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773841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7 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凯程普通心理学讲义本文由 a280438897 贡献pdf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7 凯程心理学基础强化班辅导讲义(普通心理学部分)前 言首先探讨两个问题: 1.我们先提纲挈领地看一下普心的考点和重点在哪里? 2.在距考研还有半年时间的现在,我们该如何安排普心的复习? 第一部分:普心的考点和重点在哪里? 纵向分析 绪论 对象,方法与历史 神经生理机制 * 感觉 * 知觉 * 认知 注意 * 记忆 * 思维 * 语言 * 动机 * 行为与特性 情绪 * 能力 * 人格 * 横向分析 基本概念

2、* 基本理论 * 经典研究 * 第二部分:应当如何复习? 思路清晰可以让你的每一滴汗水都发挥作用! 强烈推荐这样复习: 第一遍 需要干什么? 将每个章节的重要概念,重要理论,经典研究整理一遍,记录成册 需要多少时间? 每天整理 1 章,共 14 天 (每天用 46 小时或者 68 小时) 达到什么目标? 1.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典研究 2.随便问你一个概念,理论或研究,你知道它是在书上的哪个部分出现的,涉及的是个什么问题 9 月份进行 第二遍 需要干什么? 记忆整理好的重要概念,重要理论,经典研究 需要多少时间? 每天记忆 1 章,共 14 天 (每天 68 小时) 达到什么目标?

3、 能复述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经典研究 会比较辛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考前 2 个月进行 第三遍需要干什么? 查缺补漏,以前没有专门记忆过的内容再看看 需要多少时间? 每天 23 章,共 5 天(每天 4 小时) 达到什么目标? 即使考到这些内容,也不至于一无所知,相关的总能写出一些来 考前 1 个月进行 第四遍 需要干什么? 巩固复习成果,巩固记忆内容 需要多少时间? 每天 34 章,共 3 天 (每天 6 小时) 达到什么目标? 提取无障碍 建议考前 2 周进行 我们一共用了: 12 天+12 天+5 天+3 天=32 天 平均每天 6 小时 我们可以做到: 普心 100 分,最少拿

4、到 80 分 忠告: 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天天坚持! 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不用在乎别人复习得比自己快还是慢,这是一个长跑,你要瞄准的是最终的目标! 在讲义里我们用星号表示知识点的重要程度 (1)无星:看看就行,不太懂也不要紧,但不能一无所知 (2)一星:了解,看懂,能记多少算多少 (3)二星:理解,能基本复述 (4)三星:掌握,能复述,应用 (5)四星:熟练掌握,详细复述,能应用发挥,综合比较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历史考点与重点分析: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认知过程 2.情绪,情感和意志 3.能力与人格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具体研究方法 (

5、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第一节 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1.认知过程 2.情绪,情感和意志 3.能力与人格 几个定义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认知:指人们对信息加工的过程. 行为:指机体的反应系统. 刺激: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 无意识: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 2.系统性 3.教育性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性. 2.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

6、理品质的方法.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 4.调查法:根据特定要求,向被试了解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或条件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第四节 发展历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扩展) 近代哲学的影响:唯理论与经验论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研究方法 2.几个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和主要人物 构造主义-奠基人是德国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 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想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

7、,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 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斯金.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 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 一个整体.认为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他们重视心理学实 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 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

8、究.第二章考点与重点: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1.神经元 2.突触 3.神经系统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 2.大脑皮层及其功能 (三)脑功能学说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构成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4.割裂脑研究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构成:胞体,树突,轴突 2.神经冲动的传递 神经冲动: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换为比较活跃的状态 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的电位,由细胞膜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造成. 动作电位:神经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细胞膜受刺激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迅速增大造成 3.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原理:动作电位产生后,在细胞表面出现电位差,因而产生电流,形成局部电流,并

9、向前传导. 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原理: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导. 二,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用于完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 之间的传递. 1.兴奋性突触:突出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的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 2.抑制性突触:突出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的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 三,神经系统 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31 对),脑神经(12 对),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 第二节 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 2.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1)初级感觉区:接收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10、 (2)初级运动区: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的运动 (3)言语区:负责个体的言语相关活动 (4)联合区:负责高级的心理机能 3.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 功能上讲,通常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的,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通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 割裂脑的研究发现,人脑的两半球其实对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侧重,人脑的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 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任务,右半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一侧化并不绝对,近年研究发现,右半球并不是不对语言活动起作用,只是激活的强度低于左半球. 4.割裂脑研究 源起:治疗癫痫病人,必须切除胼胝体 原理:大脑两侧的功能被

11、人为地分开了 意义:使人们单独研究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成为可能 第三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1.定位说 基本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源起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说“. 关键研究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人的临床研究.1825 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并 且控制是在左半球.1861 年布洛卡区的提出,1974 年威尔尼克区的提出,潘菲尔德电刺激法. 2.整体说 基本观点认为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关键研究弗罗伦斯实验采用局部毁损法发现,功能的丧失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拉什利的脑毁损实验发现脑损伤后对习惯的形

12、成造成很大的障碍,并且这种障碍于损伤的面积有密切的关 系.拉什利提出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和总体活动(大脑以总体发 生作用,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与受损的部位无关). 3.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 基本观点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

13、统又起 各自不同的作用. 4.模块说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 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 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 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第三章感觉考点与重点: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功能 3.感觉的编码 4.感觉的测量 (二)视觉 1.视觉刺激 2.视觉的生理机制 3.视觉的基本现象 (三)听觉 1.听觉刺激 2.听觉的生理机制 3.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二

14、,感觉的功能:感觉剥夺实验 三,感觉的编码 1.含义: 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 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 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该过程即感觉编码. 2.理论: (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四,感觉的测量: 1.两组概念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2.三大定律 (1)韦伯定律:K=I / I(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刺激量的比值.韦伯分数越小, 感觉越敏锐.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2)费

15、希纳对数定律:P=K logI(P 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 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 为指的是刺激量; 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注意:费希 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 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n (3)斯蒂文斯乘方定律:P=KI (P 为感觉的大小;I 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 和 n 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 定特征;心理量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球 2.网膜的构造和换能作用 (1)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的区别: 数量 形态 分布 功能(2)视觉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当光线作用于视觉感受

16、器时,棒体细胞核锥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分子 结构发生变化,并释放一定的能量,该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放神经冲动. (3)视觉色素:具有换能作用的化学物质叫视觉色素.3.视觉传导通路 (1)传导通路:网膜双级细胞 视神经节细胞 在视交叉处交叉 丘脑的外侧膝状体 大脑枕叶的纹状区 (布鲁德曼 17 区)(2)聚合作用:来自许多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的神经兴奋汇聚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视神经节细胞上.(3)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互相抑制的现象.4.视觉中枢机制: (1)视觉感受野:是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它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中与这个区域有联系 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些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2)特征觉察器: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在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做出反应,这种高 级神经元叫做特征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