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0799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讲讲 义义第第 1 部分部分 ISO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什么叫什么叫 ISO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 ISO 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 1947 年 2 月 23 日,它的前身是 1928 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 国际联合会”(简称 ISA) 。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如 IEC 即“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 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 ISO 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国家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如何采用国际标准? 等同采用等同采用指国家标准在技术内容

2、上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编写上也完全相当于国际标准。可用 idt 或或 IDT 或用符号“”表示; 等效采用等效采用指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在编写上不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可用 eqv 或或 EQV 或用“=”表示; 不等效采用不等效采用(我国称为参照采用: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不相同。什么是什么是 ISO9000 族标准族标准 ? “ISO9000 族”是指由 ISO/TC176 制定的所有标准。 “TC176”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起源于美国军用标准(MIL-Q-9858A 质量大纲要求),总结了美国对产品实施品质保证标准(1955 起)和英国 BS 5750 的经验。

3、 ISO9000 族标准自 1986 年发布的 ISO8402,至今已正式发布了 22 项 ISO9000 族标准和 2 项技术报告。ISO9000 族标准的构成族标准的构成 一、核心标准一、核心标准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ISO 19011 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二、其他标准二、其他标准ISO 10012 测量设备质量保证要求 三、技术报告三、技术报告ISO/TR 10006 项目管理指南ISO/TR 10007 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R 1001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 1001

4、4 质量经济性指南ISO/TR 10015 质量管理培训指南ISO/TR 10017 统计技术应用指南 四、小册子四、小册子 质量管理原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 在小型企业的应用GB/T19001-2000 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增强顾客满意。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与供方互利的关

5、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 实的决策方法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ISO9000 标准区分了 QMS 要求和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通用通用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不论其提供何种类别的产品。标准本身并不规定产品 要求。产品要求可由顾客规定,或由组织通过预测顾客的要求规定,或由法律法规规定。它可包含在技术规范、产品或 过程标准、合同协议或法规中。第第 2 部分部分 ISO 9000 标准的理解与实施标准的理解与实施一、术语一、术语 (一)质量(一)质量 3.1.1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

6、有特性固有特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永久的特性。 (质量特性包括功能、准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等) “要求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二)产品(二)产品 3.4.2 过程的结果。过程的结果。 4 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三)过程(三)过程 3.4.1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组织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

7、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四)不合格(不符合)(四)不合格(不符合)3.6.2未满足要求。(五)缺陷(五)缺陷 3.6.3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六)纠正(六)纠正 3.6.6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七)纠正措施(七)纠正措施 3.6.5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八)预防措施(八)预防措施 3.6.4为消除潜在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九)质量管理体系(九)质量管理体系 3.2.3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十)质量方针(十)质量方针 3.2.4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

8、的质量宗旨质量宗旨和方向方向。 坚持科技进步,瞄准国际先进标准,以优质的轨道车辆产品和服务,持续满足顾客的要求。二、与检验有关的内容及实施要点二、与检验有关的内容及实施要点3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 过程

9、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c) 人员的能力。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文件是指信息及承载的媒体,而媒体形式可以是纸张、光盘、照片等。 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形成文件。b) 质量手册。c) ISO9001 规定了 6 项活动必须形成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 施施) 。d) 根据过程是否能达到目标而考虑是否编制各类文件,如质量计划、程序文件、规程等。e) 对所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称记录。f) 此外,组织还可能

10、编制其他类型的文件,如流程卡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类型、过程复杂程度、人员能力等。4.2.3 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

11、,对 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文件控制是指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再批准、标识、回收和作废等全过程活动的管 理。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特殊类型的文件,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当记录尚未填写时,一张空白的表格仍属于一般的文件,一旦 填写完后就起到了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作用,就转变成了记录的范畴。 文件的控制应包括:a) 在发布前应得到确保其适宜和充分性的批准批准。b) 文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有必要对原文件进行评审评审;组织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期评审,若 修改则文件须经再次批准再次批准。c) 组织所有文件的修订状态应能得到识别识别(如受控清单等) 。d)

12、 确保在使用场所得到所用文件的有效版本有效版本 (新版文件发放后,老版文件视情况不一定都需要作废的) 。e) 文件应保持清晰清晰、易于识别(如列出文件目录并对其进行编号,这样可查找) 。4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分发和更新更新。g) 防止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应予以适当的标识标识。4.2.4 记录的控制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 检索。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记录是指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证据的文件

13、。 组织应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记录的标识标识(可用颜色、编号等方式) 、贮存贮存(如环境要适宜) 、保护保护(包 括保管的要求) 、检索检索(包括对编目、归档和查阅的规定) 、保存期限保存期限(应根据产品特点、法规要求及合同要求 等决定)和处置处置(包括如何销毁) 。此外记录应保持清晰。5.4.1 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见7.1 a)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质量目标从内容上应:a) 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尤其是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方面) 。b)

14、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的其他要求:a) 应确保质量目标在组织的相关职能相关职能和层次层次得到建立,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能具体落实。b) 质量目标应可测量可测量,尤其在作业层次上质量目标尽可能定量定量。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a) 应明确组织内部各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应该做的)职责(应该做的)和权限(允许做的)权限(允许做的) 。b) 明确各部门和岗位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如会议、培训等)相互了解有关职责和权限,通过沟通沟通,使各自的职责和 权限规定的更合理,从而促进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5.5.3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

15、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不同部门和层次的人员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沟通。 组织的沟通应在各不同职能部门及组织的不同职能和层次之间全方位的进行,组织应根据沟通的内容建立起适 当的沟通过程。5.5.1 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 5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组织应: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e)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条文

16、理解条文理解 组织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做到: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能力要求。b) 对拟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或其他方式) ,使其具备满足所从事的质量工作的能力。c) 对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岗位人员的培训及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可通过笔试、面试、实际操作等 方式) 。d) 使每个员工能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重要性和关联性) 。e) 应保留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或工种)资格认可和经验的适当的记录记录。6.3 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 支持服务(如运输或通讯) 。条文理解条文理解 基础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