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285690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淮北地区棉铃虫防治分析论文 关键词:棉铃虫;发生;防治;淮北地区棉铃虫是杂食性蛀果类害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重发在棉花生长中后期,以幼虫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主要蛀食棉花的花蕾、花及果实,也为害嫩叶、嫩茎、青铃等部位,受害棉蕾苞叶张开变黄,蕾下部有蛀孔,蕾外有粒状粪便;被害棉铃部位易形成僵瓣,造成蕾、花、铃等大量脱落和烂铃;未受害的部位呈水渍状,花蕾、花铃被害后会脱落,青铃被害则造成病菌污染而导致烂铃。棉铃虫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玉米、高粱、番茄、芝麻、菜豆、烟草、花生等多种农作物。1 发生规律棉铃虫属喜温喜湿性害虫,发育适宜温度在2527左右,相对湿度在 75%9

2、0%,在江苏 1 年发生45 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第 2 年春天羽化为成虫。68 月偏旱年份有利棉铃虫生长,遇连续阴雨,土壤水分饱和,初孵幼虫成活率低,蛹会大量死亡。淮北一熟制棉区通常第 2、3 代发生较重。第 1 代越冬成虫始见于 4 月下旬,第 2 代发生在 7 月中旬,第 3 代发生在 7 月底至 8 月中旬。一般情况第 1 代棉铃虫不为害棉花,而为害小麦和其他早春作物。成虫产卵为散产,2 代多产于上部嫩叶正面,少数产于叶背面。它对寄主有很明显的选择性,在玉米与棉花间作的棉田,喜在玉米上产卵;在各种嗜食寄主之间,则有追逐花蕾期产卵的习性。据调查,秋播推行少、免耕技术后,粮棉混作地区复种

3、指数高,食料丰富,有利于棉铃虫的繁殖;干旱地区灌水或肥水条件好、长势旺盛的棉田,特别是前作为麦田或绿肥的棉田及玉米与棉花相邻的棉田有利于棉铃虫越冬。2 生活习性成虫白天躲在寄主叶背面及花冠处不动,在夜间活动、交配和产卵,飞翔力较强。每头雌蛾可产卵 6001000粒,卵多产在棉花顶心和上部边心的嫩叶;嫩蕾及铃的苞叶上。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嫩叶;2 龄幼虫开始蛀入嫩蕾中为害花蕊及顶尖和嫩叶;34 龄幼虫食量小,以为害幼铃为主,56 龄进入暴食期,多咬食青铃、大蕾或花朵,为害青铃的从基部蛀食,蛀孔大,孔外虫粪粒大且多。1 条幼虫一般能为害 69 个蕾、铃。成虫寿命 718d,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幼虫有假死

4、性和自残性,老熟幼虫喜欢钻入410cm 土表层筑土作蛀化蛹。3 防治方法在搞好健株控害栽培管理基础上,利用“准确测报、综合治理、压低虫源、科学施药”的防治策略,采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诱杀成虫与科学施药灭虫卵相结合的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病区调种,选用轻感、耐性相对较强或抗虫棉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田间棉铃虫发病率的 20%30%。农业防治适时播种,重发病田块因地制宜地适期晚播,减少病菌侵染的条件。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与禾本科作物尤其是水稻轮作,使植物得到适当的单株营养面积和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集中清除并烧毁剔除的棉苗和残体,减少田中菌源,能明显减轻病害,

5、增强棉株抗病力。实行水旱轮作,种子消毒、清洁田园等综合措施,正确合理、适时适量运筹肥水、农药,特别是氮肥的使用,做好化控工作。中耕除草、间苗整枝、对低洼田块进行改造、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等措施,对恶化病虫生存条件和减少菌源、虫源都有一定作用。根据棉铃虫入土化蛹一般在土壤内 510cm 内越冬的特点,秋翻冬灌、开春铲埂除蛹,可以风化土壤,破坏蛹室,致使棉田内绝大多数越冬蛹死亡,消灭越冬蛹。采摘卵块由于棉铃虫大部分都在棉株的花铃中,因而在虫卵盛发始期要仔细检查棉花叶片顶心和上部边心的嫩叶、嫩蕾、群尖,结合田间打杈整枝,人工按行逐棵检查,发现卵块立即将卵块抹掉,及时摘除败花,要求 23d 摘 1 次,连

6、续 35d 作业,注意摘除的残枝、败叶、卵块等要带出田外集中处理。78 月结合根外追肥,往棉株上喷 1过磷酸钙液,能有效减少棉田有效产卵量,减轻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捕杀幼虫、诱杀成虫初龄幼虫集中为害时,利用早晚时间和阴天人工捉杀,及时采摘受害部分叶片、枝梗、花蕾,将摘除的顶心,打掉的无效花、蕾等及时带出田外集中消灭,可明显减少田间卵和初孵幼虫的存量。在棉田内种植诱集作物玉米、高粱、胡萝卜等,使其抽雄期与 3 代成虫发生期相吻合,诱集成虫在玉米、高粱等作物上产卵,控制棉铃虫的大发生。2、3 代成虫盛发期运用杨树枝把诱杀成虫,一般用150195 把hm2。在棉铃虫大发生时用高压汞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

7、、趋化性进行捕杀、诱杀,可减少棉田落卵40%50%以上。还可以用性诱剂在成虫发生前 23d 捕杀。药剂杀卵灭幼虫由于棉铃虫发生量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各地应定期进行田间调查,掌握好虫情动态。用药要掌握最佳用药时间和正确的施药部位及合理的施药方法。淮北地区棉铃虫产卵高峰期一般在 8 月 2025 日,盛末期在 8 月 30 日前后。应掌握在棉铃虫产卵高峰到孵化盛期、当日百株卵量 2 代达 50 粒、3 代达 30 粒、4 代达 40粒时及时施药。常用的药剂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氟氰菊酯、%多杀菌等,对水喷雾,药液量不低于1050kg/hm2。施药时做到喷洒均匀,雾滴细,液量足,对准棉枯顶心、嫩头、嫩叶、幼蕾、幼铃部位重点打透。药剂须交替使用,施药时间选择上午 10 时以前、下午 4 时以后,避开中午高温施药,以防止出现农药中毒。若喷药后防效差或喷后 2h 内遇雨应隔 57d 及时补喷。摘要: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种植制度、施肥水平、气候因素等影响,大田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棉铃虫有不程度的发生,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对淮北地区棉铃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防治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