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30841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殷周金文族徽的类型与判别原则文/王长丰内容提要:殷周时期的金文族徽是殷周族人族属标识性的徽记,族属不同徽识各异。经过比较研究,按照归类分析原则,殷周金文族徽可分为简单形式族徽(六种形式)和特殊类型族徽(四种形式)二大类十种形式,这对深入研究殷周金文族徽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殷周金文族徽;类型;判别原则在殷周金文中,如何判断族徽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殷周金文族徽的前提条件。郭沫若先生根据乍冊大鼎(集成02758-02761)乍冊夨令方彝(集成09901)乍冊夨令方尊(集成06016)乍冊夨令簋(集成04301)等铭文在结尾处均有“冊”,且均不是器物的作器者,得出“冊”舍“族徽”不能求其解的“族徽说”。

2、只要承认“族徽说”,此种形式便成为判定族徽的最基本形式。我们即可以此种形式为基础,探寻族徽在铭文中的其他形式。如:集成05404 之“”在铭文中为族徽的基本形式,作器者是“商”。“”,学界均认为是族徽,且无疑义。由于此类族徽铭文较多,且形式多样,这就为我们研究族徽在铭文中的其他形式提供了可能。集成05148 盖、器同铭,族徽“”应是族长名,这与林沄所谓“族徽”源于人名之例相合;集成02653 前半部分记受赏事,后半部分则为族徽及先祖名,此类亦如集成05281 等;集成05417 盖铭记受赏赐经过,器铭有族徽“”及先祖名,此铭与集成02653 铭文近似,而分铸于盖、器,且器铭与集成05163、0

3、7093等形式类同;集成03645、06481 两铭之“”族徽均在作器者“”“”之前,与前文所列判定族徽的最基本形式(一个在铭文前,一个在铭文后)性质是一样的,亦如集成05167、05876 等;集成05965 器铭文之族徽“”在行文中间,且“”在铭文中与前后文意相贯联1,此类亦如集成05401 等;集成02943 器铭文仅“”字,经与甲骨卜辞印证,多表示族长名、地名(国名、邑名)、族氏名,合于“族徽”源于族长名、地名说。此类族徽铭文不缀联其他文字,易于辨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类铭文应是判定族徽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殷周金文族徽中,尚有与“亞”“子”及“冊”等缀联的族徽,它们作为族徽在表现形式上与

4、“”族徽的表现形式大多是一致的。但亦有如“亞”等,字内或书写有族徽,此类族徽从性质上说与“”族徽的表现形式是一致的。有关“亞”“子”及“冊”等类族徽的表现形式,详见下文论述。通过上述论证,结合诸多学者所作的研究,我们认为判断族徽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2。一、简单形式族徽的判定在一篇铭文中仅见一个相对独立的族徽,我们称为简单形式族徽;这类铭文又可称为简单形式族徽铭文。判断此类族徽铭文主要有如下原则:(一)在铭文结尾处,缀以与铭文内容不相关的文字(名词)或图形,且此类文字或图形相对独立,即:有一定语言逻辑顺序的完整句子(主+谓+宾)+名词(非前文主语、宾语)。这个“名词”即是族徽。这是郭沫若“族徽说”

5、判断殷周金文族徽的立论基础,也是判定殷周金文族徽的最基本形式之一。此类族徽如集成02758、02759、02760、02761、09901、06016、04301 等。与“冊”族徽具有同样性质、特点的有:集成10582 铭文之“山”集成02626 铭文之“”集成05404 铭文之“”集成06002 铭文之“木羊()冊”集成05421 铭文之“臣辰敖冊”,以及集成05414 铭文之“亞貘”等等。与此类族徽铭文位置正好倒置的如集成02694 之“亞 (印)”即在铭文启始处,这应是此类族徽铭文的特殊形式。如图 1。(二)非完整句子且是名词或名词的缀联(名词+名词+名词),再加先祖庙号(如且(祖)、父

6、、母、匕妣等+干支)于其前或后,即:(先祖庙号+)名词(+名词+名词)+先祖庙号。这个“名词(+名词+名词)”即是族徽。此类族徽如集成05163、07093、03327、06420 等。如图 2。此类族徽特殊形式是在“(先祖庙号+)名词(+名词+名词)+先祖庙号”的前面或器物的盖或器上另外铸(刻)上有一定语言逻辑顺序的完整句子(主+谓+宾),即:完整句子(主+谓+宾)+(先祖庙号+)名词(+名词+名词)+先祖庙号。这个“名词(+名词+名词)”即是族徽。此类特殊的族徽如集成02653、05417 等。如图 3。此类族徽数量较多。(三)整篇铭文仅为(形容词+)一个或一个以上名词的缀联,而无其他铭文

7、文字,即:(形容词+)名词(+名词)。这个“名词(+名词)”即是族徽。此类特殊的族徽如集成02943、06946、09852、03078 等。如图 4。此类族徽数量亦是较多的。(四)在商至西周早期铭文中,整篇铭文仅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即:主语+谓语+宾语,这个单句的主语即是族徽,如集成05148、05025、02250、01814、05197 等。此类铭文之主语应属私名之类,殷周金文之私名并不都是族徽,详见前文所述。进入西周社会以后,族徽在社会上已不再盛行,特别是到西周中、晚期,族徽已很少出现,但并不是说,此时的方国族氏已不再分化。“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3周公、召公等子孙均

8、有封建,而召公一系亦有以“大保”为族徽者。单以郑国而言,穆公之子有子良、子国、子游、子驷、子罕、子印、子孔、子丰、子羽等,穆公之族又以人名分化为良氏、国氏、游氏、驷氏、罕氏、印氏、孔氏、丰氏、羽氏等。这种分化至春秋战国时期仍然存在。林沄所谓“族徽”源于人名,只不过,至西周中晚期,族徽这种形式已不再是社会时尚,铭文中也就很少见到族徽了。如图 5。(五)在商至西周早期铭文中,整篇铭文仅是一个完整的单句(主语+谓语+宾语),且这个单句的主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组成,即:主语(名词+名词+名词)+谓语+宾语。这个句子主语中,前面的名词即是族徽,后面的名词则是私名(族长名)。此类族徽如:集成03645

9、、06481、05278、00688、02245 等。如图 6。(六)整篇铭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句组成,族徽在行文中间,且与前后文意相贯联,是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这个主语或宾语是“名词+名词”形式,前面的名词起定语作用,是族徽,后面的名词便是私名,如:集成05965、05401、09100 等。此类族徽如在其他铭文中不曾出现,则不易被发现。从本质上说,此类族徽不能确切地称为族徽,它们在句子中仅是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定语),应是族名或地名。如集成05397 铭文中的“灷()”即是族徽,但在此铭文中则为地名,作定语,亦如近出0339。如图 7。两个或两个以上族徽相缀联的所谓

10、“复合氏名”型族徽,亦可适用上述方法判定。这里不再赘述。二、特殊类型族徽的形式在一篇铭文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族徽同时出现,其形式比较特殊,或前后联属或上下缀联或盖、器分铸(刻)而异文等,此种形式的族徽我们称为特殊类型族徽,此类铭文我们则称为特殊类型族徽铭文。其形式主要有以下诸形:(一)在一个组成族徽文字(图画)的内部铸造(刻)其他族徽文字(图画),或者再加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句,如:集成01859、03713、02725 等。上例铭文之“弓”“亞”亦是族徽的组成部分。此类铭文以“亞”字内铸(刻)上述族徽或铭文为多。如图 8。(二)同一器之盖铭、器铭上的族徽不同或略异。此类族徽在殷周金文中不多

11、见,但部分铭文易产生误导倾向,应加以注意。此类族徽如 05011、06430、11114、09794 等。如图 9。(三)在同一器铭文中,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族徽,且分别在铭文的起始与结尾处。此类铭文如:集成02111、05360 等。如图 10。(四)同一器铭文之盖铭、器铭行款不一致,通过互比可以发现,此类铭文内容大多是记述对父母合祭的,即记述铜器是为父母合祭而作的。通过此类铭文可以发现,后人对男女先祖合祭铸(刻)铭是形成诸多所谓“复合氏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铜器铭文不多,如集成05172 等。如图 11。以上四类即是目前所见到的特殊类型族徽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四类殷周金文族徽铭文占全部金文总数的份额不多,但由于其表现形式特殊,这就为探索族徽的实际内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注释:1或认为独立于整篇铭文之外。2判断殷周金文族徽的最基本方法列于前;以目前所见殷周金文族徽类型的数量多少,依次列于后。3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卷二十七M4乍兄癸卣(集成05397),此铭文为宋摹本,出自嘨堂集古录,考古图谓“得于鄴”。族徽“”与“”字形为同字异形,但在其他器中不见,疑摹误。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约稿、责编:秦金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