偏高;过高则等温保持时间需要延长。钢的等温退火的目的, 与重结晶退火基本相同,但工艺操作和所需设备都比较复杂,所以通常主要是应用 于过冷奥氏体在珠光体型相变温度区间转变相当缓慢的合金钢

8、。后者若采用重 结晶退火方法,往往需要数十小时,很不经济;采用等温退火则能大大缩短生 产周期,并能使整个工件获得更为均匀的组织和性能。等温退火也可在钢的热 加工的不同阶段来用。例如,若让空冷淬硬性合金钢由高温空冷到室温时,当心 部转变为马氏体之时,在已发生了马氏体相变的外层就会出现裂纹;若将该类钢 的热钢锭或钢坯在冷却过程中放入 700左右的等温炉内,保持等温直到珠光 体相变完成后,再出炉空冷,则可免生裂纹。 含 相稳定化元素较高的钛合金,其 相相当稳定,容易被过冷。过冷的 相,其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图 3)与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图相似。为了 缩短重结晶退火的生产周期并获得更细、更均匀的组织

9、,亦可采用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 亦称扩散退火。应用于钢及非铁合金(如锡青铜、硅青铜、白铜、 镁合金等)的铸锭或铸件的一种退火方法。将铸锭或铸件加热到各该合金的固 相线温度以下的某一较高温度,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下来。均匀化退火是使 合金中的元素发生固态扩散,来减轻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偏析),主要是减轻 晶粒尺度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晶内偏析或称枝晶偏析)。均匀化退火温度 所以如此之高,是为了加快合金元素扩散,尽可能缩短保温时间。合金钢的均 匀化退火温度远高于 Ac3,通常是 10501200。非铁合金锭进行均匀化退 火的温度一般是“0.95固相线温度(K)”,均匀化退火因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

10、长, 所以热能消耗量大。 球化退火 只应用于钢的一种退火方法。将钢加热到稍低于或稍高于 Ac1 的 温度或者使温度在 A1 上下周期变化,然后缓冷下来。目的在于使珠光体内的 片状渗碳体以及先共析渗碳体都变为球粒状,均匀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中(这种组 织称为球化珠光体)。具有这种组织的中碳钢和高碳钢硬度低、被切削性好、冷 形变能力大。对工具钢来说,这种组织是淬火前最好的原始组织。 球化退火的具体工艺(图 4)有:普通(缓冷)球化退火(图 4a),缓冷 适用于多数钢种,尤其是装炉量大时,操作比较方便,但生产周期长;等温 球化退火(图 4b),适用于多数钢种,特别是难于球化的钢以及球化质量要求 高的钢(

11、如滚动轴承钢);其生产周期比普通球化退火短,不过需要有能够控 制共析转变前冷却速率的炉子;周期球化退火(图 4c),适用于原始组织为 片层状珠光体组织的钢,其生产周期也比普通球化退火短,不过在设备装炉量 大的条件下,很难按控制要求改变温度,故在生产中未广泛采用;低温球化 退火(图 4d),适用于经过冷形变加工的钢以及淬火硬化过的钢(后者通常称 为高温软化回火);形变球化退火,形变加工对球化有加速作用,将形变加工 与球化结合起来,可缩短球化时间。它适用于冷、热形变成形的钢件和钢材(如 带材)(图 4e 是在 Acm 或 Ac3 与 Ac1 之间进行短时间、大形变量的热形变加 工者;图 4f 是在

12、常温先予以形变加工者;图 4g 是利用锻造余热进行球化者)。再结晶退火 应用于经过冷变形加工的金属及合金的一种退火方法。目的为使 金属内部组织变为细小的等轴晶粒,消除形变硬化,恢复金属或合金的塑性和 形变能力(回复和再结晶)。若欲保持金属或合金表面光亮,则可在可控气氛 的炉中或真空炉中进行再结晶退火。 去除应力退火 铸、锻、焊件在冷却时由于各部位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内应力, 金属及合金在冷变形加工中以及工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也产生内应力。若内应 力较大而未及时予以去除,常导致工件变形甚至形成裂纹。去除应力退火是将工件缓慢加热到较低温度(例如,灰口铸铁是 500550,钢是 500650) ,保温一

13、段时间,使金属内部发生弛豫,然后缓冷下来。应该指出,去除应力退火 并不能将内应力完全去除,而只是部分去除,从而消除它的有害作用。 还有一些专用退火方法,如不锈耐酸钢稳定化退火;软磁合金磁场退火;硅 钢片氢气退火;可锻铸铁可锻化退火等。 -退火 annealing 将工件加热到预定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退 火的目的在于:改善或消除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和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 各种组织缺陷以及残余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软化工件以便进行切削 加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高工件的机械性能。为最终热处理(淬火、 回火)作好组织准备。常用的退火工艺有: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

14、钢 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 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 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球化退火。 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 的温度以上 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 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 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 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

15、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 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 50150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石墨化退火。用 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 到 950左右 ,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 ,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 发生熔化的前提下 ,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 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 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 100200,保 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退火为了消除塑料制品的内应力或控制结晶过程,将制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 保持一定时间,而后慢慢冷却的操作。-退火 annealing 加热使 DNA 双螺旋解开,在一定的条件下,两条互补的单链依靠彼此的碱基 配对重新形成双链 DNA 的过程,亦即复性过程。热变性的 DNA 单链在缓慢冷 却过程中可以达到很好的退火。退火的两条单链可以来自同一个双链的 DNA 分子,也可以来自不同的 DNA 分子。退火是变性的逆转过程,它受温度、时 间、DNA 浓度、DNA 顺序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 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