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230728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候资源的特点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资源有以下特点: (1)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青海境内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于每平方厘米 605 千焦,柴达木盆地 高于每平方厘米 700 千焦。年日照时数在 2,500 小时以上,柴达木盆达到 3,500 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 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 (2)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青海境内年平均气温在5.78.5之间,年平均气温在 O以下的 祁连山区、青南高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 23 以上,较暖的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在 68左右。 全省各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5.320之间;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

2、75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全年冷期 虽较长,但冬天不太寒冷。 (3)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OO 毫米以下。东部达坂山和拉脊山两侧以及东 南部的久治、班玛、囊谦一带超过 60O 毫米,其中久治最多,为 772.8 毫米。柴达木盆地少于 1OO 毫米,盆地 西北部少于 20 毫米,其中冷湖只有 16.9 毫米。 (4)雨热同期。青海属季风气候区,其固有的特点之一就是雨热同期。青海大部分地区 5 月中旬以后进入 雨季,至 9 月中旬前后雨季结束,持续 4 个月左右。这期间正是月平均气温5的持续时期。年内气温较高时 期,也是雨水相对丰沛时期,这无疑对农作物及牧草的生长发育有利

3、。 (5)气象灾害多,危害较大。青海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其中:干旱频 繁且严重,受害面积大,尤其是春旱,不管农区或牧区出现频率均较高,有“十年九旱”之说;降雹次数多, 持续时间长,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重;霜冻、尤其是山区早霜冻,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广大牧区的 雪灾和大风雪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二)气候资源的分布 气候资源与国民经济及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尤为 密切,它直接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成败。一个地区气候条件的好坏、不仅要看光、热、水资源的数量是否适宜, 更重要还要看光、热、水三者的组合、分布是否协调。 1.热量资源的

4、分布 热量资源的分布,一般用气温的高 低和各界限温度期间积温的多少来表征。 (1)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因受地形影响,其总的分布趋势是南 北低,中间高。低温区有:南部青南高原的中、西部,大部分地区低于-3,其中玛多、清水河、五道梁、沱 沱河等地在4以下,五道梁低达-5.7;北部祁连山区的中、西段,其值在-2-3以下,哈拉湖东侧低 于-5.6。相对高温区分布在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和西部的柴达木盆地。前者高于 5,循化可达 8.5;后者 高于 3,察尔汗可达 5.1。另外,青南高原南部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相对较高,在 2以上,其中,囊谦 为 3.9。7 月是全国各地年

5、内最暖的月份,其月平均气温的分布趋势与平均气温相似,只在量值上高了许多, 各地月值在 520之间。30以上的最高气温仅在东部湟、黄谷地和西部柴达木盆地出现,其中察尔汗达 35.5。1 月是全省各地年内最冷的月份,其月平均气温在-18-6之间,地域分布趋势与年平均气温相 似。最低值在祁连山地中、西段及青南高原中、西部、均在-14以下。其中,托勒为-18.1,五道梁为-17。 低于-40的极端最低气温只出现在青南高原中、西部、其中以玛多为最低,达-48.1。 (2)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青海省由于地处高原、太阳辐射强,白天地面受热强烈,近地层气温变化 趋于极端,因而气温日较差大是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气

6、候资源的一大特点。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部地区在 14以 上,柴达木盆地北部、托勒河、八宝河、黑河谷地在 16以上。其中: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在 17以上,冷湖 达 17.8,是全省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东部河、湟流域及青海湖周围地区在 14以下,江西沟为 11.5,是全省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方。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气候较明显的地区,年 内气温变化应该比较剧烈,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纬度的影响,使年 内气温变化有所减缓,年振幅相对较小,大部分地区在 26以下,其中班玛和囊谦均在 20以下,较中国相近 纬度的华东、华中、华北地区都小,部分地区如

7、柴达木盆地区的半荒漠景观,多晴朗无云天气,太阳辐射强烈, 降水量极小,地表非常干燥,夏季温度较高,冬季温度又较低,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大,大部分都 28以上,盆 地中、西部超过 30。 (3)各界限温度期间的积温。青海省农牧业生产的中界限温度是:0,土壤解冻,牧草开始萌动,多种作物开始播种,农耕期开始;3,表示多年生牧草返青,牧草生长季开始;5,表示多数树木开始生长,一 般牧草开始旺盛生长;10,表示作物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青海省各界限温度的积温(活动积温)的地域分 布趋势,大致与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趋势相同,即东部和柴达木盆地多、向北向南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迅速减少。(4)白天温度。青海省气温日差较大

8、,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部分地区单从平均气温和积温看,热量 水平较低,但因白天气温较高,故仍能发展某些种植业。各地 3 月11 月白天平均温度比年平均气温高 14不等。其中: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周围和祁连山东段平均要高 3左右;东部河湟流域及海南台地高 12;其余地区均高 23。(5)无霜冻期。东部河、湟谷地的无霜冻期始于 4 月下旬前,终于 IO 月中旬后、无霜冻期在 150 天以上, 其中循化、尖扎、民和等地超过 180 天,是全省无霜期最长的地区。柴达水盆地、海南台地的大部分及东部河、 湟流域的山地,始于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终于 9 月中下旬,无霜冻期在 100 天以上。其中格尔

9、木、香日德达 125 天左右;海南台地的南部无霜冻期少于 60 天,同德只有 31 天;青南高原南部的河谷地区及祁连东段无霜期 在 50 天100 天之间;青南高原的大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始于 7 月中旬以后,终于 8 月中旬,无霜冻期普遍 短于 40 天。清水河、五道梁、泽库仅 10 天左右,是全省无霜冻期最短的地区。 2.降水资源 (1)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青海省年降水量地区差异大。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青南高 原的东部由于受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及地形的抬升作用,加之高原本身的低涡和改变活动频繁, 使这里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充沛。河南大武清水河杂多以南在 500 毫米以

10、上,其中久治可达 772.8 毫米, 是全省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另外,祁连山东段受海洋季风影响,加之地形坡度大,气流上升运动强烈,使达 坂山和拉脊山两侧的门源、大通、互助的北部、湟中、化隆一带形成全省的另一个多雨区,年降水量也在 500 毫米左左。河、湟谷地年降水量一般在 400 毫米以下,循化和贵德仅 260 毫米左右,是青海省东部年降水量少 的地方;柴达木盆地四周环山、地形闭塞,越山后的气流下沉作用明显,因而降水量大都在 50 毫米以下,盆地 西北少于 20 毫米,冷湖只有 16.9 毫米,是全省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也是中国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盆地东部 边缘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受地形抬升作用

11、,年降水量相对较多,如德令哈、香日德、都兰都在 160 毫米180 毫米左右;青南高原西部的黄河、长江源头年降水量大都在 300 毫米以下;境内其余地区年降水量均在 300 米400 毫米之间。 (2)降水量的季节分配。青海省降水量不但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平衡,且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般夏季最 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中,且秋雨多于春雨。省内大部分地区 5 月上、中旬至 10 月上旬为雨季。(3)降水量的年际变化。青海省各地的降水相对变率,除柴达木盆地外,绝大部分地区比中国同纬度的 东部地区小,其值在 20以下。其中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区、青海湖周围大都低于 15,玉树、清水河、久治、 班玛、甘德、大武

12、及野牛沟、祁连、门源等地在 10以下,甘德只有 5.3,是全省年际间降水量最稳定的地 方。东部河、湟谷地的民和、乐都、尖扎等相对较大。为 2024左右。柴达木盆地的降水年际变化,除盆 地东部的德令哈、茶卡、都兰、香日德外,年降水相对变化率一般大于 30。其中察尔汗、冷湖等地高达 49。 (4)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青南高原、祁连山地中段和东段、拉脊山山地年降水日数超过 100 天。其中, 果洛州东南部及河南、达坂山南麓的却藏滩等超过 150 天,久治多达 171 天,是全省年降水日数最多的地方。 东部河、湟谷地及海南台地在 80100 天之间;柴达木盆地大部在 50 天以下。其中盆地西部少于 2

13、5 天,冷湖 仅 12 天,是全省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青海省的降水强度不大,全年日降水量5.0 毫米的日数超过 30 天的 仅在果洛、玉树两州的东南部和达坂山、拉脊山两侧山地,及黄南州的南部地区,超过 40 天的只有河南、久治 等地;月降水量10 毫米的日数全省各地普遍在 15 天以下;日降水量25 毫米的日数更少,几乎在 2 天以下。青海省年降水地量虽不多,但降水日数多且较集中,降水强度小,降水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高。 3.光能资源 (1)太阳总辐射量。青海省年总辐射量普遍较高,每平方厘米在 58O 千焦74O 千焦之间,是全国辐射资 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年辐射量地域分布是西高东低,柴达

14、木盆地每平方厘米在 69O 千焦以上,盆地的西 部每平方厘米超过 71O 千焦,其中冷湖每平方厘米高达 741.1 千焦,为全省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以此南向、 向东,随着云雨天气的增加,总辐射量逐渐减少。青南高原虽海拔高,太阳辐射量穿过较薄的大气层虽然减弱 较少,但这些地区云雨天气较多,所以年辐射量仍然较小,绝大部分在每平方厘米 700 千焦以下,果洛州的东 南部在每平方厘米 610 千焦以下。境内东部地区大部分少于每平方厘米 61O 千焦,其中互助每平方厘米仅 584.9 千焦,为全省年总辐射量最少的地方。 (2)日照时数的地域分布。青海省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 2,300 小时3,55O 小

15、时之间。其地域分布趋势 是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即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绝大部分在 3,000 小时以上,盆地西、北部多于 3,200 小 时,其中冷湖达 3,55O.5 小时,是全省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地方。青海湖周围在 3,000 小时左右。祁连山地、 东部地区及青南高原在 3,000 小时2,600 小时之间。其中达坂山和拉脊山两侧(即互助、湟中等地)是两个 日照时数相对低值区,在 2,600 小时以下。玉树、果洛州的东南部在 2,500 小时以下,其中久治仅 2,327.9 小时,是全省年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 4.风能资源 (1)年平均风速的地域分布。青海省年平均风速总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

16、,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 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 4 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 5.1 米秒,是 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其次是五道梁和沱沱河两地,年平均风速为 4.5 米秒。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 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 2 米秒以下。其中,同仁和互助两地为 1.5 米秒,玉树为 1.1 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小的地方。 (2)风能可用时间的地理分布。青海省风能可利用的地理分布趋势是西部多,东部少。青南高原中、西 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 5,000 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频 率在 6O以上。其中茫崖、察尔汗、五道梁等地风能可用时间分别达 6,664 小时、6,131 小时,6,1OO 小时, 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分别为 76、7O。7O,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东部河、湟谷地及青南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