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286231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__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 Immunity:即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我与非我抗原,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防御机制。2、 Immunity defense:即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 机体可 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 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3、 Immunity surveillance:即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 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4、 Immunity home

2、ostasis:即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 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 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5、 Immunity response:即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可分为固有免疫应答 和适应性免疫应答。6、 Central immune organ:即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 骨髓及鸟类的法氏囊。7、 Peripheral immune organ:即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

3、产生免疫 应答的场所,可分为淋巴结、脾及黏膜免疫系统。8、 Lymphocyte homing:即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 后,可分布在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中特定区域的过程。9、 Lymphocyte recirculation:即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之间反 复循环的过程。10、Antigen:即抗原,是指能与 TCR/BCR 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或: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且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物质。1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够刺激免疫细胞,使之活化、

4、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分子 和细胞(抗体或致敏 T 细胞)的性能。12、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 T 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 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性能。13、Hapten:即半抗原,是指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 为完全抗原。14、Epitope:即表位,是抗原表面决定其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免疫原引起免疫应答以及与抗 体产生特异性反应的基本结构单位,即与 TCR/BCR 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15、Affinity:即亲和力,是指抗体分子单一抗原结合部位与一个相应抗原表位之间的互补结合的 强度。16、载体效

5、应:初次与再次免疫时,只有使半抗原结合在同一种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原的再次 免疫应答的现象。17、异嗜性抗原:指在不同种属的动物、微生物和人之间存在的抗原。18、Cross-reaction:即交叉反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和所有带有此决 定簇的共同抗原起反应。19、TD-Ag 胸腺依赖性抗原:依赖 Th 细胞辅佐,才能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的一类抗原。20、TIAg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无需依赖 Th 细胞辅佐,即可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的一类抗原。21、SAg:即超抗原,是指能与多数 T 细胞结合,只需极少剂量即可诱导最大免疫效应的抗原。22、Adjuvent:即佐剂,

6、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 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23、Ig:即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膜型和分泌型。24、Antibody:即抗体,是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 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25、Ig 可变区(V 区):是指在 Ig 多肽链氨基端(N 端),L 链 1/2 与 H 链 1/4 区域内,氨基酸的种 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的区域。26、Ig 恒定区(C 区):是指在 Ig 多肽链羧基端(C 端) ,L 链 1/2 与 H 链 3/4 区域内

7、,氨基酸的种 类、排列顺序与构型相对稳定的区域。27、Ig 高变区(HVR):是指在 Ig 分子 VL 和 VH 内,某些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的 区域。28、Ig 互补决定区(CDR):是指在 Ig 分子中抗体与抗原决定簇结合的位置,也是抗原分子的独特决 定簇的主要存在部位。29、Fab: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 Fab 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 VH 和 CH1 功能区构成,可以与 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30、Fc: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 IgG 的 CH2 和 CH3 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 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31、调理作用:是指抗体特别是 IgG1

8、和 IgG3 的 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上的 IgG 的 Fc 段受 体结合,然后其 Fab 段与相应的抗原(如细菌)结合,促进巨嗜细胞对细菌的吞噬。32、ADCC:即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具有细胞毒效应的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中性 粒细胞和 NK 细胞)通过其表达的 Fc 段受体识别包被于靶细胞表面抗原上抗体的 Fc 段,使效应细胞与靶 细胞密切接触,利于效应细胞分泌的穿孔素和颗粒酶等直接杀死靶细胞或通过 NK 细胞介导的 Fas/FasLogical 途径杀死靶细胞。33、McAb:即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 B 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 的特异性抗

9、体。34、Complement:即补体,是指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 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35、经典激活途径:是指以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刺激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 C1、C4、C2、C3、C5C9 顺序发生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 体活化途径。 36、旁路激活途径:是指不经 C1、C4、C2 活化,而是在 B 因子、D 因子和 P 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 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 径。37、MBL 途径: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 C 反

10、应蛋白。MBL 与细菌表面的 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 MASP,MASP 继而水解 C4 和 C2 启动后序的酶促连锁反应, 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38、MAC:即膜攻击复合物,由补体系统的 C5b C9 组成。该复合物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 造成细胞溶解死亡。39、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免 疫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40、多基因性:是指同一个体中 HLA 复合体基因座位数量和结构多样性。41、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MHC

11、 的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指群体中不同 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 42、单元型:是指紧密连锁在一条染色体上的 MHC 各位点基因组合。43、连锁不平衡:是指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上的,同时出现在同一染色体上的概率高于 随机出现的频率。44、Cytokin:即细胞因子,由体内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高效的、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或多肽的统 称。45、CSF:即集落刺激因子,是选择性刺激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某一细胞谱系的细胞因子的统称。46、Chemokine:即趋化因子,是吸引白细胞向一定方向移行,也可刺激白 细胞活化的小分子蛋白。47、人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人血细胞在分化、发育不同阶段及细

12、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 表面标记分子。48、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不同实验室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一个 分化群。49、CAM:即细胞黏附因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膜表 面糖蛋白。50、BCR:即 B 细胞抗原受体,是镶嵌在 B 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mIg), 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 应的抗原分子。BCR 通常与 Ig、Ig 结合,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 B 细胞表面。 成熟 B 细胞可以同时 表达 mIgM 和 mIgD。51、B1 细胞: 又称 CD5+B 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膜表面只表达 mIgM 而不表达 mIgD

13、; 产生抗体不 依赖 T 细胞,无免疫记忆;对 TI 抗原应答, 产生的抗体类别为低亲和性 IgM。 52、B2 细胞: 为 CD5-B 细胞, 其主要特征是: 膜表面同时表达 mIgM 和 mIgD; 产生抗体依赖 T 细 胞,有免疫记忆; 对 TD 抗原应答, 产生 IgG 和 IgM 等类型抗体。 53、浆细胞: 是 B 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剌激后, 在 IL-2、4、5、6 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 的终未细胞,可合成分泌抗体。 54、阳性选择:凡能与自身 MHC 分子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双阳性 T 细胞能存活,反之凋亡的过程。其意义在于使 T 细胞获得抗原识别的 MHC 限制性。55、

14、阴性选择:凡能与自身抗原发生高亲和力结合的单阳性 T 细胞凋亡,反之存活的过程。其意义 在于在于使 T 细胞获得自身免疫耐受特性。56、TCR:即 T 细胞抗原受体,是 T 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 分子的分子结构,通常与 CD3 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 T 细胞表面。大多数 T 细胞的 TCR 由 和 肽链组成,少数 T 细胞的 TCR 由 和 肽链组成。57、CTL:即杀伤性 T 细胞,表达 CD8 分子,识别抗原受 MHC I 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 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58、初始 T 细胞:是指未受抗原刺激的表达 CD45RA 的

15、 T 细胞,其 TCR 结构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59、记忆 T 细胞:是一群在抗原驱动下发生寡克隆扩增,TCR 结构相对均一并具有识别抗原特异性的 T 细胞群体,参与增强的再次免疫应答,表达 CD45RO 分子。 60、抗原递呈:是指抗原递呈细胞将蛋白质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并与 MHC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成抗 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将其展示于细胞表面供 T 细胞识别的过程。61、APC:即抗原提呈细胞,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 巴细胞(T 细胞)的一类细胞。 62、外源性抗原:即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菌或细胞等,由抗原递呈细胞内加工,由 MHC分

16、子递呈。63、内源性抗原:即由细胞内合成的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 蛋白,由有核细胞内加工,由 MHC分子递呈。64、Innate immunity:即固有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 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 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65、PRR:即模式识别受体,是指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 能够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66、PAMP:即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RR 识别结合的配体,是病原体及其产物所共有的、某些高度保守 的特定分子结构。67、Adoptive immunity:即适应性免疫应答,是免疫细胞因对抗原的特异识别而活化、增殖、 分化, 形成效应细胞,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68、MHC 限制性:是指 T 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提呈细胞所提呈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 与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 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