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05009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法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人文素质是人性当中一种内在的东西。它是人对日常生活的看法,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修养,并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人文素质教育着力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着重对人主体意识的培养,挖掘其创造和创新能力。这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整合和监控作用。第一,从国家教育政策上讲,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之前只重视专业知识性教育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模式已被取代。娴练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对较强的创新精神及能力以及正确的“三观”在内的人文素质已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法学专业作为高等学校开设的专业之一,也必须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第二,从

2、法学教育的目的上看,并不只是把学生培养成娴熟的职业机器或者工匠型专才,而是培养其具有法律信仰,思想成熟,意趣高雅,情感公正的有意志、有情操、有个性的独立个体。在处理法律事务的过程中,与法相关的技术性事项和与法律服务相关的人文性事项同等重要。如果只致力于培养处理法律事务的普通技能型人才,就会忽略法学教育的本体性价值。试问,当今法律职业者最缺乏的是什么?是对规则的遵守和尊重。法律人不守规则,缺乏法律信仰,而痴迷于“潜规则”这无不是对法学教育的极大讽刺。第三,从法学内在品格看,法学向社会传递着自由、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理念,具有很鲜明的人文性。首先, “权利”一词和法学形影不离,法学本身就是关于保

3、障公民的合法权利,限制国家的权力,处理公民之间的权利纠纷。法律问题归根结底,都会涉及权利或者利益,但凡法律学者研究问题缺失权利等内容,那么他所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其次, “正义”一词也和法学紧密相连,因为法学能对社会大众的行为进行公正、合理的价值评价。虽然,法学专业具有典型的应用和实践性,但是法学并不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相加和运用,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利益、需求、价值、权利和尊严,体现着以人为核心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追求。因此,作为法学经典的学习者和探究者,法学专业较之其他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开放式教育模式纳入法学教学当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

4、能力。首先,为加强学生将其所学理论制度转化为解决社会实务问题的能力,即回应社会的能力,地方法学院可以成立民生热线志愿者服务队和法律援助中心,解决各类民生问题。其次,部分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将暑期见习纳入社会实践类第二课堂,计入培养学分,增进学生对司法前沿、审判前沿、检察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了解。最后,为培养法学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对每个国家社会、历史、文化深入分析的背景下,整合国内外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而不是简单的就制度研究制度。把制度放在相关国家治理的大的背景下来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是高层次的,符合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改进教学方法,从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到追求“课堂教学

5、模式创新”,不断的释放课堂活力。摒弃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大力推进师生互动的研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如,尝试论辩式课堂。它是一种分享式、体验式、参与式三者相结合的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接触社会百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避免死读书不接地气的情况。它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思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全方面的锻炼了学生团体协作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会调查与资料整理能力。第三,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法学学生人文素养。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老师的师德人品,言谈举止、仪表气质、治学精神、教学态度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及较为强大的法学组织管理能力成为高校法学教师的必修课。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以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从而为国家培养真正的有良知,有修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者:胡晶 徐战辉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1周叶中论法学专业人才人文精神的培养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532张文勇论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学素质的培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