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发展纲2011-2020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9860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发展纲2011-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质量发展纲2011-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质量发展纲2011-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质量发展纲2011-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质量发展纲2011-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发展纲2011-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发展纲2011-202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4质质量量发发展展纲纲要要( 2 20 01 11 1- -2 20 02 20 0 年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一、质质量量发发展展的的基基础础与与环环境境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 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 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新中国成立

2、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 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特别 是国务院颁布实施 质量振兴纲要( 1996 年2010 年)以来,全民质量 意识不断提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环境逐步改善,我国主要产业整体素质和企 业质量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原 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接近发达国 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商贸、旅游、金融、 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 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 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

3、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 象依然存在。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 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 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 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分 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人才、技术、 市场、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工业化

4、、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 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对质量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 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 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 择,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二、指指导导思思想想、工工作作方方针针和和发发展展目目标标2/14(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强化法治、落 实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入手,立足当

5、前,着眼长远,整体 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设 质量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方针。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夯实基础,创新驱 动,以质取胜。 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质量水平,促 进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 量安全责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提高质量安全保 障能力,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财产安全。 把诚信守法作为

6、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倡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完善质量诚信体系,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充分发挥 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发展先进的质量文化。把夯实基础作为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深化理论研究,加强质量法 治建设,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加强质量人才培养,推进标准化、计量、认证 认可以及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有利于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把创新驱动作为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实现管理创 新,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发展活力,推动 质量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把以质取胜作为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 全面提

7、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 用,依靠质量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基础 进一步夯实,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形成一 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 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食品质量安全 和重点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 1.产品质量:到 2020 年,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安全 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

8、准要求,质量创新能力和自有品牌市场竞争力明 显提高,品种、质量、效益显著改善,节能环保性能大幅提升,基本满足人3/14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农产品和食品实现优质、生态、安全,制造业 主要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 2015 年,产品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 30%,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重点食品质量安全 状况保持稳定良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高,其中产 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的质量

9、损失率逐 步下降,质量竞争力逐步提高,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 础材料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 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品牌价值和效益明显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由我主导的国际标准, 主要产品质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 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一批创新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2.工程质量:到 2020 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 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到 2015 年,工程质量发

10、展的具体目标: 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建筑、 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 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98%以上。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 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重要工程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 术含量显著增加。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 发展迅速,住宅性能改善明显。 3.服务质量:到 2020 年,全面实现服务

11、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 化,服务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综合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骨 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业品 牌价值和效益大幅提升,推动实现服务业大发展。 到 2015 年,服务业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 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 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重点提升外包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 测、售后服务、信用评价、品牌价值评价、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质量,促进 生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 强的大型服务企业

12、(集团)。生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 以上。 4/14生活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 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 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培育形成 一批凝聚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 化、网络化经营模式,服务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 以上。 专栏 1 质量发展主要指标01产品质量(2015 年)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超过 30%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 96%以上 产

13、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 90%以上02工程质量(2015 年) 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98%以上03服务质量(2015 年) 生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 80 以上 生活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 75 以上三三、强强化化企企业业质质量量主主体体作作用用(一)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 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制度,实 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企业要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 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

14、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及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定 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 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 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方法, 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积极应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再制造 等绿色环保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 (三)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质量的抓手, 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专

15、利 化,扭转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积极应用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究开5/14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鼓励有 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努力培育集研发、设计、 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 (四)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努力推动中央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成为 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者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主体,将质量管理的成 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带动提升整体质量水平。发挥优 势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提升作用,鼓励制定企业联盟标准,引领新产品开 发和品牌创建

16、,带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提升专业化分 工协作水平和市场服务能力,增强质量竞争力。 (五)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将履行社 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推动企业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者、 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 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四四、加加强强质质量量监监督督管管理理(一)加快质量法治建设。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运用法律手段 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健全质量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完善质量 安全和质量责任追究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保证严格 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培养与 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 法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