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29438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措施论文 一、教师心理问题有多严重?近年来,报刊杂志登载了一系列发生在校园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许多孩子仅仅因为一点点轻微的过失,就遭受到恶劣而又残暴的惩罚,罚”吃苍蝇”者有之,强迫学生互打耳光者有之,往学生脸上刺字者有之,剪断幼儿手指者有之,用火钳烫伤学生者有之,当众扒掉学生裤子者有之.一件件,一桩桩,无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在我们学校,老师中虽然没有出现相类似的严重违背师德的现象,但老师中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失落心理、神经衰弱、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还是时有出现的。下面摘录几段教师写给心理辅导中心求助信的部分内容:1、 “我是一名教师,从教十几年

2、来成绩还不错,各种奖励证书也有七八个,还发表过若干篇论文,领导和同事对我的评价都很好。可是最近我好像出了问题。虽然我平时讲课挥洒自如,幽默风趣,可一遇到上大课的时候,一看到有其他教师、特别是有学校领导在场听课时,我就感到恐惧万分。有时甚至从头天晚上便开始感到不安,似乎觉得什么都不对劲了,虽然手里拿着教案,可我已经什么都看不进去了” 2、 “我最近工作不带劲,备课、上课都是有气无力的,总感觉有一种被掏空了般的疲惫,无法像以前一样以饱满的热情向学生付出关心和爱了。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一想到有一整天的工作要做,就感觉好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不只是身累,心也累。我力图改善目前的工作困境,却始终未能如

3、愿,只好选择暂时出走” 3、 “干教师工作已 15 年了,最近几个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最爱和学生们呆在一起,可最近总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学生们凑在一起说话,我听见就心情烦躁,总想躲得远远的。在办公室里,原本我爱说爱笑,可最近总不愿主动与同事聊天讲话,每天就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希望谁都不要来打扰自己” 4、 “走上教师岗位之后,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来不得半点马虎。我对自己一向要求严格,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变得脆弱、多虑,有时甚至无端地多疑,思维方式也似乎出了偏差。常常是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做,我便事先虚拟出许多后果。上课铃一响,我便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糊里糊涂地进

4、错教室;接着担心自己上课时会不会因为紧张而在讲台上卡了壳;更担心自己会不会在分析例题时把解题步骤说颠倒了总之,许许多多莫名的担心使我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5、 “我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丈夫和我经常吵架,家里常常硝烟弥漫 ,我的心情也总是多云见阴 。我这人很好面子 ,家里的事不愿让学校的同事知道,平时在办公室与老师们相处时我总是和颜悦色。由于心中的烦恼无处发泄,我有时便不由自主地拿学生撒气。在教室里我经常板着脸,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是出了错,我借机连训斥带挖苦。我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

5、人群心理问题的比率在左右。然而,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数据或许是枯燥的,但数据往往又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1、前年,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采用国际公认的 SCL-90 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相当部分教师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 2、据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达 48,其中 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程度较为严重。3、广州市天河区在去年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SCL-90)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

6、: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还显示,%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4、杭州市教科所几年前对市区所学校的近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有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的教师和班主任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非班主任教师。 5、北京市对五百余名中小学老师的调查显示,近百分之六十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百分之七十的教师有时忍

7、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二、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平常生活中,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统称为心理问题。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或心理异常现象,叫做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心理问题的一种。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其他躯体表现。2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3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4、嫉妒心理。表现为

8、自己认为跟自己“差不多”的人超过了自己,而习惯地产生某种不满的情绪。这种心胸狭隘的常见病,是人际关系中的不安定因素,它产生出许多矛盾和磨擦,影响团结协作,给别人带来损害,使集体力量内耗,也给自己制造烦恼和困忧。其实,教师育人的工作是学校集体的劳动成果,任何一位学生的成长都不是某一位教师单独工作的结果,教师集体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尤其在教育目标和工作步调上的一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十分尊重同学们的劳动,珍惜学校集体共同取得的成绩。同时,应该如实地看到老师们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其他条件的差别性,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明白自己不可能事事都胜过别人,也不会事事都不如别人。放宽

9、胸怀、扩大视野,防止自我认识失当,是防止和清除嫉妒心理的重要条件。5、失落心理。是在自己的工作不被重视,或工作成绩平平而未能引起领导注意而产生被冷落的苦闷心情。这种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如不及时克服,会使人消沉、颓唐而暮气沉沉。6、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态度上的变化。在认识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可言,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工作岗位;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波动很大,会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在意向方面,疏于工作,无心投入。行为上的变化,对工作敷衍

10、了事、应付差使、得过且过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行动无常等。三、教师心理问题分析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而教师又是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之一。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工作压力比较大。教师时刻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随着班级人数的膨胀,加上过多的考试压力与授课数量,教师工作负荷大。除了应付学生之外,学校还有一大堆其他事务等着教师去做。从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管学生“四面出击”,现在加上开会、课改培训、教学论文、质量评比,变成了“八面受敌”,俨然成了“事务型”教师。 其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

11、和精力来照顾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甚至是不理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怀疑,常常有种“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失落感。 第三,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教师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收入状况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在各地,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事件时有发生。而那些在普通学校工作的教师,辛苦程度不比重点学校轻,甚至更操心,可是却很难看到成绩,职称等问题更难解决,在不公平感控制之下也更易引发心理失衡。 第四、社会日趋功利性,师生关系日渐淡薄。教师要加倍用心于教学以获得较高心理报偿得

12、到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而学生却认为我缴了高额的学费你教师理应高度负责,认真教学,这就出现了师生之间认识的偏差;另外,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个个望子成龙,孩子在学校发生一些偶发事件,家长常常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向教师问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也要归罪于教师。如:李海燕、金亨布等。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热爱生活,热爱教育工作,在教育和教学中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积极奋进。反之,就会对生

13、活和工作缺乏热情和干劲,精神疲沓,办事敷衍拖拉,得过且过。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次,有利于教书育人。教育和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下进行的集体认识活动过程,需要师生双方都具备昂扬振奋的精神,而学生的情绪又需要由教师来激发和调动。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有助于形成和谐、合作、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信服老师的人格,学习和模仿老师的言行。例:许国华。第三、有利于促进教师身体的健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

14、其物质基础,身体健康,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乐观向上,工作起来精力充沛,信心十足;反之,身有疾病或有生理缺陷,使人产生抑郁、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身体健康,对提高身体素质起积极的作用。一个人精神愉快、心胸开朗、温和宽厚、善于合群,就会能够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使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反之,长期抑郁寡欢,焦虑烦躁,疑心重重,忧心忡忡,就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何况,心理素质良好,还是人脑功能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俗话说:心宽体阔。这也说明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人生的实践充分证明: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折的因

15、素就是心理不健康。五、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素质指的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产生都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个体有健康的心理,且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心理素质也越好。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兴趣、活动广泛心理健康的人大多能主动、直接从事各种活动,具有广泛的活动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某些事或工作。一个人参与的活动越多,他的心理越健康。、有较强的责任心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意识到个人对自己、对社会所负的责任,而且能在言行中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个人及

16、社会责任心越强,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越大,其心理越健康。、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融洽心理健康的人对他人、对社会能表现出同情、亲密和爱,而不是对立、对抗敌视和仇视。他们本人能与人交往,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别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反面的态度。在一个集体中,他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和集体休戚相关,安危与共,他们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而为集体和他们谋求幸福。、情绪上有安全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对挫折、恐惧和不安全、意外等有相当高的忍耐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坚定、果断、自制和耐心的顽强意志。如果教师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优柔寡断、遇事慌乱、感情用事、烦躁不安的不良现象,会破坏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有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受现实生活的挑战,不仅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且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通过工作和学习中的一次次成功来满足应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