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00452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论文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市四小 李青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为 21 世纪教育 的“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个大课题,面对新 课改,让我们大胆地去实践,留下我们共同探索的足迹吧! 邓小平同志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寄予厚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也 都强调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适应现 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 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则显得更加重要。因为 随着商品的流通,人们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产 生了变化。这种冲击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因此,

2、摆在 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搞好学校德育工作,以取得更为 明显的成效。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 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于向上 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 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 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 累。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 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 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数学课程标准早就将数学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 的交

3、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为培养合格的一代新人,在数学教学大纲 中明确: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 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其它学科包括数学、英语、自然、 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学大纲中也都明确提出了思想教育的内容和 任务。 要使这一思想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 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 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 思想性。其实,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仅思想品德、数学、英语课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其它学科的潜在思想教育内容 也不

4、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 想方法;自然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 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 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 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 来完成。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 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当然,品 德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 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 范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

5、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 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 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 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 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 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 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 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案例分析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市四小 李青宁 教学内容:书 P30-3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 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

6、;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 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争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 1.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理解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1.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2.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 解先算乘法的理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复习:仔细观察下列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说说每道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第(1)组 第(2)组 57+43-30 6052 57-43+30 6052 小结:一道算式中只含加减,或只含

7、乘除,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计算 像上面的每道算式中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叫混合运算。 二创设购物情境,自主解决 (课件出示 P30 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 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仔细观察,商店里都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 单价各是多少?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 合你的购物经验,你能提出一步计 算的问题吗?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小军说:“买 3 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你们能帮 我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绝大部分学生会进行分步列式,也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 合算式的情况。此时先让分步列式的同学汇报,教师相应板书:

8、先算 3 本笔记本多少钱?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钱? 1520=35(元) 3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先要算出什么?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给学生尝试列出综合算式的时间和空间,允许讨论和交流,然 后板书:53204(教师手指 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 起的一道两步算式,我们叫它综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 的积表示什么?20 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 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 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 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

9、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 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 步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5320 =15+20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该怎么写?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 号后面写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5320 = 15+20 =35(元)5提问:如果我们把综合算式列成这样:2053,可以吗? 让学生明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一个书包和 3 本笔 记本的总价合起来,所以符合题意,是可以的。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为什么也要先 算 53? 让学生自己仿照上面的书

10、写格式进行脱式计算,教师巡视,捕 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2053 2053 2053 2053 =1520 =253 =15 =2015 =35(元) =75(元) =35(元) =35(元)6出示学生作业,并逐一讲评。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道综合算式的计算,你认为在脱式计 算时要注意什么? 7比较 5320 和 2053=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里,无论乘法在前还是 乘法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三、探讨合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同学们真爱动脑筋,帮助小军解决了问题

11、,小军谢谢 你们。(同时课件出示:小晴说:我也想请你们帮忙,我买 2 盒水彩 笔,付了 50 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呢?) 谁先说说准备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再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你们是怎样列出综合算式的?为什么? 谈话:这道题含有哪些运算?与前面的综合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应 该怎样计算?现在你能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捕捉错误资源。 可能出现的脱式计算有: 50182 50182 = 5036 =322 =14(元) =64(元) 50182 50182 =36 =3650 =14(元) =14 元)根据学生的计

12、算情况,相应进行讨论评价。 3对比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提问性小结: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混合运算中,我们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四、应用巩固,提高能力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 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 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先用横线画出计算的第一步,再 进行计算。 比较每组中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脱式计算。投 影展示答案,共同订正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 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3谈话:“

13、算 24 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 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 玩“算 24 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 和 4210 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 不同,都能算得 24 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 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用什么方式学到运算顺序的?哪位同学 最值得你学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只含加减或

14、乘除,按从左到右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35=15(元) 35+20 (2)5018215+20=35(元) =15+20 = 5036=35(元 =14(元)答:应付 35 元。答:应找回 14 元。案例分析及反思 口算除法口算除法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市四小 李青宁教学设计说明本课力求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的口算除法教学模式,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中,围绕着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这一中心组织教学。一是创设分气球情境,引入探索新知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在探索新知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三是结合实际问题引入两位数除

15、法的估算,给试商做准备。四是应用拓展。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巩固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气球吗?是呀,五颜六色的气球把我们生活装点得 更加美丽,更加喜庆。看,气球飘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来做什 么呢?(出示气球图片接图)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略)例 1 的 情境图及分出 20 个气球的过程与有关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1、教学问题 1(1): (1)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 80 个气球,每班分 20 个。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生说) 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2)探索口算方法 1 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或问:这题中的被除数 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生:(末尾都有 0 的除法) 生:(个位是 0) 师:这是一个什么数?(整十数)也就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生: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式题。 生:整十数除以整十数。 2 师:80 除以 20 怎样算呢?(或问:80 除以 20 等于 4 是怎样 算出来的呢?) 3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