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4291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兰教授演讲-阅读的神经机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蘭教授演講洪蘭教授演講閱讀的神經機制閱讀的神經機制由於社會與科技變動越來越快,我們的下一代所需使用的知識常常都是還 沒被發明的知識,就以奈米科技來說,我們這一代由於沒有接觸過可能不清楚 這是什麼,這一點也不為過,但要是現今的孩子也跟我們一樣不知這是什麼, 那就太落伍了。有時候大家會去探討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現在看來可以這 樣說: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進社會來做準備,特別是加強他們的背景知識 ,這背景知識就像是大樓的鷹架一樣,是建構的基礎,當背景知識存 在了,日後遇到遇到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時,也能夠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向上 學習,而當你沒有足夠的背景知識時,在面對新事物時你就只能輕聲歎息 了。但

2、老師在教導學生之餘也別忘了品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不會的知識是可 以教會的,但壞的品格若是定型要改就很困難了。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很關心自己子女的學習狀況,但有些東西必須要先知道 才能夠真正給予孩子幫助。談到學習,當然就和我們的腦是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的,感官上所受到的任何刺激都會在腦部產生反應,坊間有很多潛力開發的單 位標榜著人只用了百分之十的腦功能,完全開發之後將會學的更快更好, 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我們腦部的功能是用進廢退的,什麼意思呢?就 是說其實人的腦是處在一個完全使用的狀態之下,當你常常去利用到腦的某個 特定功能時,這功能會佔去腦中更大的區塊,反之,若是比較少會去使用到的 功能,就會漸漸

3、的被其他功能分走其原本的區塊。記得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有一隻猴子的小拇指被切下來後,其功能就消失了,經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 猴子腦中原本與小拇指功能相關的區塊,完全被其他的拇指佔用走了。再來有些人會覺得說腦越大人也就隨之更加聰明,這也是不正確的,聰明 與否與腦的大小並沒有關聯,而是與我們腦部中各反應神經的緊密或是疏散有 關係,神經的網絡越密集時,腦部的反應自然也就越快,像是閱讀就是一種很 好的活化腦神經的活動。再來家長也要知道孩子的興趣與個性也是會遺傳的,曾經有個實驗是將一 對剛出生的雙胞胎分開,一個由自己父母撫養,一個就寄養到另外一個家庭裡, 兩人期間不做任何的往來,結果在多年後見面之後便

4、發現,兩人不但外在的穿 著、髮型都極為相似,連內在的興趣與個性也是一樣的。談了那麼多之後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有限資源,一心二用對於學習 來說並不好,而且在有限之中,孩子不可能什麼都好,什麼都行;此外最好是 主動學習才有用,動機決定學習成效。舉一個例子來說:有一位大學數學教授, 一連生了四個女兒,好不容易生到一個兒子,這位教授非常高興,並暗自許下要訓練培養這男孩成為一個頂尖的數學家的心願,結果孩子八個月大就教他阿 拉伯數字,兩歲就開始學數學理論,後來孩子非但沒有熱愛學習研究數學,而 倒是看到數學就心生恐懼,甚至嚴重到看到圓形的東西都會感到害怕。這問題 並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這位身為人父的

5、教授,所以要改變這位教授才能 夠解決問題。經過大家的不斷勸說下,終於說服了這位教授,他終於肯讓他的 兒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兒子選擇未來要當個大廚師,便選擇念觀光餐飲 系,幾年之後奪冠的那道菜,便是出自於這位當初被逼迫當數學家的男生之手,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這男生竟然說他已經變得不怕數學了,因為當他有次在做菜 時,必須計算調味比例時,發現這不但就是在算數學,而且簡單也不是那麼枯 燥乏味,這例子讓我們看到興趣比較容易讓學習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此外有 時候一個人的長處也有可能是由其短處所帶領出來的。既然這樣做家長的要了 解到一個道理:沒有什麼天才,放對地方的孩子其長處就可以發揮,像是之前 台灣的世

6、界電玩冠軍曾政承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曾去韓國參加電玩大賽得到冠軍的曾政承,他去韓國看過韓國的電玩發展 之後,才真正下定決心自己應該要加強英文能力,而他認知到如果要走電玩設 計這條路的話,有關電腦遊戲設計的能力,以及設計遊戲時所需要的文學背景 知識方面而言,自己是非常不足的,曾政承覺悟到自己必須要努力學習,要好 好地打好根基才行。所以要讓小孩子知道學習的目的,小孩才能提起學習動機。另一方面,為什麼電腦遊戲可以吸引小孩子,這是我們必須去了解,去知 道原因的,而不是一味地反對電腦遊戲。其實,電腦遊戲是個不錯的學習工具, 因為小孩子要玩電腦遊戲之前,必須知道遊戲的規則,更何況許多遊戲規則不 是用日文說

7、明,就是用英文來說明,所以看不懂說明書的小孩必須對遊戲規則 提出假設,而在遊戲過程中驗證假設,然後從通過遊戲後得到立即回饋,如此 學習新知識才會有樂趣。所以說老師的教學一定要有趣,而且要讓學生可以得 到立即的回饋,如此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除了去培養小孩子的學習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我們必須教導他們待 人處世的道理。洪蘭教授發現,有些來應徵工作的人,雖然有好的履歷,錄用 之後漸漸發現,他們無法跟其他同事好好相處。有些人可能家庭環境非常富裕, 凡事由菲佣代為處理,甚至代為管教,小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容易養成很多 壞習慣。壞習慣一旦養成了之後,要重新改正他的壞習慣,就有如樹歪了,要 把它扶正,

8、但太過用力會把樹折斷,不夠用力,樹還是歪的。小孩子一旦長大 了,花在改正壞習慣的時間,要比在小的時候改正時,多花好幾十倍的力氣。 所以家長要特別注意小時候看到小孩子的壞習慣,就必須立即引導改正。家長也需注意,要順著小孩子的興趣去發展,不要硬強迫小孩子順從父母 指定的路去走。不然等到小孩子老了,他們會去思考,這一生為誰辛苦為誰忙,此生都白過了,到老了才來後悔已經為時已晚,情況更嚴重的,可能就是導致 憂鬱症了。所以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否則孩子以後一定 會後悔。有些孩子天生就有莫札特的才能,再加上後天環境的培養,後天環境 加上先天才能的交互作用,就一定會有莫札特的成就。如果天生有莫

9、札特的才 能,但沒有那個環境可以培養他,父母也不必擔心,小孩自會找出自己的路, 只是會多花許多時間而已。最怕是天生就不是莫札特的料,卻硬要逼孩子成為 莫札特。父母必須了解,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生活也不只是為了溫飽而已。洪蘭教授的妹妹,希望她的小孩培養氣質,所以逼迫她的小孩學鋼琴,但 孩子對學鋼琴沒有興趣,只想要踢足球,當足球隊長,結果形成母親與小孩之 間的大戰,造成家庭氣氛的不和睦。後來經過妥協之後,家庭氣氛才逐漸好起 來。小孩高中畢業後,因想要申請運動獎學金進入哈佛大學,小孩子自己當然 就了解到要努力念書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所以我們知道,當小孩子會自己去 思考未來的出路時,他們就會努力去學

10、習。另外,父母和小孩子之間關係的良 好也是非常重要,如果小孩子遇到什麼困難,要讓孩子想要找父母商量,而不 是找同學討論,因為同學的思想都尚未成熟,出的都是一些餿主意。德國人做了一項研究,閱讀和運動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腦退化。更重要地, 閱讀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因為訊息在腦中傳遞時需要經過很多轉換,但是如 果你有經驗或是背景知識,就可以減少、甚至不需要轉換的時間,就可以理解。 就如同開車到沒有去過的地方,第一次去要花很多時間去弄清楚地點、方位等, 但第二次再去時,就知道正確的位置在何處了,所以知識是要靠經驗,而經驗 是要花時間的,但是我們現代人如此忙碌下,閱讀是最好吸取別人經驗的方法, 閱讀可以建立

11、你的背景知識和架構,然後透過這些後天學習到的知識來解釋或 學習新的事物。使新的知識和你的背景知識互相掛勾,才能夠快速去吸收並理 解新的知識。而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就必須先以身作則地先閱 讀,我們都知道身教重於言教,小孩看到父母都在閱讀,不知不覺中這種好的 習慣,也會影響小孩子。而如果父母做不到,就沒有立場可以要求小孩做到。閱讀可以幫助思考,而思考一旦開啟了,要得到結論,神經迴路才會停止 運作,所以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活化神經迴路,防止大腦退化。而另一方面,閱 讀可以吸取作者的經驗來學習,並和自己所學的知識產生連結,藉以培養自己 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文字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透過不同作者的眼睛

12、來看世界, 如此不僅可以培養我們的創造力,甚至可以習得同理心,感受到別人的痛苦, 不僅學到知識,也可以學到常識。現代人多把時間花在看電視的娛樂上,而電視節目的製作為了節目的收視 率,已枉顧了教育民眾的重責大任,不知不覺在孩子未成熟的心靈中,置入很 多錯誤或似是而非的訊息,混淆了我們民族幼苗正確的道德和倫理觀念。所以父母送給小孩最好的禮物就是,要幫助小孩關掉電視,並培養小孩的閱讀習慣, 從書中學到正確的訊息及待人處世的態度。不僅讓我們的小孩可以多讀書,可 以跟別人競爭之外,更重要的,我們要告訴我們的下一代,正直的人品比學問 更重要,故良好人格的培養是我們一輩子都要努力的方向。http:/www.bish.tp.edu.tw/dsa/113.ht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