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001753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朱自清文学批评观述评 朱自清的“背影”被世人记住是在上世纪 30 年代,他用温润的笔尖细腻地勾勒着一个又一个人们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细节,月色映照下的荷塘、年迈的背影、指缝中的时间等一起组成了他丰富多彩的散文世界。独特的生存体验使他多了几许平常人少有的灵性与感悟,他创作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朱自清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全面关照探索,均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仔细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从理论的层面关注其文学批评观及其批评实践的著作论文却少之又少。作为一名作家,朱自清不仅在散文创作,新诗研究,语文教学方面有所

2、建树,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诸如新诗杂话 、什么是散文等理论文章及批评著作,对较长时间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注重向作家作品审美心理的逼近,关注社会现实,时刻为人民大众、为文学发展着想,其精髓所代表的那种“理想主义”正像背影一样,正渐渐地被这个时代所遗忘。现代社会注重现实功利性,评论家缺少的是坐下来静静地欣赏文学内部的精彩世界,忽略了文学体验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拗口的学术术语。因而,我们有必要对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做一完整的剖析,寻求文学批评真正的源头活水。一、文学批评观的形成早在朱自清书评序跋集的序言中,先生就已经对当时的文学批评现状做了精确的把握。当时,

3、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创作才能的人才去从事文学批评,批评只是二流货色,因此人们都不愿意研究它。另一方面是与我国的文学发展史有关,我们的诗文评片断的多,成形的少,文学批评不易下手。鉴于文学批评不被重视又不可忽视的这种尴尬现状,朱自清以一个学者批评家的姿态介入其中。一生在文学批评方面著述颇多,有诗言志辨 、 朱自清序跋集 、 民众文学谈 、 文艺的真实性 、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等多部著作流传于世。朱自清正式从事文学批评活动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正值现代文学批评发展相对活跃与成熟之时。那个年代的中国学界, “教授批评已是蔚为大观,周作人、梁实秋、朱自清、朱光潜、钱钟书、梁宗岱等都是在大学执教

4、的批评家,而这些教授同时也是当时文坛上创作的活跃分子。 ”“当时的教授文学批评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是现代文学批评不可忽视的一支正规军 ,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教授批评家,现代文学批评在批评方法、批评问题上要获得健康发展是比较困难的。 ”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自清开始了他的批评生涯。对他而言,虽然最初并不是以一位职业批评家的身份登上文坛,但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促使一切外界的力量并未能削弱他关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热情。朱自清时刻以历史的眼光和“为人生”又“为人民”的文学情操对当时的作家作品进行着独特的审美关照。其评论文章字出有据、深入浅出,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二、文学批评观的内容面对当时文坛的严峻形势,知识分子与生俱来的使命感让作家出身的朱自清明白,他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当时的文学批评摆脱目前这种尴尬的境地,从创作的附庸地位提高到独立的学科地位。于是,在教学之余,他时刻关注文艺动向,批评活动能够跳出传统的批评模式,合理吸收西方近代批评的理论方法,这使得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在当时的批评界体现出独特的批评特点,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考据的批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体认,让朱自清在批评活动中不由自主地运用到历史考据的方法,体现出浓厚的史笔意识。统观其评论文章,回溯历史以资评价的方式俯拾皆是。他对批评对象的把握与梳理大都以动

6、态的眼光去权衡,对当时文坛的新兴作家作品的品评也都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点明利弊得失,为作家发展指明方向。这种考据方法的运用和历史意识的贯穿,显然不是秉承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学者式批评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与良好作风,反映了一种文学渐进的观念。他很少将批评对象放在毫无所依的历史背景中随意阐释,而是时刻不忘文学发展史这条永不停息的河流,批评文字言出有据,笔无虚誉。他的批评文章中,类似“汉兴以来”、 “到了正始”等时间类词俯拾皆是。比如在诗言志辨中,他以“诗言志”为开山纲领,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论诗。在诗言志篇中,朱自清考察诗经及历代诗论原著,爬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对“诗”、 “志

7、”考镜源流。考据方法的运用也贯穿在先生的其它批评活动。提及中国散文的发展,他开篇便说:“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无韵文(散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卦爻显得整齐些罢了。 ”2文章从汉武帝时盛行的辞赋,到唐代韩愈的“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所涉及研究对象无不在考据的基础上出现,读后使读者能够对中国历代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与认识,且往往在不经意间增强了批评文章的说服力。在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中,朱自清首先通过时事新报上的两则有关文本介绍的广告指出:两本书的特色是“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接下来他

8、并没有着手分析作品为何具有“讽刺的情调”和“轻松的文笔”,而给我们展现了一副讽刺小说历史演变轨迹的画卷。在让读者对讽刺小说的起源与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朱自清进而提出:“这两部书里的讽刺的情调是属于哪一种呢?2 ”可见,在朱自清这里,考据方法的运用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源流上的探究。追溯源头只为了引出今天的批评对象,使它不至于孤零零地站在读者面前,而是携带着一股历史的气息,让读者先了解它的来由,进而更好地把握批评对象。2、化俗从雅、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批评语言。朱自清是以诗人的身份步入文坛的,后来又从事散文创作。因而当他进行文学批评活动时,就具备了作家和批评家的双重身份。区别于媒体批评、学者批评和

9、大师批评,这种由作家从事的批评活动被刘晓楠称之为“第四种批评”。这种批评“与学术论文所不同的,显然还有文字的风格。第四种批评的文风带着作家对语言难度的追求即使是论述抽象的概念,他们也力图将其表述得更为别致,更引人注目。在这里,对语言能指的审美追求似乎远远超越了对语言所指的准确度的要求。 ”1朱自清在写作杂谈写到:“若是我也可以说是有作风的话,我写作大体上属于朴实清新一路。 ”3他的文学批评总是能用简练生动、富于诗意的散文化语言将复杂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化俗为雅、举重若轻。在朱自清那里, “批评文本并不仅仅是一种探讨理论、承载理性思考的容器,容器本身的质地、式样和形式也是需要讲究的。如同创作需要

10、雕琢形式与语言一样,批评也需要雕琢自己的形式和语言。 ”1因而在他的批评文本中,比如诗言志辨等,讨论的大都是十分专业的文学问题,其中不乏高深的理论术语,但其文体形式却绝不是完全遵照学术规范的套路与准则。它更像一组形式灵活、自由生动的艺术随笔,时而汪洋恣肆、时而妙趣横生,自由穿越于作家与作品之间。可以说,朱自清的系列批评著作既是颇有深度的学术文章,也是不乏美感、趣味丰富的散文佳作。在朱自清的文学批评中,睿智满溢、生动活泼又极富哲理的语言随处可见。 忆跋就是一篇很好的抒情散文,开篇就是:人生若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趣的。在这场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的

11、小梦。 7文章读来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同时又充满哲理与诗意。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最莹澈的哲理轻轻读来像诗句,而至性至情的极处也无不呈现哲理所特有的一片透明色彩吧。3、深入作家审美经验的批评意识。多年的文学创作,朱自清对生活的感悟力与敏感度显得尤为丰富。因而,在进行具体的批评活动时,他既是批评家同时又能够适时转化角度,同时以一位作家的角度与立场探讨文学本身,追求批评主客体灵魂层面的契合于交流,从而讨论作品的成败与得失。当代作家批评家曹文轩曾说:“学术使我获得了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需要的一份静穆而神圣的理性。而创作使我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依然保持了一份必要的可点石成金的感悟和做人所必须的情趣。 ”5这些珍

12、贵的创作经验使得朱自清在从事批评活动时,总能从一名作家的审美经验和切身感悟出发,探讨作家创作的各个环节,从而进行挚友式的点评与建议。在批评风格上,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朱自清与文学产生不可割舍的情缘始于他的新诗创作,后又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散文。可以说,他是在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后在一系列批评活动中逐渐建构其理论体系的,它并非是子虚乌有的理论探讨与逻辑分析,也绝不是完全理论层面的总结性的产物,而是朱自清在历经多年的创作体验之后,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感受生活与体验艺术的结晶。他非常注重作品中心与物的交流沟通,强调艺术直觉与生命体验的重要性,在他的批评活动中,总是情不自禁地透露出一些中

13、国印象式鉴赏与批评的气息。同时,朱自清传承了“致用”的文学理念,散发出浓厚的实用理性精神,能够将文学批评融入进整个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史中。其批评活动从创作实践中来,到创作中去,始终能够站在社会人生的高度去评析当时文坛的作家作品乃至文学思潮。因而,其批评活动自始至终流露出浓厚的传统文学批评的味道,注重批评经验,强调作家亲身感悟,这无疑熔铸了朱自清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与对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三、影响及启示倘若把朱自清放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大花园中,他或许算不上是最绚烂的一束。然而,其注重考据的批评方式,雅俗共赏的批评文风、强调生命体验的批评特色,却给现代文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对中国现代文学

14、的推陈出新与健康发展均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他注重对文本本身进行鉴赏解析,这种注重作家审美经验的批评观显得尤为珍贵。用大散文的理念对当时刚刚兴起的新散文进行批评,用“解诗”的理论对新诗进行鉴赏评析,文学批评坚持进步性原则,不带门户之见,用其擅长的“漂亮和缜密”的散文化语言开创了文坛的新局面。可以说,其批评文字既是一方客观显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明镜,也是一部用美文进行批评实践的经典之作。而在当代中国,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当代文坛已经成为盛产文学的“摇篮”。就小说而言,每年都有上千部作品问世,作家研讨会、读者见面会也繁花似锦、热闹非凡。然而,真正能够触动读者心灵、反映社会民生的文

15、学作品却星星点点,并不太多。文学批评家存在的价值在于引导文学创作和阅读,平衡文学的发展。把生活的清香、知识的精灵播撒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把毒害我们心灵的“潘多拉”盒子没收在起初阶段,披荆斩棘,扬善除恶。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提醒我们,文学批评者不是高高在上的判官,他必须走进文本内部,贴近作家灵魂,从文本出发研读文学作品,进而探讨其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文学批评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被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作品不断丰富发展与充实着的,因而批评家必须不断充实自我,将作品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鉴赏品评,从而全面科学地评估文学存在的可能性与价值性。同时,我们的文学批评理应用雅俗共赏的的日常化语言进行阐释,显示出文学理应具有的丰富性与灵动性。毕竟,文学批评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情景。惟其如此,文学批评才担当起了它应该担当的责任与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