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纲要资料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70790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史纲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近代史纲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近代史纲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近代史纲要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近代史纲要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史纲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纲要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代史纲要资料近代史纲要资料国民党政权的性质:第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扩张敞开大门。由于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中国没有能够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反而使外国垄断资本不断深入中国,从而牢牢地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第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然居统治地位。中国广大的乡村基层政权被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所把持,地主阶级逐渐变成了帝国主义的附庸,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国民党政权继续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承认中国有土地问题,拒绝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从而使中国广大农民处在死亡线上。第三,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

2、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对人民巧取豪夺,聚敛大量财富,逐步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官僚资本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蒋介石政权统治的基础。由上可见,国民党政权与人民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其内外政策,既不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是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的原因其一,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一直没有得到认真清理。其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干预和瞎指挥。其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

3、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生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的包围中。其四,我们党还处在幼年,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缺乏, ,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全面正确地结合起来。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第一,伟大的红军长征,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篇章。第二,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三,伟大的红军长征,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第四,伟大的红军长征,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政治保证 1、

4、积极倡导和促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国民党及其影响下的地主资产阶级,在相当程度上不能不跟着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办事,共同对付日本侵略者。 、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一系列正确的策略方针,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的作用日益突出是坚持抗战的军事保证1、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抗日根据地拖住了日本侵略者的后腿。(三场漂亮的胜仗: 五师的平型关大捷,一二师的雁门关战役,一二九师的阳明堡战役)、在战略相持阶段,解放区战场成为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 3、在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区战场成了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

5、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抗日战争胜利发展的思想保证(四)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奠定了抗日战争人民胜利结局的组织保证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者和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第三,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民主主义理论的特点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新中国国家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认识和实践的发展

6、过程(中国近代土地政策:a.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平均地权 c。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土地革命的初步认识2.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认识过程井冈山土地法 (1928 年 12 月)兴国县土地法(1929 年 4 月)1931 年 2 月 28 日毛泽东写信给江西苏维埃政府, 解决了农民所期待的土地所有权问题。1931 年基本形成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抗战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变化的原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矛盾上升为

7、主要矛盾。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既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团结了地主富农,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解放战争时期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的形成土地政策变化的原因: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阶级矛盾再次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即五四指示 )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948 年毛泽东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从物力和人力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农民支援前线,积极参军, )5.建国初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废除实行大规模的

8、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解放了生产力。(农民在分得土地插上界碑)6.建国后的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农民致富问题?)【1、1950 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1952 过渡时期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1953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8 农业合作社 -过渡时

9、期)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十年建设时期 1958-1978)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过程: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所有、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产大队所有为基础、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产队所有为基础等三个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人民公社 6

10、0 条最终将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到生产队,分配核算也以生产队为单位,形成分别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性全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格局。 )4、改革开放后至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关系,先后经历了人民公社所有、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产大队所有为基础、人民公社三级所有以生

11、产队所有为基础等三个阶段,逐渐走向成熟和定型。人民公社 60 条最终将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到生产队,分配核算也以生产队为单位,形成分别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性全员共同所有、共同经营的农村经济管理格局。 )反思建国后土地政策成败得失,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建国后土地政策虽然号称创新,实际上却深受中国传统土地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影响,这主要体现在这三方面:一,国家治理中高度重视土地问题传统思想,把土地问题作为民心趋从的重要筹码,在土地制度变革中政治稳定权衡多于经济效率权衡。中领导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和建设也是如此。新中国 60 年的建设历程中,每逢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造成农业生产

12、出现问题、社会稳定出现隐患时,总是把土地权利部分地归还给农民,用“吃定心丸”的办法不断激励农民对土地的热情,以此来提高产出,化解经济社会矛盾。如今,我国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化、非农化仍然不足,经营土地仍然是农民获得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主要来源和手段,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意民之情,其所欲者田宅也”的社会心理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从古至今的中国历史均表明,土地制度的变革并不是孤立的,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引发社会连锁反应是剧烈的,因此有效的土地政策、法律和制度也必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基本制度是历史之必然。二、土地占有关系紧密联系着社会阶级的利益格局,从而决定着

13、政治治理格局,因此与上述理论和政策思想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是:在衰落的政体中土地制度变革是社会革命的先导,在稳定的政体中土地制度变革总是滞后的。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由社会底层一跃而成为社会的主人,而昔日高高在上的地主则跌到了社会底层;人民公社制度使千千万万个农村组织成为一个个带有军事化色彩的大集团;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一推行,立即导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瓦解,并且迅速恢复和重建了乡(镇)基层政权,乡村自治制度建立起来,从而形成了“乡政村治”全新的基层政治格局。这种状况决定了历朝历代对土地制度变迁都取谨慎态度,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从本根本上触动土地制度。时至今日,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远远快于农村土地产

14、权改革。三、中国农民“均田地”的文化传统对近百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进一步创新都有重要影响;但我国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的快速推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创造了条件,可以逐步加大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政策的实施力度。我国在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农民不仅表现出强烈的“恋土”情结,而且对土地占有关系公平有强烈的要求。可以认为:中国农业社会阶段农民土地权利的“公平”是比“效率”更重要的问题;但这种“均田地”和“恋土”情节,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高度发达阶段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在古村落民间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中发现,引发农民起义、社会动荡和朝代更迭的根源是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且没有生活来源,而土地兼并又

15、加大了这一矛盾。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剩余劳动可以疏导到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农民非农就业比较充分的时候,就应该适时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目前中国到了这样的发展阶段。当代农民的致富问题(养殖、种植加科技+市场信息,做大规模,做出品牌。 )农民要正确认识繁纷混杂的致富项目,恰当选择致富项目。 一、应根据市场机会选择致富项目: 农民要致富,就必须把自己生产的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只有把握有利的市场机会,才能实现较大利润,达到致富目的。市场机会是由供求变化决定的。当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上涨,利润就增大,供给缺口越大,价格就越高,利润就越大。反之,在供过于求

16、的情况下,供给越多,价格就越低,不仅没有利润,成本也会不同程度地赔进去。有些情况下,某些农产品就没有问津,其价值就根本不能实现,出现卖粮难、卖果难、卖猪难等等现胆,有的白白烂掉或变质。例如:河南未来农业示范园刘娟种的“跳舞草”因其少,远远不能满足好奇者的需求,所以其产品出售价格昂贵,连初期追随她种“跳舞草”的人,也能以每盒六十元的价格获厚利,一举致富。这些人把握并抓住了早期 有利的市场机会。如果全国绝大多数家民都追随去种“跳舞草” ,它就会很快经过成长期、成熟期进入衰退期, “跳舞草” ,它就会很快经过成长期、成熟期进入衰退期, “跳舞草”就会铺天盖地涌向市场,就会远远超出好奇者的需求,好奇者也不为之好奇了;它就会泛滥成灾,其市场价格就会极低,广大的最后追随着肯定不能获利,而且还会血本无归,哪里会致富呢。善于进行市场预测并抓住有利的市场机会,才能达到致富目的。显然,要求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农民都像诸葛亮一样预测未来是强人所难,但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它迫使农民掌握经济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