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30724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5678金融法笔记自考金融法自(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样本与笔记说明样本与笔记说明1、本文档仅为前两章样本,完整版共 21 页如需完整版请 QQ:67460666 手机:137 8381 6366 联系官方网址:官方网址:www.ZiKaoBJ.com 2、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每个知识点既可以作为选择填空又可用在简答论述,而不是绝对按照考试题型总结的,因此更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或者考试时临时翻阅。 关于站长:关于站长:本站长目前于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参与了西政开办的各类考试辅导班(自考、司考、公务员、考研、成教、专升本等) 。本站所有笔记均为最新自考核心班内部权威资料,经过细心整理成了 WORD 版本,便于打印、携

2、带和查找。 关于笔记:关于笔记:我们的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开班八年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 笔记特点:笔记特点:本站所有自考成考笔记是我们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授课笔记精心整理而成,是一套完整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或按不同题型分类整理,或按章节顺序整理,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郑重承诺:郑重承诺:(1)每部笔记的整理严格依据最新教材和考纲;(2)力求涵盖到每个知识点;(3)知识点覆盖率 80%,轻松过关。 省钱省力:省钱省力:(1)省时:A4 纸分栏,排版精美,

3、无需再整理;(2)省力:可直接看笔记,无需再看教材;(3)省钱:省下购买教材的费用,也免去了补考费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QQ:67460666 旺旺:fsweetie官方网址:官方网址:www.ZiKaoBJ.com 三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三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 http:/ - 金融法金融法(前两章样本,完整版 21 页)笔记依据教材笔记依据教材 金融法吴志攀、刘燕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 社笔记依据目录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编 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章 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督法律制度 第二章 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第三章 其他金融机构管理法律制度 第二编 银行业务管理法律制度 第四章 银行与客

4、户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五章 存款与储蓄法律制度第六章 贷款法律制度 第七章 信贷担保法律制度 第三编 货币市场法律制度 第八章 人民币管理法律制度 第九章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利率与汇率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银行卡法律制度 第四编 资本市场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股票发行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股票交易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公司债券法律制度 第十五章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六章 期货交易管理法律制度第一编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第一编金融机构与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章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第一章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法概述中央银行法概述 1.1.中国人民银行中国

5、人民银行是主管金融市场的政府部门,是 中国的中央银行。成立于 1948 年 12 月 1 日。1995 年 3 月 18 日,八届人大通过了中国人民 银行法,2003 年 12 月 27 日,十届人大第 6 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较大修改,以确认中央银行 的金融监管职能与宏观调控职能的分离。 根据该法第 2 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 领导下主管金融事业的行政机关,是国家货币政 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致力于维护金融稳定,防 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该法的立法目的: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明 确其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 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维护金融稳 定。 该法的特点:明

6、确了国务院对中央银行的领导和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央银行的监督。这符合我国 金融市场及其管理的历史和现状,体现了我国金 融业的发展特色。 2.2.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 中央银行,也是国务院领导下的一个主管金融工 作的部级政府机关。它专门负责国家货币政策的 制定与执行,并通过调控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持我 国金融稳定。它的全部开支来源于财政,其全部 资本由国家出资,列入中央预算单独管理。它从 事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活动形成的净利润 全部上缴国库。亏损由中央财政拨款弥补。 3.3.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多选)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发行货币、管

7、理货币流通; 依法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 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经理国库; 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金 融监测; 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 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完成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4.4.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 此促进经济增长。即稳定货币币值是基础,发展 经济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或者说稳定币值的 目的是发展经济,稳定币值就是要促进经济的发 展。 5.5.立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立法规定货币政策目

8、标的作用:第一,对货币 政策目标的表述引入了法律的准确性,使中央银 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有明确方向;第二,使 检验中国人民银行绩效的工作有了法律标准:货 币币值保持稳定;第三,从法律角度否定通货膨 胀的货币政策,开始从双重目标制向单一目标制 过渡。 (双重目标制即既要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又要保 障经济的发展)。 6.6.货币政策的决定货币政策的决定: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 中央银行最核心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 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 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 和个人的干涉。 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5 条,货币政策中涉 及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

9、国务院规定的 其他重要事项的,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的决定须报 国务院批准后方可执行。除此以外的其他货币政 策事项,中国人民银行作出决定后即可执行,并 报国务院备案。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向全国 人大常委会提出有关货币政策情况和金融业运行 情况的工作报告,接受立法机关监督。 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第二节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机构 1.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产生的程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产生的程序:(单选)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由国务院总理任 免。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行

10、长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所 以其任期应当遵循宪法对国务院组成人员任期的 规定,即每届任期 5 年,可以连任。 2.2.行长的职责行长的职责: 召集并主持行务工作会议,讨论决定中国人民银 行重大问题; 负责中国人民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工作,签署中国 人民银行上报国务院的重要文件,签发给各分支 机构的文件和指示; 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令和重 要规章。 3.3.货币政策委员会(地位货币政策委员会(地位):(单选)是中国人 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 组成:是依照 97 年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 由共 11 名委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 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尉

11、当 然委员;其他委员中除相关部委领导和国有独资 银行两名行长外,还有一名金融专家身份的委员。货币政策委员会职责: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 基础上依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对下列货币 政策事项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1)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2)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政策控制目标; (3)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4)有关货币政策的重要措施;(5)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3.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分支机构:总行设在北京, 内设若干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原来按行政区划设 立,现在撤销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设 立了跨行政区的九大分行和北京、重庆两大总行 营业部,对设

12、在同一城市的分行、支行进行了合 并,在不设大区行的省会城市派驻中国人民银行 的监督特派员。 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只是总行派出的办事机构, 没有独立的地位,分支机构的行长由总行任免, 日常工作由总行统一领导,完整地执行总行的方 针政策。分支机构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维护所 在辖区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并负责当地金融业的 统计和调查工作。 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业务第三节中国人民银行业务 1.1.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比较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是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流 通量的调节来实现的,这就需要特定的工具即货 币政策工具,它是实现货币政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

13、备金、中央银行基准 利率、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及通过公 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和外汇等。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规 定的比例,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款额, 缴存中央银行指定的帐户。 缴存中央银行指定帐户的款额,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与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总额的比例, 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调节市场 货币流通量,从而达到紧缩或放松货币供应量的 目的。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 行的利率。 当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提高时,商业银行对客户 的商业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商业银行贷出的 款项就会减少,市

14、场上的货币流量就会减少;反 之,基准利率下调时,商业贷款利率相应下降, 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也会随之增加。(即:商业 银行贷款的利率是随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高低 而变化的。) 2007 年 1 月 4 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简称 Shibor)开始运行。这是以位于上海的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 并命名的一种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首先 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一个报价团,自主报 出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然后在这些报价的基础 上计算出一个算数平均利率。它体现了市场主体 对利率水平的认识和预期。 贴现贴现,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 质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活动

15、。 当商业银行自身需要资金周转,而贴现取得的票 据尚未到期时,它可以持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贴 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称为再贴现。 再贴现率再贴现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比率从票据全款中 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 为再贴现率。 当中央银行调低再贴现率时,会刺激商业银行通 过贴现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市 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当央行提高 再贴现率,就会抑制商业银行再贴现的积极性, 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贷款,市场货币流通 量就会相应缩减。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区别于一般政府部门 的是它可以在金融市场上从事买卖业务,从事这 种业务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

16、而是为了调节市场 货币供应量或汇率等指标,这种业务称为公开市 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市场供应量的机理为:当市场 中人民币太多时,中央银行就卖出国债或外汇, 从金融机构手中收回人民币;从而减少市场中人 民币的供应量;当人民币短缺时,中央银行则买 回国债或外汇,投放出人民币,从而增加市场中 的货币。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这种调节在 时间上、方向上比较灵活,且能够直接控制调节 量的大小。 2.2.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贷款: 当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市场上的货 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减少这种贷款时,市 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中央银行贷款是最 直接的调节手段,前面几种货币政策工具属于间 接调节手段。 3.3.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的条件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的条件: 例如:只对在中国银行开户的商业银行办理;商 业银行申请贷款时,它的信贷资金用途应该正常, 贷款用途符合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