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8054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一个攻击性行为儿童的行为矫正个案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324 更新时间:2011-9-23 一、个案背景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否则,以后矫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或者这个问题解决了,那

2、个问题又出现了,劳神费力,但事倍功半。通过观察发现小 p 是我班中一名具有典型攻击性行为的行为特征的孩子,我对他进行了仔细地研究、分析,试图找出纠正和干预孩子不良行为的心理诊疗措施。二、研究对象1、一般情况:小 p,男,今年 12 岁。该生为自闭症儿童,有语言能力,可以进行沟通。2、父母情况:由于母亲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因此一直和爷爷奶奶接送,全家对他教育问题很重视。3、问题行为的表现:该生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差,易发怒,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大喊大叫;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并且每当教师大声教育他时,这种攻击性行为会加强。三、发展水平评估1、生理评估:自闭症儿童2、心理评估:注意力

3、不集中,有行为偏差,自控能力差四、个案观察记录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发生次数被矫正者:小 p 观察场所:本班、操场 观察时间:在校时间五、原因分析1、家庭方面由于母亲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因此一直和爷爷奶奶接送,全家对他教育问题很重视。2、智力因素自闭症儿童,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判断,动手操作能力强。他对自己的情绪和过激行为无法控制。3、体能方面该生身体发育接近本年龄段儿童。4、社会学因素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学习、模仿是很有关系的。社会学理论把攻击性行为看作是由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在现代社会,影视中的暴力内容往往对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有较大影响。本来就喜欢打打闹闹的儿童,观看了暴力节目后,

4、会增加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或直接模仿影视中的暴力行为,并引以为傲。小p 告诉我,他最爱看奥特曼,看到奥特曼和怪兽打斗的时候,他就特别兴奋,会忍不住比划两下。由此增加了他的攻击性行为。5、心理特征从认识方面来看,小 p 的认识具有片面性,攻击他人只为了图自己的一时兴起,缺乏道德观念。从性格来看,他显得有些内向,但很喜欢跟着瞎起哄,情绪不稳定,易发怒。在意志方面也明显的表现出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从动机方面来看,他的动机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六、矫正过程通过了解和分析可知:小 p 脾气暴躁、行为冲动,易发怒,但他还是很单纯、没有心机、喜欢听好话。于是,我分阶段采取了如下对策:1、第一阶段:收集学生

5、的基本资料和有关攻击性行为矫正的方法,了解学生爱听好话,有点吃软不吃硬。2、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矫正。(1) 告诫父母最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因为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同时要求父母改变对孩子事事迁就的态度,另外,还要家长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2) 加强认识教育,创设集体教育氛围。首先,我在集体活动时有意对小 p 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告诉他,打人、骂人、欺负同学等行为都是非常不好的

6、行为,不但老师不喜欢,同学也不欢迎有这种行为的伙伴,大家都要做讲文明、懂礼貌、团结友爱的好孩子。如果有某个小朋友以前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改正了,大家都会原谅他的。并在活动中时时关注着他,暗示他:“能和同学们好好的玩,是吗?” ,当他真的好好的玩了,我就会及时给予他奖励,肯定他好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可以帮助小 p 建立有效的行为机制。(3)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创设让小 p 在一段时间内避免接触人际关系的环境,尽量减少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机会。并指定几个模范学生与他为伴,及时对他的良好行为予以肯定和鼓励,教育他坚持下去。使用“家校联系册” ,通过及时的沟通与反馈,力求教育方法的一致性,使小 p 的良好行

7、为得以巩固。3、第三阶段:强化良好的行为,发挥学生的长处。通过接触,我了解到小 p 爱听好话,于是,在强化他建立良好的行为过程中,只要发现他情绪波动较大或有良好的行为出现时,我都及时对他进行劝说和表扬。另外,我发现他很爱玩电脑游戏,如果他做的好,不欺负同学就让他玩游戏,让他从正面表现自己的能力,加强他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巩固教育成果,消除不良行为习惯。七、研究反思研究发现儿童之间的攻击多以物品抢夺和占有为主,较少发生直接以伤害同伴为目的的攻击,通过说服教育、因势利导,几乎都可见效,但矫正过程较漫长,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可步子太快,性子太急。攻击性行为是指儿童为一些小矛盾冲突或受到挫折时

8、,就作出侵犯他人利益的反应,例如毁坏别人的东西,打、踢、骂别人,对成人蛮横无理等。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问题行为,应尽早矫正,否则,以后矫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或者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个问题又出现了,劳神费力,但事倍功半。PP,男,今年 12 岁。该生为自闭症儿童,有语言能力,可以进行沟通。由于母亲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因此一直和爷爷奶奶接送,全家对他教育问题很重视。该生情绪波动较大,自控能力差,易发怒,

9、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大喊大叫;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并且每当教师大声教育他时,这种攻击性行为会加强。1 正确对待其攻击性行为 PP 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看到别的同学时,他会莫名其妙地亲别人;做操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经过分析,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

10、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PP 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同学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2 帮助他解决某些学习困难问题 PP 的视觉、听觉十分敏锐,人也很聪明,但做事不专注,缺乏耐心。如: 走迷宫半途而废,绘画时刚画上几笔就东张西望,为集体做事也不能有始有终我认

11、为这些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个性和行为的问题。据我观察,他其实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特别喜欢修理东西、拼搭各种交通工具和做手工,但由于没有耐心,自我控制力差,完全凭兴趣,再加上他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所以,一碰到学不好的东西,就容易丧失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放一放、帮一帮、夸一夸。所谓“放一放” ,就是适当降低要求,使他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如绘画时只要求他画出自己喜欢或会画的一样东西。所谓“帮一帮” ,就是在他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使他能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最终体验成功的喜悦。 “夸一夸”就是多说些赞美的话,帮助他逐步树立自信,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3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P

12、P 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同学常常出于厌恶他打人的行为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我认为,改善伙伴关系对减少他的焦虑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有意识地树立他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如当他在为班级打扫卫生时,我便夸他关心班集体;当他修理好某件物品时,我便夸他手巧;当他写字工整时,我就立即表扬他认真。通过种种办法,使他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释放焦虑的情绪,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4 减少矛盾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认为 PP 的行

13、为与矛盾的教育方式有关,这可能源于他的家庭成员之间,也可能源于家庭与学校之间。矛盾的教育信息在比较敏感的 PP 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使他在行为和情绪上表现得不够稳定,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对成人的教育不予理会。针对这一情况,我注意与家长交流,尽可能在教育观念上与他们取得共识,保持良好的沟通。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通过说服教育、因势利导,几乎都可见效,但矫正过程较漫长,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不可步子太快,性子太急。duodongzheng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原因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而肯定的答案。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脑神经递质数量上不足、脑组织器质性损害、铅中毒、食物过敏、食物添加剂

14、的使用及不良的环境(如父母教育不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度的刺激等)有关。对儿童多动症的矫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3.1 行为矫正法7 行为矫正主要是采用斯金纳发展的操作条件反射技术,主要通过强化技术控制儿童的行为。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个动作重复多次便会成为习惯。因此要求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就要反复要求、反复训练,而且最好采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渐反复进行。如多动症儿童在课堂上既喜欢说话又喜欢搞小动作,教师可观察哪种行为对课堂纪律造成更大的破坏,然后从改变这种行为入手,可先要求他不要讲话,改正后再要求他不要搞小动作,一步一步消除各种不良行为。改变不良行为较为有效的是代币法8 。代

15、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在教育上常用的有小红花、小红旗、五角星等。学生的代币积累到一定数量便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或奖励。应用代币法的目的是以代币作为强化物,当学生出现良好行为,就给予代币,如表现出不良行为则扣减代币,以此来强化良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代币法应用到矫正儿童多动症上可以这样实施:教师先仔细观察学生每节的表现,如果他又喜欢搞小动作又喜欢说话,可先纠正他喜欢说话的毛病。首先记录他每节课讲活的次数(如每节 10 次) ;然后对其教育,使之有改正的决心;再与之签约,条文简单易行,如约定一节课中说话的次数不超过 5 次,可记小红花一朵,超过 5次则画一个黑圈,就扣除小红花一朵,一周或两周结

16、算一次,如累计有 10 朵或 20 朵红花就可换取他所喜爱的礼品一份(如玩具、文具、小人书等) 。达到要求后,提高标准,要求一节课说话的次数不超过 3 次,记满 10 朵红花后又可获奖品,最后要求每节课都不能随便说话,直至彻底改掉这个毛病为止。改掉此毛病后再要求他改变其他不良行为。奖品的项目不一定是物品,还可以是游乐项目或某种权利,比如,得到 10 朵小红花可去公园玩一次,五朵小红花可在游乐场选择一样好玩的项目,达不到要求则不能享受这些权利。这可与家长配合好,看他喜欢哪一种活动,再采取恰当的奖惩措施。代币法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对团体行为的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如在一个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整个小组的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才给予代币,这个小组中如果有个别学生犯规,则不给代币,到一定时候进行结算,代币较多的小组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如可带这个小组的学生去郊游,而代币较少的小组则应做一定的惩罚,如可罚这一小组搞清洁等。这样群体的舆论就会给犯规的学生施加压力,使得各人都有注意约束自己而为本小组争取更多的代币。运用代币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