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总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04367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生物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总复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总复习高二生物总复习本文由碘点冰贡献doc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高二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共同的物质基础:相同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 非细胞结构 结构基础 细胞结构 新陈代谢 生理功能 应激性 生物体的各种生命 生长,发育和繁殖 活动都是在新陈代谢基 遗传和变异 础上进行的 生物与环境(进化):以遗传物质为基础,通过自然选择使生物既能 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注意以下两点: (1)七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中,最基本的是新陈代谢,它是基础.其次是生殖.原始生命具有的特征是:具有

2、 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和繁殖的有机体. (2)七方面的特征之间的联系: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生理功能基本单位新陈代谢是在细胞中进行的 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的现象生长的过程表现出有应激性的特征生长到一定时候有 生殖发育的现象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表现出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生物通过生殖,遗传,变异而生生不息, 生物的“生“意义在此. 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结合水:与其他物质(如蛋白质)结合的水. 自由水:良好的溶剂.细胞生存,物质运输,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形 式: 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 ,Fe ,碳酸钙(骨,牙齿) . 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M g2+(叶绿素) 2+(血红蛋白)

3、 功能 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 对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非常重要.水无 机 盐蛋 白 质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很多含 P,S,有的含微量的 Fe,Cu,Mn,I,Zn 等元素.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约 20 种) . 主要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很多种脂类还含有 N 和 P 等元素. 类 单糖:葡萄糖(C6H12O6) ,核糖(C5H10O5) ,脱氧核糖(C5H10O4) ,果糖,半乳糖. 氨基酸通式: 分类: 脂 . 脂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体内)

4、肪: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乳糖(动物体内) 类 分 ;动物糖元(储能) . 类 多糖:植物-淀粉(储能),纤维素(细胞壁) 脂:其中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内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类 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肽键(NHCO)连接成多肽链. 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对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重要 分子结构: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肽链之间靠化学键连接. 调节作用. 每个蛋白质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结构极其多样,蛋白质种类很多) 主要功能: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肉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新陈

5、代谢, 生长发育,如胰岛素,生长激素;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免疫作用,抗体.核 酸有 C,H,O,N,P 等元素组成,相对分子量几十万至几百万. 基本组成单位:核甘酸(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 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核,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核酸(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主要存在细胞质中)1功 能: 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生物合成有 极重要的作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4 种) 核糖核苷酸(4 种) 碱基 T,A,G,C

6、U,A,G,C 核苷酸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组成 磷酸 磷酸 磷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 空间结构 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 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功能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分子结构: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结构特点: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流动. 主要功能:与细胞的保护,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 的关系.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功能特点). 离子和小分子:自由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物质出入细胞: 大分子和颗粒:胞吞,胞吐(分泌) .细 胞 膜糖被:细胞膜外表的一层糖蛋白质.与细

7、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细 胞 质 细胞溶胶: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结构)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中心体(无膜结构)细胞器2(1)形状:粒状,棒状 (2)结构:双层膜(分外膜和内膜) 内膜:形成嵴,有基粒 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空腔:充满液态的基质 还含有少量 DNA 和 RNA 内膜形成嵴,增加了内膜面积,液态的基质,保证了线粒体 各类化学反应得以进行. (3)功能: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 量.因此,线粒体被喻为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1)叶绿体的形状:扁平的椭球

8、形或球形 双层膜(分外膜和内膜) (2)叶绿体基粒:圆柱状,由 10-100 个片层的结构重叠而成.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含各种色素;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 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含少量的 DNA 和 RNA 空腔:液态的基质 由许多片层结构组成基粒,使叶绿体内的膜面积大大增加. (3)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 胞 核结核膜双层膜,有核孔(某些大分子的通道) 构: 染色质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核仁核中最显著的结构.主要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复制的场所,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自由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比较:3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

9、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 ,H2O,乙醇, 甘油等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氨基酸,各种离子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类别 细胞大小 原核细胞 较小 真核细胞 较大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 无核膜.核仁. 无核膜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本质) 染色体 (本质) 细胞质 生物类群 有核糖体 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 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一支蓝细线)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 体.液泡等 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

10、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的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新陈 代谢 摄取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储存能量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代谢终产物 释放能量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异化作用代谢 与酶酶的发现和酶的概念 酶的高效性 酶的专一性 酶的活性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酸碱度酶的特性代谢与 ATP三磷酸腺苷,简称 ATP. 结构简式:A-PPP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ATP ADP + Pi + 能量光合作

11、用 项目 场所 条件 光反应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 光,色素,有关酶 暗反应 叶绿体的基质中 多种酶4物质 变化2H2O光能 酶4H+ O2酶CO2 的固定:CO2 + C5 C3 的还原:2C3 ATP 活跃化学能ATP H 储存酶2C3 (CH2O) 稳定化学能(CH2O)ADP + Pi + 能量 能量 变化 实质 呼吸作用 项目 场所 氧 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需氧 1C6H12O6 氧化 过程酶ATP光能 光能 释放叶绿素活跃化学能储于 ATPATP 中化学能 O2无机物 有机物 ATP 中化学能 (CH2O)中稳定化学能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无氧2 丙酮酸 + 少量H+

12、少量 ATP多种酶 线粒体 酶 线粒体1C6H12O6酶2 丙酮酸+少量 H +少量 ATP2 丙酮酸+6H2O 24H+ 6O26CO2 + 剩余的H+少量 ATP 12H2O + 大量 ATP酶C2H5OH + CO2+少量 ATP C3H6O3 + 少量 ATP酶氧化 能量 意义彻底 多不彻底 少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过程的中间产物为其他物质合成提供原料植 细 渗 作物 胞 透 用渗透 原理渗透条件: 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间的细胞质)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原生质层内外的液体存在浓 度差时,就发生渗透作用.吸水,失水:当细胞

13、液的浓度 细胞外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当细胞液的浓度 20 2.对密码子表的认识 (1)密码子总数:61+3=64 种(其中 61 种密码子是对应氨基酸和起始;另有 3 个不对应氨基酸,只对应终 止) (2)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61 2031 种密码子对应 1 种氨基酸;1 种氨基酸对应 16 种密码子. (3)密码子在生物界基本是是通用的.这也是生物彼此间存在亲缘关系的证据之一 三,中心法则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膜上的电位局部电流方向(2)细胞间

14、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兴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特点: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1)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 的 B 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 A 传到 B 的信号物质是.兴奋不能由 B 传到 A 的原因是 . (3)已知 A 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 B 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 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4)大脑皮层控制手运动的中

15、枢分布在,其范围比膝代表区的要(大,小) . 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白洛嘉区受到损伤);听不懂听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区受到损伤) 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9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 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成分 (一)非生物物质:空气,水,矿物质等 (二)非生物能量:阳光,热能 特点:属自养型生物 绿色植物 (三)生产者 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作用细菌 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地位:是生态系统的

16、最主要生物,必备成分 特点:属异养型生物 (四)消费者 级别: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特点:主要是异养型,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另外还有少量腐生动物) (五)分解者 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地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 食物链 基本模式:生产者+不同级别的消费者 书写原则:植物(起点)植食性动物小型中型大型肉食动物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三 四 五 分类: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一般指捕食链 环节:一般不超过 5 个环节 形成 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 食物网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吃多种植物,也可被多种肉食动物所食 功能: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的概念:碳循环过程图解 碳循环过程图解10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