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78984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4 页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咸宁市政府在编制了湖北咸宁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组织修编了咸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为了更好 地谋划咸宁的长远发展,体现 “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规定,现将咸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成果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 计献策。 联系科室: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城乡规划编制科 联系电话:15717242012 联 系 人:杨剑、李哲 电子邮箱: LZ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第 1 1 节节 规划编制背景规划编制背景第第 1 1 条条 在国家中部崛起

2、战略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以京广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大畈核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上马为契机,地处“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中心位置的咸宁,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按照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战略决定和“五个一工程”为核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当前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完善城乡规划成为咸宁市立足武汉城市圈、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008 年 10 月咸宁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湖北咸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获专家评审通过。经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咸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咸宁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年)(以下简称总

3、体规划)。第第 2 2 节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规划指导思想及主要任务第第 2 2 条条 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咸宁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咸宁在湖北省南部及中部城市群中心的辐射、带动与链接作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思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和谐城市。第第 3 3 条条 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咸宁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

4、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3)培育和提升温泉旅游、交通物流、金融商贸、科教文化等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4)建设区域快速道路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5)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绿化等重要的生态

5、资源,建立空间管制体系,构建科学安全的生态格局。(6)突出滨江滨湖特色,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彰显咸宁绿色生态魅力。(7)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8)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协调近远期发展要求,增强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第第 3 3 节节 规划依据、期限、层次与范围规划依据、期限、层次与范围第第 4 4 条条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年)(3)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年)(2003 年

6、)(4)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空间规划(2008 年)(5)湖北咸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8 年)第 2 页 共 34 页(6)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咸宁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鄂建函2009236)(7)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年)纲要(8)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第第 5 5 条条 总体规划期限为 2010-2030 年,近期为 2010 至 2015 年。第第 6 6 条条 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以及主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规划范围即咸宁市行政辖区,面积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以及主城区三个层次,其中市域规划范围即咸

7、宁市行政辖区,面积 98619861 平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至咸宁与武汉的行政界线,西接咸安与嘉鱼行政界线,南至咸安与赤壁行政界线以及汀泗桥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北至咸宁与武汉的行政界线,西接咸安与嘉鱼行政界线,南至咸安与赤壁行政界线以及汀泗桥镇的黄荆塘、古塘村的行政界线,东至贺胜桥镇的花坪、黄祠、万秀村,横沟桥镇的凉亭垴、群力村,马桥镇的高赛、曾镇的黄荆塘、古塘村的行政界线,东至贺胜桥镇的花坪、黄祠、万秀村,横沟桥镇的凉亭垴、群力村,马桥镇的高赛、曾铺、鳖山村,以及温泉生态旅游区的边界,总用地面积为铺、鳖山村,以及温泉生态旅游区的边界,总用地面积为 674674 平方公里;主城区范

8、围为现状城区以及向北及东北拓展至横平方公里;主城区范围为现状城区以及向北及东北拓展至横沟桥镇,向南拓展至马桥镇区域,总用地面积为沟桥镇,向南拓展至马桥镇区域,总用地面积为 165165 平方公里。平方公里。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性质和规模城市性质和规模第第 1 1 节节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第第 7 7 条条 城市性质定位为:咸宁市域中心城市,湘鄂赣边界地区商贸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生态宜居城市,中国温泉旅游名城。第第 8 8 条条 城市职能为:重点发展高效清洁能源、纺织、森林竹林加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等现代轻型制造业和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将其建设成为高效清洁能源基地、麻棉纺

9、织基地,森工板材加工基地,生态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和生态旅游与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建成武汉城市圈的“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城市与和谐宜居城市。第第 2 2 节节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第第 9 9 条条 落实城乡统筹相关政策,科学应对旅游服务人口需求,加强对人口增长的管理和引导。规划区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重点区域和城市人口的重要承载地,至 2030 年,规划区城镇人口 98 万人,其中主城区城市人口 72 万人,新城(梓山湖新城、向阳湖新城、汀泗新城、贺胜新城等)城市人口为 26 万人。第第 3 3 节节 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规模第第 1010 条条 规划规划 20302030 年

10、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年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10110 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其中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 808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10110 平方米,新城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平方米,新城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 3030 平方公里,人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以均城镇建设用地以 115115 平方米。平方米。第三章第三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第 1 1 节节 发展目标发展目标第第 1111 条条 总体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积极抢抓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坚持依托武汉、服

11、务湖北、辐射湘赣、面向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高效清洁能源、现代商贸物流和旅游休闲度假等主导产业,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努力将咸宁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和长珠潭城市群联结线上引人注目的节点城市、湖北省名副其实的门户城市、武汉城市圈独具特色的生态城市和以温泉为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第第 1212 条条 经济发展目标建设鄂南经济强市。到 2015 年,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超过 1000 亿元,人均 GDP 超过 30000 元,实现由武汉城市圈中等发展水平向先进发展水平的跨越。到 2030 年,实现全面小康,将咸宁市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鄂南经济强市”,

12、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172 亿元,人均 GDP 超过 90000 元,达到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领先水平。第第 1313 条条 城市建设目标宜居城市:以人为本,创造优越的生活居住环境、多元化多层次的服务选择和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成为湖北省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创业城市:围绕主城,大力促进“两型”导向的新型产业基地建设,逐步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体系,形成“三二一”产业空间格局,成为湖北省最适宜创业的城市。绿色生态城市:保护“南山北水”的自然生态格局,建成拥江抱湖、城林相间、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城市。第 3 页 共 34 页旅游文化城市:

13、彰显城市温泉旅游、三国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改善城市旅游及人文环境,形成以温泉旅游与温泉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旅游名城。第第 2 2 节节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第第 1414 条条 “自主创新,内优外联”的产业提升战略自主创新,打造“两型”产业基地。以吸收产业及创业服务的政策创新、催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构建咸宁“两型”产业基地。内优外联,营造积极载体(工业园区)和良好环境。通过推动农业高技术化、高加工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结构有效转型,促进咸宁生态农业格局的建立;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探索多种模式与武汉产业有效对接;

14、重点在纺织服装产业、化工医药产业、建材产业、轻工产业 4 大行业 ,与武汉城市圈其它城市错位发展。第第 1515 条条 “聚产纳贤,环境宜居”的人口聚集战略聚产纳贤,以良好就业岗位,吸引人口集聚。通过引凤还巢,继续推行“回归工程”,以创业带就业;发挥“洼地效应”,以产业促岗位;以旅游带三产,拓展服务岗位;以主城区工业集聚、旅游业和服务业大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市域范围人口向主城区迁移。环境宜居,以高质量综合环境,吸纳周边人口。以住房价格差、吸引周边城市人流;发挥基础教育优势、吸纳农村人口。创造宜居环境,以舒适的生活环境、快捷的交通系统、高质量的教育环境等,吸引非就业人口迁移。第第 16

15、16 条条 “生态兴市,环境制胜”的生态保持战略空间保护,生态兴市。从空间上,协调一致,构筑结构清晰的景观安全格局。保育基质,构建绿蓝交融的区域生态基底;打通廊道,形成背山面江的生态联系通道;建设斑块,营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态核心。内涵提升,环境制胜。加大生态投入,提高生态意识;加强城乡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污水排放管理;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规划;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及管理。从内涵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绿色 GDP,打造武汉城市圈生态城市直至国家生态城市。第第 1717 条条 “泉湖相映,城林共生”的特色彰显战略引水入城,以自然水体为载体,实现江、泉、湖联通,构建咸宁泉湖相映的滨水

16、特色空间。依托东西走向的幕阜山山脉,整合山体周边生态、历史人文资源,引山入城,山山相连,打造城林共生的生态园林特色。整合区域,深度发展,做强温泉养生品牌,构建以咸宁温泉谷为“扇轴”的“扇形”区域一体化的温泉养身特色体系;凝聚文化,辐射区域,依托咸宁温泉生态养生特色品牌,带动赤壁、嘉鱼三国文化特色旅游和通山、通城、崇阳的山地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发展,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色旅游网络;北引水入城、南引林入城,彰显生态,打造山、水、城、林相融的景观结构。第第 1818 条条 “扩大外延,畅通内联”的交通网络战略扩大外延,发挥既有交通优势构筑咸宁对外联系的多种渠道。促进咸宁北接武汉、西接岳阳长沙,确立咸宁位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