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6350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会赏识 爱满天下“后进生后进生”问题问题 北京青年报消息 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 3 亿学生中, 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后进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 5000 万人,每 6 个学生中就有 1 个“后进生” 。据统计,这一总数相当于 1 个法国、10 个瑞士、100 个卢森堡 的人口数。 “后进生后进生”的表现的表现 与父母难以沟通;有浓厚的厌学情绪;容易自暴自弃;“差不服管;难以进入 进取状态;心理品质和健康品质发育不良;处于集体的边缘状态。 一、赏识教育的六次觉醒一、赏识教育的六次觉醒第一次觉醒第一次觉醒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 第二次觉醒第二次觉醒发现一个

2、宝藏发现一个宝藏 第三次觉醒第三次觉醒悟出一个原理悟出一个原理“行行” 第四次觉醒第四次觉醒满足一种需求:满足一种需求: 第五次觉醒第五次觉醒 学会赏识,走向和谐学会赏识,走向和谐 第六次觉醒第六次觉醒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学会赏识,爱满天下第一次觉醒第一次觉醒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找到一种做合格父亲的感觉女儿虽然失去了听力,可他珍惜女儿的生命,生命是最可贵的,最美好 的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她 !拥抱她!赞美她!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永远自豪! 他发誓要用自己沸腾的 父爱和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为女儿打开有声世界的路!为女儿探索一条快乐成 长之路。在每个孩子身上

3、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都是天才,宇 宙的潜能蕴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的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 有些孩子成了材。 假如我们教育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 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么,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选自幼儿才能开发(日本心 理学家多湖辉著) 第二次觉醒第二次觉醒发现一个宝藏发现一个宝藏 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父母都是教育家, 检回你遗忘的宝藏! 千方百计把学习变成玩,让学习比玩更有吸引力。 孩 子要走出异常,超越超长,回归正常。哑女也能成“神童”天才就在你身边。 第三次觉醒第三次觉醒悟出一个原理悟出一个原理“行行” 教育的

4、全部奥秘就在于所有父母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无条件 地坚信自己的孩子“行” 。 坚信孩子行,解决的是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一根本 问题。 大拇指,唤醒好孩子;食指,逼出坏孩子。 食指统治家教已经 几千年了,是改变观念 革食指的“命” ,翘起大拇指的时候了!庄稼不能拔,孩子不能逼!2中国著名家教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说: 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 父母肯定孩子,孩子才会自信。不要老拿他和别人做比较,而要努力发掘自己 孩子的长处。哪怕孩子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你真行!”这样, 孩子在“正信息”中长大,得到表扬之后会更努力;家长总说“你不行,不如 别

5、人” ,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差,他就真的不行了。 第四次觉醒第四次觉醒满足一种需求:赏识满足一种需求:赏识 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一个 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誓不可 档。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中见大,让孩子在“我是 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罗杰斯的故事罗杰斯的故事罗杰斯是一个出生在黑人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在贫民区里生活,养成了 许多的坏毛病,特别是在上学的时候,更是打架出名,学习一塌糊涂。可是, 有一天,他的老师看了看他的手相后非常肯定地对

6、他说:“罗杰斯,告诉我你 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罗杰斯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能吃胞肚子。 ”老师 摇了摇头说:“你辜负自己了!你的手相反映出,你将来至少要成为一个州长。 我的孩子,好好学习吧,你可不能辜负自己啊!”罗杰斯从老师肯定的目光中 受到了鼓励,他相信老师是不会错的。从此,他改变了自己,因为从那时起他 就开始了学习在未来的岁月里,怎样当好一个州长!他成功了,后来他真 得成了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州长!第五次觉醒第五次觉醒 学会赏识,走向和谐学会赏识,走向和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与自身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 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赏识教育与幸福有约,一个与幸福有约的人,

7、一定与 成功有缘。 赏识就是无条件地尊重人格、信任潜力、理解个性。 赏识就 是有策略地热情激励、耐心宽容、友情 提醒。 第六次觉醒第六次觉醒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学会赏识,爱满天下 学习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让赏识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有真爱时则能赏 识,能赏识处变见生机。 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 尽千辛万苦,服务千家万户。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善待生命,学会赏识。如果一个人能懂得赏识,赏识自己,赏识孩子,赏识学生,进而赏识父母, 赏识丈夫,赏识妻子,赏识兄弟姐妹,并且赏识朋友,赏识工作,赏识上司下 属,赏识环境,赏识自然.赏识天地,赏识一切!则当下便有无限生机, 无限开创,逆境

8、可转化为顺境,腐朽将化为神奇。 天下之事,原来如此简 易,如此明白!是为序。台湾著名学者 王财贵 赏识教育的本质赏识教育的本质3是生命力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 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 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 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 报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绝 望中沉没. 赏识教育哲理:赏识教育哲理: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学会被爱,学会施爱, 学会自爱) 。学会赏识既是手段

9、,又是目的。赏识教育原理:走近生命,发现潜能,唤起自信,善待差异,引导自选。赏识教育原则: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宽容、提醒。 赏识教育核心理念:爱孩子,懂孩子。 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三字经三字经” 学说话,学走路;玩学习,追蝴蝶; 创环境,爱生命;找感觉,尝甜头; 看得起,够朋友;太好了,你真棒; 好消息,好心情;热乎乎,甜丝丝; 溶进去,诱出来;给面子,给台阶; 讲故事,解心结;跳一跳,够得着; 先接纳,后升华;再坚持,过极点。 赏识教育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 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成长规律 的教育; 找感觉,尝甜头的教育; 走近心灵,化解心结,让孩子快乐 成长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用

10、赏识的目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 育; 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 快乐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做人中人的教育; 呼唤善良, 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与孩子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 二、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二、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学习赏识教育的目的: 让教师在激动和享受中教; 让学生在欢乐和入 迷中学; 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赏识教育的理论要素:走近生命、发现潜能 唤起自信、善待差异、 引导自选 陶行知先生说: 不做人上人 不做人下人 不做人外人 要做人中人人上人是自负的心态,人下人是自卑的心态,人外人是自我封闭的心态, 而人

11、中人才是自信舒展的心态。 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说; 五、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空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4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 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赏识教育的做法赏识教育的做法 优点分享,让学生做心灵的主人; 全员管理,让学生做集体的主人; 自主选择,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孩子应该有孩子应该有“七心七心” “九自九自” 。 “七心”是:对祖国

12、有忠爱之心;对人民有热爱之心;对父母有孝敬之心; 对老师有敬重之心;对社会有责任之心;对朋友有诚信之心;对自己有自信 心。“九自”是:自爱、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自纳、自控、自理、自觉。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性:仁爱、守纪、勤俭、责任、尊重、诚信、谦恭、 勇气、宽容、爱国,等等。 赏识教育带来的变化赏识教育带来的变化 过去只关注“成绩” 、 “成功” ,现在更关注快乐地“成长” ,成绩、成功是成 长的副产品。 过去总认为“努力了才能成功” ,现在意识到“成功了会更加努力” 。 过去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认识到“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 孩子输在终点线上” 。 过去多用食指指责、抱怨,现在

13、多用大拇指鼓励、欣赏。 赏识教育的理性反思赏识教育的理性反思 赏识不等于表扬;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翼,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哪一方面,或 是屏弃哪一方面。一味地批评纵然不可取,一味地表扬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禾苗干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 不能太足,太足了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多了就 成了伤害。 教育固然需要慈母般的温存,也应当来一点严父的“狠心” ; 温室中的幼苗鲜嫩可爱,烈日下的万物更加茁壮。 结束语结束语 教育要关注学生一生的生命状态,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幸福 的感受能力。让他们感觉到能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让自己这一辈子幸福起 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