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结构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88050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式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曲式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曲式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曲式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曲式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式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式结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二章:第二章:一部曲式一部曲式1.乐段是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结构。速度、节拍、体裁取决于乐段的长度。2.一部曲式的乐段的特点:(1)由多个乐句组成,有完整的旋律,不是零碎的展开: (2)能表达完整明确的乐思,乐段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3)有明确的终止;(4) 一般为稳定陈述。3.乐段的内部结构:乐段乐句乐节乐汇。4.乐段的分类标准:(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划分依据;(2)以句子之间的关系 作为依据;(3)以构成乐段乐句的数量 2 的 N 次方和句子小节 2 的 N 次方为标准,可分 为方正型和非方正型;(4)以乐段调性变化和终止作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的陈述方 式作为依据,

2、可分为呈示型乐段和中间展开或连接型的乐段。第三章:单二部曲式第三章:单二部曲式1.单二部曲式由两个对比又统一的乐段有机结合形成的曲式。2.单二部曲式的分类:有再现单二部曲式、无再现单二部曲式(对比式和引申式)。3.有再现单二部曲式(二段曲式) 、四句式上下片乐段(四句式的平行乐段)和起、承、转 合式乐段的区别:二段曲式比四句式上下片乐段的第一部分的主调收拢使 句读划分更为 清晰;二段曲式比起、承、转合式乐段,前两个乐句与后两个乐句的对比性及收拢性使乐 段感增强,结构层次更分明。第四章:单三部曲式第四章:单三部曲式1.单三部曲式(三段曲式)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按照三部性结构原则组合形成的曲 式。

3、2.基本特征:呈示乐段中段再现乐段。 (ABA)图式:(1)a+a+a(2)a+b+a(3) a+b+c3.中部:发展中段(引申型)、对比中段(并置型) 、对比兼发展型- 2 -引申型的特征:与第一段之间的对比较少,更多的是第一段主题材料的延伸发展 (模 进、分裂、压缩) 对比中段(并置型)的特征:既有新材料的对比并置,又有第一段材料的引申发 展形成的中段综合性三段曲式。 (第二段完全采用新主题新材料,形成和第一段明显的 对比) 对比中部的结构长度与第一部分大多相等,出现扩展的情况比发展中部少些,属准 备 6.再现段:(1)原样再现(2)变化再现:变奏再现、动力再现、减缩再现。7.动力化再现:

4、引进新的乐思。第五章:复三部曲式第五章:复三部曲式1.复三部曲式(三部曲式)由三个音乐结构部分按照三部性原则结合在一起的,其中 至少有一个部分大于或等于二段曲式的结构。2.复三部曲式的特征:第一部分(首部)三声中部(第二部分)插部(插部型中 部)再现部(第三部分) 。3.第一部分:(1)材料:第二部由第一部引申而来,具有流动性。 (2)和声与调性布局: 呈示性和声语汇,转调只限于近关系调。 (3)终止式:古典时期,带有完全终止的独立收 拢结构。19 世纪中叶,可主调半终止或不完满终止,也可开放或转调结构,结束于半终止 或从属调上,形成和声的不稳定性的贯穿发展。 (4)内部结构:一定是单二部曲式

5、或单三 部曲式具有方整性、规化性。4.三声中部:(1)含义:复三部曲式中间部分以完全独立的曲式结构写成。 “Trio”(2) “新 主题呈示”是三声中部的重要特征,也是复三部曲式为双主题曲式结构的基础。 (3)特征: 1)材料:几乎全新的材料,具有稳定性、歌唱性。2)和声与调性布局:3)终止式:完 全终止收拢于三声中部的起始调。4)内部结构: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也有乐段结 构,每段可独立,界限分明。5.插部:(1)含义: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以不完全独立的曲式结构、无法清晰地划分曲式段 落(句读)的方式写作。 (2)特征:1)材料:不断出现新的主题材料。不断展开中部结 构。2)和声与调性布局:不

6、断转调或移调。3)内部结构:细分结构多样化。4)属准备- 3 -段:6.再现部:原样再现、简单再现、动力化再现。7.复三部曲式的变体:复三部五部结构(A+B+A+B+A:第一部分+三声中部+再现部+三 声中部+再现部) 、双重复三声部曲式(A+B+A+C+A:第一部分+三声中部 1+再现部+三声 中部 2+再现部) 。第六章:变奏曲式第六章:变奏曲式1.变奏曲式当相对独立的曲式结构以变奏手法组合成更高一级的曲式结构。2.图示:A(主题)+A1+A2+A3.3.结构原则;首先是主题的完整叙述,然后是它的一系列变化重复:A(主题)A1A2A3.(是一种套曲曲式,即由一系列完整的小曲构成)。4.变奏

7、曲式:(1)按主题数量分:单主题变奏、多主题变奏(二重变奏或双主题变奏或以上)。(2)按类型分:严格变奏(固定低音变奏、固定旋律变奏、装饰性变奏)、自由变奏。- 4 -第七章:回旋曲式第七章:回旋曲式1.回旋曲式不断反复的主题段落中插入不同的段落。2.插部主题段落成为主部主题或叠部,中间插入的部分。3.回旋曲式的分类:古回旋曲式、进但回旋曲式。4.古回旋曲式(小型回旋曲式、低级回旋曲式):(1)主题比较短小,主部和插部都是乐段;(2)段落较多;(3)段落性比较强,主部总是在主调上的收拢段落,插部带有展开性,经常转调,但一定用终止式收拢。 (4)主部在主调上,各插部在近关系调上,全曲的调性布局是

8、“TDST”。5.简单回旋曲式(典型回旋曲式、高级回旋曲式、对比主题回旋曲式):(1)主部结构为二部曲式、三部曲式或乐段,一般第一插部小于主部,第二插不大于主部;(2)有五个段落:a+b+a+c+a(主部+第一插部+主部+第二插部+主部) (3)各插部与主部形成对比,插部间又形成对比;(4)主部在主调上,插部在近关系调上;(5)结构上贯穿对比;(6)有尾声。第八章:奏鸣曲式第八章:奏鸣曲式1.奏鸣曲式是由三个音乐的结构部分,按照三部性原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曲式结构,其 中第一部分有两主题,即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副部主题一般在从属调上,两主题一般形成 性格上的对比称为呈示部;第二部分主要是第一部分

9、两个主题材料的展开,一般在下属调性 方向,称为扎开部;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时,副部主题回到主调上,称为再现部。2.呈示部:主部(主调)连接部(属方向调或大小调)副部(从属调性)结束部。3.展开部:引入部分、基本展开部分(下属方向调性或降调方向) 、属准备段。4.再现部:主部连接部副部(调性回归“主调”)结束部。5.呈示部:(1)主部:1)材料;单一性主题或对比性主题;2)和声与调性布局:呈示性, 调性明确、稳定,为单一性乐段,也有转调、离调和调性模进;3)终止式:可能是开放性, 也可能是收拢性。4)内部结构:乐段结构,不完整、发散,也有开放性乐句、单二部曲式- 5 -或单三部曲式。 (2)连接

10、部:1)材料;主部材料、新材料或副部材料。2)和声与调性布局; 不稳定性。3)内部结构: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 (3)副部;1)材料;全新的对比性材料。 2)含有多个主题,即多主题副部。6.展开部;(1)一般对呈示部出现的材料进行展开,主要是两个主题性格的展示;(2)有 时也会用连接部和结束部的动机展开材料展开;(3)展开在下属调性方向的调上,一般不 会稳定在某调上;(4)展开不会利用模进或复调模式等手法,通过不断的离调或转调来充分揭 示主题的性格,少数情况下,也会引入新材料,在展开部的开始有时会加入导入部,调性在 副主题上,结束时有时出现假再现部,并伴随属准备。7.再现部:(1)对呈示部的再现

11、,有总结全曲的作用。 (2)不同于三段曲式或三部曲式的 再 现部。 (3)往往表现为主题展开后的一种升华,最典型的是再现部中的副部主题在保持旋 律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调性从从属回归或调性服从。8.假再现在再现部出现之前出现主题的片段,而且出现在其他调性上。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样式。 (音乐的各要素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和时间关系。 )2.曲式分析以典型的音乐结构为基础,寻找音乐作品结构的共性化特征及规律。3.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音区、力度、演奏(唱) 、调性、调式、和声、织体、复调、配器等(分析音乐作品结构的基本手法) 。4.曲式分析的原则:单一原则;并置对比原则;再现原则;回旋(循环)原则;变奏原则;奏鸣原则。- 6 -5.音乐材料及发展手法:重复;变奏;展开;派生对比;并置对比;模仿;模进;分裂; 时 值的压缩与扩大;调式对比;音程的扩大、压缩与转位;动机贯穿;旋律的自由发展;织 体。6.音乐的陈述类型:(1)稳定型陈述:呈示型、结束型、引子型。 (2)非稳定型陈述:展 开 型、过度型。7.动机音乐作品中最小的有机组成部分。主题能代表音乐作品的性格和形象音乐的思维。9.音乐曲式结构发展的基本原则: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再现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变 奏原则;回旋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