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00753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1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涞源县村级接种点标准村级名称:村级接种点标准检查情况一、房屋一、房屋1、专用房屋,房屋面积不少于 20,房屋通风良好,清洁明亮;2、接种点与医院诊所的门诊用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二、二、设备设备1、配备专用疫苗接种台、工作桌椅、冰箱或冷藏包等设备;接种台上应配备接种盘和接种器材室内应配置污物桶,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2、接种室应配备抢救药品和器械。三、人三、人员员1、至少 1 名合格接种人员,负责及时收集、准确上报本村适龄儿童信息,通知其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等工作。四、四、预预防接种服防接种服务务1、农村至少实行周接种;2 、提供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

2、服务;3、实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接种方案等规范,接种前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告知、询问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有关情况,进行体检,严格掌握禁忌症,接种后应将接种对象留观 30 分钟,按要求及时填写接种证、登记卡,及时录入儿童接种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一类、二类疫苗均按规定做好登记;4 、疫苗管理规范。建立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使用登记,疫苗贮藏规范,冰箱温度记录真实齐全。做好一、二类疫苗使用计划,并上报所在卫生院。3 、每月搜集本级新生儿名单,流动人口变动名单,每月对辖区内居住的目标儿童进行主动搜索,尤其是流动儿童和未建证卡、免疫不全儿童,同时做好相关记

3、录;4 、应用中国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2002 年 1月 1 日以后出生的儿童接种信息资料全部录入信息系统管理,并按要求向上级服务器传输数据;5、 使用一次性或自毁型注射器开展预防接种活动,使用后及时毁形、消毒等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记录。6 、对群众的咨询、投诉能及时正确处理;7 、配合上级开展其他免疫规划相关工作;8、每日对接种室内进行消毒,并有消毒记录。五、公示材料五、公示材料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接种疫苗家长须知、预防接种流程、免疫程序、一类和二类疫苗的公示牌及咨询电话等。2、接种方法、疫苗禁忌症、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社会监督制度,预防接种科普知识宣传版画。3

4、、安全接种制度,常用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宣传画,留观醒目提示等。4、冷链设备管理制度,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六、工作六、工作业绩业绩1、基础资料(责任范围内行政村、居民户数、总人口数、015 岁各年龄组常住及流动儿童数、当年出生数、流动人口数、学校学生数、托幼机构儿童数)、免疫规划疫苗和其他接种登记、冷链设备、疫苗注射器领发、温度监测、消毒记录、使用后注射器处理及培训记录等完整。2、责任服务区内 0-6 岁儿童建证率98%、建卡率98%,计数机管理率98%,卡、证、信息系统相符率95%。3、责任服务区内 12 月龄内儿童免疫规划单苗全程接种率95%,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适龄儿童加强免疫接种率98%。4、安全注射率 100%,无差错、接种事故发生;责任区内疑似异常反应不漏报、不迟报,及时进行调查。5 常规免疫接种报表等监测报告及时率与完整率达100%。验收结果:(1)合格 (2)不合格验收时间:验收时间: 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