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94551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江佩珍:和谐构造大小家庭江佩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更是一位自强不息的好妈妈。她担任企业领导职务四十多年,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构建和谐企业大家园作出榜样。她不仅是事业上的强者,被评为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也是公认的柳州“十佳好媳妇” ,她的家庭被授予柳州市“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一、着力营造和谐小家庭江佩珍同志在事业上是强者,在家庭里,同样是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她始终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除了党的教育培养,职工的支持,自身的勤奋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作后盾。江佩珍

2、和丈夫之间,在生活、工作上真诚相待、互相支持、互敬互爱,对 96 岁高龄的婆婆更是孝顺备至。尽管她工作很忙,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除了安排好适合老人的可口饭肴和滋补食品外,还经常为婆婆梳洗。每当出差前她一再叮嘱家人要好好照顾婆婆。婆婆一旦生病,她就和自己的儿女一道送婆婆上医院就诊,她的爱人身体不太好,她又不放心让小孩背婆婆下楼,每次送婆婆上医院都是她亲自背着婆婆从六楼下来,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一次婆婆因病住院,正好企业召开定货会,她白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晚上就到婆婆的病床前侍候婆婆,给婆婆喂水喂药,端屎倒尿,忙碌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回企业开会。就这样一连

3、十多天,婆婆的病渐渐地好了,企业的会开成功了,但她却消瘦了许多。丈夫心痛地对她说“你工作忙,白天要处理工厂的事,晚上又来照顾老人,太累了,回去休息吧,有我们照顾老人就行了” 。可她却说:“照顾老人是我应尽的责任,放心!我能坚持得住” 。她婆婆逢人就说“我得了一个好媳妇”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江佩珍同志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她对子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她的三个儿女都是剖腹产的,生育他们不容易,教育他们更不容易。她下决心要当一名称职的妈妈,让孩子们健康、活泼的成长。她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她常说:种下好思想,收获好品德;种下好品德,收获好行动。为此她从小就对孩子进行爱国主

4、义教育,常给孩子们讲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从严要求子女,引导他们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她还常常带着小孩一道去帮助有困难的职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敬老人、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她的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儿女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后,个个都能学有专长,胜任工作,有的还担任部门的领导职务,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身为企业领导,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回到家既要做家务,还要照顾老人,既便如此,江佩珍同志仍不忘教育孩子从小热爱劳动,教会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碗、洗菜、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等等。当孩子

5、们帮助家里做了事,就及时表扬他们,并加以鼓励地说:“你们真乖,虽然年纪小,但能做许多事,而且做得很好,长大一定很能干” 。孩子听了很高兴,主动学做事就更积极了。一次她正在洗被子、床单,刚上一年级的大女儿卷上袖子跑过来说:“妈妈你休息,让我来洗” 。她望着孩子,心情很激动,笑着对女儿说:“你还小,大件的东西很重,你还洗不了” 。为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她就让女儿去把弟弟、妹妹用脏了的小手帕、毛巾拿来洗。为了培养孩子爱学习、刻苦钻研,她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到深夜。一次女儿问她:“妈妈,你有了工作,而且那么忙,还要这样苦苦地读书学习,为什么呢?”她和蔼地说:“学习是无止境的,没有文化就干不

6、好工作,小时候我很爱读书,但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没上过几天学,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很小就参加工作了,现在工作没有文化科学知识不行,必须补上文化课,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坚持学习,文化知识就会提高,你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好多了,应该珍惜,好好学习长大才能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江佩珍利用业余时间上夜校,读函授终于取得了中专、大专文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个孩子都很懂得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姐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努力,三个小孩都取得了大学文凭,她的大女儿对我们说起她的母亲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感,一种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她说:“我

7、的妈妈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更是一位敬业爱业,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好妈妈” 。现在孩子长大了,先后都参加了工作,各方面表现尚好。大女儿、二女儿也都结婚成了家。姐妹俩十分理解母亲,妈妈要求她们婚事新办,移风易俗,一切从简。女儿办婚事不摆宴席、不请客、不收礼品,她们都按母亲的意见做了,她们知道,母亲的目的是要她们记住企业领导的孩子一定要时刻注意影响,事事要以身作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江佩珍同志的邻居们常常称赞她的家教好,家风好。她的孩子孝敬老人,尊敬父母。和善待人,乐于助人,因而都赞誉她为“好妻子、好媳妇、好妈妈” 。可江佩珍却认为自己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对子女关心、爱护太少了。为了工作,

8、为了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她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因小失大。孩子的生日,她常因出差在外,不能亲手为孩子做一餐可口的饭菜,只能从外地为孩子捎来一封“生日贺卡” 。孩子们都理解母亲心情,特别是大女儿生小孩时,她正赶上全国的春季展销会,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交会关系到当年的产销和经营任务的完成。她把女儿送上医院后,得知是难产,她对女儿和家人做了简要的安排后,毅然率领供销人员踏上春交会的征途。她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了职工。不少女职工自愿用业余时间到医院轮流护理和看望她的女儿。当她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回家,一到医院看见女儿抱着小孙女深情地望着她笑时,她只能对女儿说:“对不起” 。女儿马上打断她的话说:“不用说

9、了,妈!我理解您,我永远尊敬您,爱您!”作为母亲,她感到内疚,作为企业领导,她对丈夫、儿女们对自己的理解、支持感到由衷的欣慰。二、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大家园早在 1988 年,江佩珍同志领导的企业被命名为柳州市文明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计生先进单位;1992 年被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和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连续保持至今。这得益于她既重视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亦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江佩珍几十年孜孜以求,打造出以“凝聚产生力量,创新铸造辉煌”为企业精神, “以人为本,科技兴企,创新和谐”为企业理念,“做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为企业愿景, “金嗓子喉片造福人类”为企业宗旨的金嗓子企业文化核心,成功地将一个

10、仅 36 人,年产值不过 20 万元的食品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全国中药 50 强企业。主导产品金嗓子喉片市场占有率居同类产品全国第一,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欧盟、俄罗斯、中东以及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有资产保值率 162%,年销售收入达 5 亿多元,年税利 1 亿多元。企业连续十四年保持自治区级“双文明”单位,保持了十八年柳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连年被评为柳州市优秀政工企业,柳州市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企业,自治区经济效益先进企业、广西医药行业先进单位,广西优秀科技型企业,全国医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一百六十八行纳税十强。 “金嗓子喉宝”还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美誉。

11、江佩珍同志先后被评为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自治区劳动模范、 “三八”红旗手、八桂巾帼英杰、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五大杰出创业女性、全国医药行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第五届中国十大女杰等光荣称号。几十年来,江佩珍有个雷打不变的习惯,就是坚持每月给党员、干部上一堂政治课,讲质量,讲管理,讲时事,讲做人,讲家庭,讲敬老,讲健康。公司建立董事长每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她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和员工家庭,与职工促膝谈心交心。在依法治厂的同时,融入“以情治厂” ,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交人,以情管人。在职工的

12、心中,做人和做事,家庭和工作,都已融汇在金嗓子的百年基业上。长期来,企业的一件件实事好事都让职工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都渗透着江佩珍同志对职工亲人般的深深爱意。1986 年至今多次与广西轻工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联办培训班,抓职工队伍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技能教育。公司连续二十二年免费为职工供应早餐,1991 年起,家家户户免费安装液化汽、抽油烟机、热水器;1995 年职工人人有住房,包括离退休职工免费安装一部程控电话。职工子女入托有补贴,考上大中专院校受奖励;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享所乐,组织观光旅游;职工工休假连续十二年组织市场考察。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丰富多采。职工都说“金嗓子是我们和谐的大家

13、园” 。以信立业,福祉惠民,造福人类。几十年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江佩珍带领金嗓子人积极回报社会,共建和谐大家园。1996 年,柳州市遭遇百年一遇洪水灾害,全市过水面积超过 90%.企业也未能幸免,厂房进水最深达 3 米,经济损失惨重。就在洪灾之后,企业斥资 100 万元,于当年 12 月建成“金嗓子”五一路东、西两座人行天桥,彻底解决五一路交通拥挤的窘境,此举深受市民称赞。2003 年,为支持国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村村通公路建设,公司捐资 100 万元,为三十四万三江侗族人民修建了一条脱贫路、致富路和幸福路,赢得政府与当地百姓的盛赞。2007 年,企业又捐资 36 万元,支持三江

14、县同乐乡村村通工程,再续修桥铺路新篇章。1994 年起至今,企业连续十多年在教师节期间慰问龙城“园丁”,被评为柳州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2001 年,企业还专门给柳州市16000 多教师赠送价值 8000 万元的平安保险,这在柳州市乃至全国尚属首例。企业十几年如一日,长期资助贫困山区学校和春蕾女童。1994年至今,源源不断捐资资助革命老区广西河池地区东兰县的广西金嗓子坡索小学,国家级贫困地区忻城县广西金嗓子北更中学,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中学,三江侗族自治县牙己小学、茶溪小学,柳江县里高中学。这些年,集团累计援建希望小学 2 所、校舍 2 栋、厕所 6 所、图书馆 2 个,资助课桌椅 2000 多套

15、,御寒冬衣 1 万多件,援助春蕾女童 200 多人次。江佩珍同志还带头出资捐助了十名柳城县古砦乡龙美中学少数民族女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企业出资大力扶持贫困山区经济建设。2005 年,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广西忻城县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金银花、罗汉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2 年至今,累计出资 20万元,在国家级贫困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开展科技扶贫,引导农民科学种茶。这些举措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近三年来,企业安置了各少数民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及城市下岗工人 1500 多人次,残疾人员近 100 人次就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此外,

16、企业 1997 年出资 860 多万元创建了广西金嗓子足球学校,目前已有 2 人入选国青队,4 人在甲级队效力,为振兴中国足球尽微薄之力;1990 年至今,累计出资 1100 多万元,赞助全国足球联赛广东宏远足球队,和广州松日队在柳州的主场比赛,以及广西元老足球队等十多项足球赛事;2000 年出资 200 万元支持广西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第九届运动会,鼓励广西健儿赛出成绩,赛出风格;2005 年慷慨解囊 200 万元支持举办广西民歌节,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沟通和友谊;2002 年,出资 200 万元支持第二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历次支持举办了柳州市琴童比赛和“金婚佳侣”评比活动;2007 年捐助 20 万元支持柳州市迎奥运家庭才艺大赛,推动了地方文体活动蓬勃发展2000 年至今,企业累计出资 360 多万元,扶持广西妇女 、女性天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广西文学 、 科普漫画等刊物,倡导科学、文明、健康、进取、和谐精神,为构建和谐精神文明作贡献。1994 年至今,在历次抗洪救灾和抗击非典活动中,企业累计捐资捐物价值 240 多万元。十多年来,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