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ZJ****2 文档编号:4223175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小学美术第十二册第十二册美术美术教案教案六年级六年级 下册下册学校学校 教师教师 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1 -全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 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 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 14 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 6 个学习领域。一、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了解现代设计的特点。学习色彩基础知识,掌

2、握色彩的明度与色相对比。学习设计基 础知识,了解设计要素,能设计出精美的火花、贺卡和书籍作品。学习平面构成渐变知识, 抓住形或色有规律的变化,掌握渐变原理,画出形或色的作品。 掌握色彩的明度、色相对比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与绘画中。学习掌握设计基础知识, 了解设计要素设计贺卡或其他作品。掌握渐变原理,抓住形或色的规律变化,画出渐变作 品。了解中国建筑历史成就,了解中国历史画,提高欣赏能力,激发爱国热情。二、教学总目标二、教学总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 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 望。2、

3、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 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 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理、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对美术的要求有所不同, 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他们更多地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 行的“动漫” ,对此进行大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显得成熟,线条也十

4、分流畅,但画风呆板, 表现欲下降,缺少童趣。但他们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 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 这学期是他们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 出地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平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 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他们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 设计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 含量的创造能力。四、教学措施:四、教学措施: 1、跟班主任联系配合,端正学生对美术课的态度和认识。 2、深入钻研教材,制作

5、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和现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2 -代教育即使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几位学生,找出学习不好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决。推荐成绩优秀 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4、利用作业展评,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增强竞争意识。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五、全册教学进度五、全册教学进度第一周 明与暗 第二周 寻找美的踪迹第三周 泥浮雕第四周 画扇面第五周 我设计的服装第六周 图文

6、并茂第七周 奇思妙想第八周 世界奥林匹克日第九周 二十年后的学校 第十周 我们即将毕业第十一周 电脑美术第十二周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3 -第第 1 1 课课 明与暗明与暗领域:领域: 造型表现 课时: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7、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射灯、静物台、投影仪、范画两幅、铅画纸一张(4k) 、 铅笔、美工刀。 8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 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 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 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

8、明暗怎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 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一)观察

9、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 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4 -(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 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 面) ,灰面(即侧面受光面) ,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 ,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 ,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 (课件演示)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

10、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 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 (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二)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 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 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

11、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 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

12、体的明暗, 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课后记:课后记: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 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 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5 -第第 2 2 课课 寻找美的踪迹寻找美的踪迹领域:领域: 造型表现 综合探索 课时: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

13、美、体会美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肌理的美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课件内容: 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4、肌理图片的欣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14、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 表现出不同的美)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 ”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 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美术教案六年级 下册- 6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

15、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 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 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

16、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学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 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课后记:课后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这节课就是用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