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41916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速记之四考点速记之四 妇产科学妇产科学考点速记之四第七篇 妇产科学 一、女性生死系统解剖1.外生殖器(1)外阴范围: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软组织。(2)外阴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小阴蒂、阴道前庭、2.内生殖器(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2)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3.骨盆(1)骨盆平面和径线:入口平面:前后径 11,横径 13、斜径 12;中骨盆又称骨盆最小平面:前后径 11.5、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 10,胎先露下降标志;出口平面:前后径 11.5、横径 9、前矢状径 6、后矢状径 8.5;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

2、较长,两径值相加大于 15,也可经阴道分娩(2)骨盆轴:(3)骨盆类型4.骨盆底组织(1)盆底的三层结构(2)会阴5.生殖系统血管、淋巴与神经(1)血管(2)淋巴(3)神经二、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出生后 4 周内、幼年期(新生儿期以后至 12 岁) 、青春期(以初次月经来潮为标志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 、性成熟期(周期性排卵并分泌性激素) 、更年期、老年期2.月经3.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1)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黄体一般只维持 14 天(2)内分泌功能及雌、孕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功能:能促使子宫发育、协同促卵泡素促进卵泡发育;增强输卵管蠕动,有利于

3、孕卵的输送,使上皮细胞增生、角化,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和乳晕着色,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促使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促进水钠潴溜;促进骨中钙的沉积,加速骨骺闭合。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抑制输卵管的蠕动;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使乳腺泡增生发育;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基础体温升高;促进水钠排出4.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5.性周期的调节性周期的调节三、妊娠生理1.卵细胞的受精、植入及胚胎发育 受精、植入与胚胎发育2.胎儿附属物(1)胎盘的形成、结构、血液循环和功能(2)胎膜、羊水、脐带的形成及其功能3.妊娠期母体的变化(1)生殖器官和乳房的变化(2)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3)泌尿系统的

4、变化四、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的诊断: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变化、妇科查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满 12 周,耻骨联合上 2-3 横指;16 脐耻之间;20 脐下 1 横指;24 脐上 1 横指;28 脐上 3 横指;32 脐与剑突之间;36 剑突下 2 横指;40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3.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五、产前检查及孕期卫生1.产前检查:预产期:月数减 3 或加 9,日数加 7(农历加 14) ,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左或右下方;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左或右上方

5、,肩先露在靠近脐部下方;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 23-26;髂嵴间径:25-28;骶耻外径:18-20;坐骨结节间径或出口横径 9;耻骨弓角度正常为 90 度;骨盆内测量:对角径 12.5-13;坐骨棘间径 103.围生医学概念(1)围生医学的概念:从妊娠满 28 周至产后 1 周六、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2.枕左前位分娩机制:xian 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3.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1)分娩先兆:假临产、见红、胎儿下降感(2)临产诊断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30 秒或以上,间歇 5-6 分钟,并伴有宫颈管展平,宫口扩张和胎先

6、露部下降(3)产程分期: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初产妇需 11-12 小时,经产妇需 6-8 小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初产妇 1-2 小时,经产妇数分钟,第三产胎盘娩出期:约需 5-15 分钟,不超过 30 分(4)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第一产程:规律宫缩,宫口扩张,潜伏期:从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 3CM,约需 8 小时,活跃期:宫口扩张 3CM 至宫口开全 4 小时。第二产程:胎头拨露,胎头着冠;第三产程:七、正常产褥1.产褥期生理(1)生殖系统的变化(2)乳房的变化(3)全身各系统的变化2.产褥期临床表现及处理(1)一般情况:若出现尿潴留进行处理:解除产妇对排尿疼痛顾虑;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

7、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温开水冲洗尿道口,诱导排尿,针刺阴交、关元、气海及阴陵泉等穴或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以上处理无效应导尿八、妊娠病理1.流产:妊娠不足 28 孕周,胎儿体重不足 1000g 即终止者。(1)病因:胚胎因素、母体因素(2)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流血和下腹痛。各类型流产的鉴别诊断及处理:A 先兆流产:停经后有少量阴道流血,伴轻微下腹胀痛腰酸。保胎治疗 B 难免流产:由先兆发展而来,阴道流血量增多,常超过月经量,下腹痛呈阵发性加剧,可见胎膜或胚胎组织堵塞;应尽快清除宫腔内容物。C 不全流产: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在宫腔内,多发生于 8-12 周间。立即清宫。D 完全流产

8、: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多发生于 8 周之前或孕 12 周以后;E 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在子宫内已死亡,尚未自然排出者;尽早排空子宫。F 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 3 次或 3 次以上者。针对病因治疗2.异位妊娠(1)病因和病理:慢性输卵管炎是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输卵管妊娠流产多发生在壶腹部或伴部。(2)临床表现:停经、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晕厥与休克、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妇科查抬举痛明显,子宫有漂浮感(3)诊断与鉴别诊断:阴道后穹窿穿刺、妊娠试验、超声、腹腔镜(4)治疗:抢救休克的同时进行急症手术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重症出现抽搐、昏迷(1)基本病理变化及对

9、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全身小动脉痉挛(2)分类和临床表现:轻度:血压140/90,150/100,或基础血压升高 30/15,可伴有轻微蛋白尿(0.5g/24h)或和水肿;中度:血压150/100,160/110,蛋白尿(+) (0.5g/24h)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重度先兆子痫血压160/110,尿蛋白(+-+) (5g/24h)和或水肿,有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子痫:在妊高征基础上有抽搐或昏迷。轻度水肿分 4 度:I 度水肿局限于足踝及小腿;II 度水肿延及大腿,皮肤如桔皮样;III 度延及外阴、腹部,皮肤紧张发亮,IV 度全身水肿有时伴腹水。(3)诊断及鉴别诊断:妊娠合并原发

10、性高血压,未孕时有高血压史,无尿蛋白和管型;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有尿蛋白,管型红细胞(4)治疗及护理:轻度睡眠采取左侧卧位,镇静剂苯巴比妥;中、重度:硫酸镁是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4.前置胎盘(1)分类与临床表现:完全性又称中央性;部分性;边缘性又称低置胎盘。典型临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反复发生的无痛性阴道流血(3)对母儿的影响: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植入性胎盘、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4)处理:制止出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5.胎盘早期剥离(1)类型:显性出血、隐性、混合性(2)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子宫破裂:可见病理缩腹环子宫下段有压痛,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宫底

11、升高硬如板状有压痛(3)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凝血功能障碍与 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4)处理: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6.双胎妊娠(1)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处理7.羊水过多: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内,羊水超过 2000ml 者。(1)病因:胎儿畸形、双胎、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儿血型不合(2)临床表现和诊断:急性羊水过多多在妊娠 20-24 周,可见皮肤紧而亮,子宫大于妊娠月份,胎位不清,胎体有飘浮感,胎心音遥远或听不清;慢性多在 28-32 周,易早产。(3)处理:破膜时用手堵住阴道口以控制羊水流速8.过期妊娠:妊娠达到或超过 42 周(1)临床表现:胎盘功能正常型

12、巨大胎儿体重大于等于 4000,胎盘功能减退型:小老人过熟儿,围生儿死亡率增高。(2)诊断及处理:胎动计数:正常胎动平均每小时 3-5 次,一般每12 小时达 10 次以上为正常九、妊娠合并症1.心脏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1)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妊娠 32-34 周时孕妇血容量达高峰,分娩期及产后最初 3 天内,是心脏病孕产妇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2)诊断与防治:分四级:I 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II 级略受限制;III 级明显受限;IV 级患者汉有做任何活动。心衰诊断:患者轻微活动即感胸闷气急,睡眠时感胸闷而憋醒,需坐起或到窗口换气;或休息时每分钟心率超过 110 次,每

13、分钟呼吸超过 20 次,咳嗽后肺底有湿罗音。心功能 III 级及以上或有心衰史者均不宜妊娠。2.急性病毒性肝炎(1)妊娠、分娩与肝炎的相互影响:肝功能衰竭,急性肝坏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增高十、异常分娩1.产力异常特点: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又称低张性,子宫收缩保持直辖市性,但收缩力不足,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故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不协调性又称高张性:临床表现:潜伏期延长:正常需 8,如大于16 小时为延长。活跃期延长或延缓:正常 4-8 小时,如大于 8 小时为延长;宫口扩张进展每小时小于 1CM 为延缓;活跃期停滞:分娩进入活跃期

14、后,子宫颈口扩张的进程达 2 小时以上无进展者称为停滞。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初产妇第二产程大于 2 小时,经产妇大于 1 小时为延长;第二产程大于 1 小时而胎头下降无进展为停滞。2.产道异常(1)骨产道异常的分类:骨盆各径均少 2CM 为均小骨盆;扁平:骨盆入口平面前后径狭窄,骶耻外径小于 18CM,入口平面前后径小于10,对角径小于 11.5;漏斗:坐骨棘间径小于 10,坐骨结节间径小于 8,坐骨结节间径与后矢状径之和小于 15,耻骨弓角小于 90,坐骨切迹宽度变窄;横径狭窄:也称类人猿型骨盆,骨盆各平面均呈前后径长而横径较短;畸形骨盆。3.胎位异常4.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的诊断及处理:胎儿

15、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双顶径大于 10CM。十一、分娩期并发症1.胎膜早破(1)临床表现及诊断:孕妇突感有液体自阴道流出,不能控制。(2)并发症及其防治:早产、脐带脱垂、感染2.子宫破裂(1)原因:胎先露下降受阻、子宫病变、手术损伤、宫缩剂使用不当(2)临床表现与诊断:宫缩强有力使产妇下腹疼痛难忍、烦躁不安、呼痛不止,常有排尿困难。子宫外形呈葫芦状。3.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500ml 者。(1)病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2)临床表现与诊断:阻道出血和全身急性失血表现。(3)防治:迅速止血、防治休克和感染4.胎儿窘迫胎儿在宫

16、内缺氧危及健康和生命。(1)病因:母体血氧含量不足、子宫胎盘血供不足、胎盘功能低下、脐带血运受阻、胎儿因素十二、产褥感染一、定义产褥感染: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产褥病率:是指分娩 24 小时以后的 10 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 次,有 2 次38。二、病因1病原体种类:孕期及产褥期生殖道内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衣原体及支原体等寄生,以厌氧菌为主,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环境下可以致病2感染途径:(1)内源性感染; (2)外源性感染。三、病理及临床表现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分娩时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导致感染。会阴部可出现疼痛,局部伤口红肿、发硬、伤口裂开,脓液流出,压痛明显。阴道裂伤及挫伤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感染部位较深时,可引起阴道旁结缔组织炎。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扩散到子宫蜕膜层称子宫内膜炎,侵入子宫肌层称子宫肌炎。两者常伴发。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若为子宫肌炎,则子宫复归不良,腹部有压痛,尤其是宫底部。表现为高热、头痛、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