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289596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再学浙江经验再学浙江经验 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江西崛起宣讲人:孙菊生(省统计局副局长)宣讲人:孙菊生(省统计局副局长)一、为什么说江西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为什么说江西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1 1、数字解读:,江西崛起态势初步显现、数字解读:,江西崛起态势初步显现(1)综合实力有了质的提高综合实力有了质的提高“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1.6%,比计划目标高 3.6 个百分点,比“九五”高 2.3 个百分点。2005 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 4056.8 亿元,比计划目标超额 1056.8亿元,提前 1 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翻番;人均生产总值 944

2、0 元,突破 1000美元大关;2006 年,全省生产总值 4619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2.3%;其中,一产786 亿元,增长 6.5%,二产 2319 亿元,增长 16.3%,三产 1514 亿元,增长 9.9%;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1 万元“十五”时期,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19.9%,比计划目标高 9.9 个百分点,比“九五”高 9.6 个百分点。2005 年,全省财政总收入达到 425.7 亿元,比计划目标超额150.7 亿元,提前 2 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比 2000 年增长 1.5 倍。2006 年,财政总收入 518.1 亿元,增长 21.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3、 1 万元,人均财政收入超过 1000 元。(2 2)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转变2004 年规模以上工业在 2001 年基础上实现“三年翻番” ;2005 年工业增速首次跻身全国前五位,跃居中部六省首位;2006 年,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89 亿元是 2000 年的 4 倍。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从无到有,涌现了江铜和新钢、江铃等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 200 亿元和 100 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工业园区迅速崛起,94 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成为我省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35 家工业园区纳税亿元以上。2006 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

4、增加值 766 亿元。六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 703.5 亿元。出口加工区实现零的突破,九江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并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南昌出 9 加工区获得国家批准。电子口岸建设深入推进,海铁联运规模不断扩大,检验检疫水2平提高,通关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 2004 年首次实现了由三二一向二三一的转变。2006 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7:50.2:32.8,二产比重较长 2005 年又提高了 2.9 个百分点。感言:长期以来,工业是江西的“短腿” 。工业化水平不高,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谈起农业大半天,谈起工业一支烟”的状况,通过六年多的超常规发展,已得到彻底扭

5、转,工业主导地位的形成,真正让江西经济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江西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江西制造”变成“江西创造” 。(3 3)投资增长强劲,发展后劲十足)投资增长强劲,发展后劲十足“十五”时期,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 7077.3 亿元,是“九五”时期的 3.2倍;年均增长 33.5%。2005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292.5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3.2 倍,比计划目标超额 1372.5 亿元,提前 3 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十五”时期,全省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 140 项,投资规模从 2000 年的 74.5 亿元扩大到 200

6、5 年的 246.9 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 824.0 亿元,是“九五”时期的 2.6 倍。2005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1559 公里,居全国前列,比 2000 年末增加 1138 公里,提前 15 个月完成“十五”新增 1000 公里高速公里的目标,所有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南昌到各设区市道路均实现了高速化,“天”字形高速公路框架基本形成,形成了省内“4 小时经济圈”和省际“8 小时经济圈”。十五其间,开通了昌北国际机场。截止到场 2006 年底,杭瑞公路赣皖界婺源景德镇、宁樟公路白沙关婺源、南昌西外环等 3 条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1770 公里;完成国

7、省道改造 800 公里;硬化农村公路 10000 公里。此外,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全面完成,井冈山铁路顺利建成,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已经奠基。(4 4)大开放战略硕果累累,江西极力追赶全球化浪潮)大开放战略硕果累累,江西极力追赶全球化浪潮“十五”时期,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 75.7 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4.2 倍,年均增长 60.5%。2005 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 24.2 亿美元,比 2000 年增长 9.7 倍,总量已连续 3 年居中部第一,全国前 10 位。2006 年,实际利用外资 28.07 亿美元 总量继续居中部六省

8、之首。3全省引进境外有世界 500 强投资背景的项目已达到 21 个;微软、中兴通讯等国际国内著名高技术企业纷纷投资落户江西。 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来赣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 57 个,我省与 178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2 2、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 崛起的指针崛起的指针回眸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 6 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创新发展思路,谋划崛起方略,放眼世界辟新路,在江西发展史上写下了灿烂篇章。大开放让江西人走出长期以来小农经济的阴影,拥有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世界眼光,敞开全球一体化的广阔胸襟,承接八面来风。我们对省情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扬优成势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9、从建设从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到到“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六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让江西的后发优势得以尽情彰显六年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让江西的后发优势得以尽情彰显,正是大开放,让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江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放才有机遇,开放才有比较、有竞争,才能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1 1)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大开放为主战略2001 年 8 月 3 日至 5 日,江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江西发展新路的基本框架,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大开放为主战略

10、、以工业化为核心” ,同时明确了江西的发展定位: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当年 12 月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完整而系统地提出了江西的发展战略:今后 5 年乃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工业现代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江西发展相对滞后的症结在哪里?什么是阻碍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工业的落后,资金的缺乏。 “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

11、主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抓住了我省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找准了快速前行的通途,在实践中因凸显了江西的比较优势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总额实现 3 年翻番,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省发展的主导动力。工业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成就,为江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 2)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赣鄱大地山川秀丽、人文荟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很久以来,人们习惯地称江西人为“老表” 。一声“老表” ,道出了江西人的淳朴、忠厚和善良,但也让人感受到了差距和压力:曾经创造了令江西引以为豪的农耕文化,长期以来

12、成为束缚我们前行的无形枷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江西人赋予了新的注解:“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 。由此,以这 16 个字为主题的“塑造江西人新形象”活动在红土地上蓬勃展开, “重塑江西人新形象”与“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联系在一起,吹响了江西在新世纪新阶段加速前进的号角。每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打开了江西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求发展、思创业的热情。江西人的形象变了,观念变了,一度成为因循守旧代名词的“老表”形象离我们渐行渐远:冲破狭隘封闭、目光短浅的小农意识,破除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落后观念,杜绝不讲信誉、不守信用的不良现象,摒弃浮躁、

13、等待、埋怨的心态,全省上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以新形象促江西崛起,在崛起中塑造江西人新形象,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干事业,开拓创新谋发展,踏浪前行的江西人正展现出锐意进取、蓬勃向上、开明开放的崭新时代风貌。如今在江西,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的观念,不等不靠、求新思变的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正是这种共识,让南昌有了描绘一江两岸新城的飞跃,让赣州有了建设“十大体系”的雄心,让九江有了发展“大旅游”的宏图,让新余有了决战工业 500 亿的壮志,让江铜有了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强的豪情,让新钢有了将实现销售收入 100 亿元化为

14、现实的气魄。过去的六年,江西更有一种现象令人兴奋,即初步形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和“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等一系列新理念。由此,进一步发挥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活了全社会的创业细胞,使江西大地创业大潮奔涌,形成了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生动局面。各地创业者大显身手吉安人把红色旅游之歌越唱越响,鹰潭人把各式眼镜销到了五湖四海;资溪人把 7000 多家面包店开到了全国各地,安义人把塑钢生意做到了天南海北;高安人把运输业越做越大,湘东人把工业陶瓷5产业越做越强,一大批创业先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3 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

15、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 “宁愿 GDP 少增长两个点,也不要引进严重污染的项目”等方针和举措,使江西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局面,值得每一个江西人为之自豪: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眼前的这片山川依旧秀美,我们头顶的这片天空依旧湛蓝,我们呼吸的这片空气依旧清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一响亮口号,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科学发展理念,体现了既为当代人们造福又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执政为民思想。它让全省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学会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如何把握昨天、今天和明天。二,江西为什么要再学浙江经验二,江西为什么要再学浙江经验

16、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崛起,都要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中寻求富强之道。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在正确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不断完善符合江西省情的发展路子,把坚持博采众长、虚心学习借鉴各兄弟省市发展经验,作为加快发展、实现江西崛起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从 2001 年起,省委省政府先后 10 次组织大型学习考察团,赴广东、上海、江苏、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安徽、河南等兄弟省市学习考察,亲身体验兄弟省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直接感受兄弟省市快速发展的逼人态势,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2002 年,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随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学习浙江经验,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作出了“学习浙江经验” 、 “发展民营经济” 、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江西省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学习浙江经验的省份。六年间,赣鄱大地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学习浙江经验”六个大字,它向我们昭示着: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学习” ,也不是平常意义上的“学习” ,而是对江西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