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0947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关键细节决定招聘成败“细节决定成败” ,随着精细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对细节越来越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是如此。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细节管理的过程。一个细节,尤其是关键性细节做不好,都可能导致管理效力大减甚至失败。这在人力资源各环节上都毫无例外,在人力资源入口关招聘上也体现明显。“得人才者得天下” ,招聘作为人才引进的第一道关口,把好入口关,引进合适的人才,对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企业年年招人,月月招人,钱也花了,时间也花了,但还是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或者招聘到的人才呆几个月就拔腿走掉,企业管理者们只能望才兴叹,无可奈何。招聘的这些情况是很多因素造成的,

2、但对招聘中一些关键细节的忽视,往往导致了招聘的劳而无功。招聘准备忽视了对人才的软件要求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对人才的硬件要求往往很多也比较清楚,如学历、职称、专业、经验、英语水平等,招聘时也往往按照这些要求,严格的检验把关。而且为了保险起见,许多企业的招聘人员往往会就高不就低,有大本就不用专科,有硕士博士的就不要本科。但即使这样,在很多时候下,严格按照硬件要求招进来的人才并不是很适合企业,甚至根本不合适,这是怎样回事?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招聘准备时一个关键性细节没做好:忽视了人才的软件条件。许多企业过于重视硬件,对于人才的软件条件没有足够重视,如岗位胜任能力、价值观等。事实上,硬件是人员能胜任工作的

3、前提,而软件则是人员能干好工作的根本。硬件决定了人员能不能干,软件决定了人员能不能干好。人员可能具备很多过硬的能力,但胜任岗位工作的关键能力不具备,照样做不好工作。如果人员对企业不认同,缺乏工作热情,即使他们得到过充分的培训,有相关经验,工作表现也只能是平平甚至比较差。而这些软件要求,往往被企业忽视,在面试准备时,不仅用人部门不太清楚,而且人力资源部人员也比较模糊。如游戏软件公司的主要风格是宽松自由、重视思维创新和突破,没有创新头脑的人在这里会很痛苦。而流水线制造型企业的则要求程序严密、循规蹈矩。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在这里可能会“水土不服” 。对具体岗位来说同样如此。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一线人

4、员来说,技能、知识与经验固然重要,但亲和力相比起来更重要,因为通过培训,员工能在短期内掌握技能与经验。但是,相对于冷若冰霜的人,真诚热情,充满爱心的员工更能让客户感动,也更容易成功。因此,在招聘时,企业必须事先对应聘人员定好位,画好像。要明确招聘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胜任能力等。把职位对人的各项“软”性要求列出来,并用行为描述来界定职位对人员水平要求。这样,招聘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还可以有效避免应聘者学历、资历、名气对选拔者的影响,更容易发现人员的潜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招人才,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如办公室主任,由于经常接待外部客人,协调各类内外关系、处理突

5、发事件等,因此,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灵活性就成了他的关键胜任能力。面试环节忽视了应聘者的背后信息许多企业在招聘面试时,发现有些人才确实不错,不仅硬件条件不错,而且软件条件似乎也不错。应聘者口若悬河,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讲的有条不紊头头是道,甚至可以佐证的案例故事也接连不断。而当人员真正被招进来后,却发现他的实际表现与面试表现相差很远,这让面试人员感到非常迷惑。这主要是因为,面试中对应聘者背后信息了解的关键细节没做好。面试中过多的听取应聘者的一面之辞,对其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热情和长期打算却不甚了解,而且已获取信息又面临着虚假成分的威胁。事实上,面试是一项很难的工作,但很多人往往认为它很容易,以为

6、不需要训练和经验就能了解应聘者面试反应背后的真实情况,应聘者话语中的真正含义。但当有丰富的面试经验、做好充分准备的应聘者对答如流,而且回答也非常“漂亮”对口时,就会让自认为有经验的面试人员产生错觉,被应聘者的表象所迷惑,有些面试者甚至也会出现尴尬困惑的局面,数小时的面谈下来心理也是七上八下,好象行又好象不行,甚至到了最后想想自己问了这么多问题到底是为了什么。通过行为性 STAR 面试法可以有效检验应聘者话语的真伪和背后的信息。STAR 面试法中问题要有四个要素组成(situation:情境;task:目标;action:行动;result:结果) 。STAR 面试法一般是这样的:用一个引导性的

7、问题引发应聘者讲述一个重要的事例,他举的事例要符合几个条件,一是有情景、背景,当时在怎样发生的;二是有目标,事例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有行动,采取了哪些步骤,关键时刻他是怎么处理的;四是有结果,有没有达成,有何经验教训等。根据应聘者的回答进行适当的一连串的追问,让应聘者对关键过程和细节进行详细陈述,通过应聘者的回答确定其背后信息。由于这些问题,特别是细节性的追问都是随机的,而且层层剥丝抽茧、顺藤摸瓜、打破沙锅问到底,应聘者无法准确预测,也无法进行充分的事先准备,只能据实以答。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应聘者说谎的机会,其真实水平和诚实度也会充分体现。例如,岗位需要应聘者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8、来检验。如果应聘者确实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做过这些事情,相信他肯定会侃侃而谈,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心得体会一五一十的描述清楚。如果应聘者在撒谎,一开始可能会编的有鼻子有眼,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到后来可能就会支支吾吾,不能自圆其说,答到最后可能会面色苍白,冷汗直流。 招聘过程忽视了应聘者也在面试公司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面试人员常常觉得这个人非常优秀,那个人也非常不错,这次终于招到几个好的了。却不知当最后给应聘者发放录用通知书上班时,应聘者却不来了,让企业面试人员空欢喜一场。另外还有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很多应聘者来报道上班了,结果发现面试时的介绍与实际情况相差很远,让这些人员感到欺骗,最后失望而去,让企业

9、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之所以出现这样结局,主要是忽视了招聘中应聘者也在面试公司的细节。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励,就业困难,很多职位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企业管理人员多数会认为招聘甄选不是什么难事。面试人员通常认为自己对求职者手握生杀大权,因此对招聘中影响应聘者选择的细节没有足够关注。如面试人员素质偏低、面试场所不整洁、面试准备不足、面试不专业等等都对面试质量有重要影响。另外,由于优秀人才难寻,人力资源部门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领导也很满意,招聘人员生怕让到手的“大鱼”跑了,于是把企业说得天花乱坠,夸大企业的业绩和发展前景,给求职者过高的承诺(如薪水、住房、培训等) ,或者刻意隐瞒一些负面信息(如经

10、常加班/克扣工资等) 。等人才进入企业时才发现不是这样一回事,就会有受骗上当的感觉,于是就会满腹牢骚甚至拔腿走人。招聘是一次双向选择的行为,绝不是一厢情愿的,招聘中公司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对象,应聘者也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公司。而优秀的求职者可能会面对数家公司,有充裕的选择机会。企业人员面试应聘者的过程也是应聘者面试企业的过程。整个招聘过程中,企业只要有一个环节或者一个细节让应聘者(特别是优秀的应聘者)感觉到这个企业“不是那回事” ,就会让他们放弃该企业。因此,好的招聘应该是 50在评估求职者,50在向求职者推销公司。企业要让自己能在众多的其他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特色上,在很多细节上都要下功

11、夫。招聘广告:很多企业招聘广告就不注重细节。如“本公司提供优厚的待遇” , “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样笼统空洞的说法会给人员带来困惑,很多合适的人才可能会在犹豫中放弃。 “提供优厚待遇”,这样说可能会更好:岗位年薪 3-10 万元。3 万代表的是人才基本胜任岗位待遇,10 万代表非常出色的能力和业绩能达到的标准。“提供发展空间”不如改成:入职培训、职业化训练、管理培训、完善的职业生涯体系、职业辅导等。这样就能让应聘者感觉到专业、可靠。面试程序:整个面试过程,都要让应聘者有良好的感受。面试前要确保接待人员、面试人员等态度诚恳、友好,要有人情味。打电话、接待等各环节都要规范用语和程序。面试结束

12、时也要有明确的处理措施。如很多跨国公司,面式结束时一般都会给落聘者去电话或感谢函,体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专业水准。面试人员要有良好的举止,经过专业训练,包括人力资源部人员及用人的直线主管等。面试人员的语言、行动、步骤等都要严谨、规范,表现出高水准的职业素养。面试人员举止不雅、态度傲慢、问题肤浅甚至仪容不整等,都很容易被应聘者看扁,这样的面试人员和企业很快就会被应聘者判为不合格、被淘汰。面谈内容:面谈中应坦诚相见,给应聘者真实、完整的职位信息。明确告知企业战略目标,岗位工作如何开展,岗位职业生涯等,有哪些隐含因素,如加班/出差。介绍的越详细,人员进入企业后的稳定性就越大。这就相当于给应聘者打“预防针” ,他发现负面情况后也不会有太大不良反应。还可以让应聘者自我筛选,如果他了解了企业的真实情况后认为不满意,可以自行退出招聘过程。总之,细节决定着招聘的成败。招聘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关键细节做不好,都会导致招聘的低效率甚至失败。企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充分重视招聘中的各个细节,企业才能有效的把好人才的入口关,引进合适的人才。本文刊载于中外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