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76332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册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第 2222 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二) )学案学案( (无答案无答案) )人人教新课标版教新课标版第 22 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学习目标】1.知道新式学堂、新式教育体制、科举制度的废除等基本史实;熟记在中国近代后期,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2.学习本课,学会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3.认识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进步科学,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及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重点难点】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2.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难点:如何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自主探究】一

2、、新式教育的开端1、背景:(1)清朝沿用明朝教育制度,学校以 为教材,国家通过 选拔人才。这样培养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 的需要。 (2)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 ,改革 。2、新式教育的产生:(1) 时期,创办了 ;(2) 时期,创办了 。这是 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3、废科举:由于 的失败,洋务派大臣 奏请停止 ,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 ,建立起 、 、 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于 年宣布废除沿用了 1300 多年的 。二、文学、艺术1、时代特点:从 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 ,批判 ,讴歌 ,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圣神使命。2、文学戏剧:代表人物有文学巨匠 ,代表作 ,

3、 。20 世纪 40 年代,为适应抗战的需要, 创作了 ,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的的怨愤。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优秀小说, 的 , 。 的 。3、美术音乐:美术大师 ,代表作 ,人民音乐家 , 代表作分别是 、 【合作探究】1、清代教育制度的弊端?开明的官员是怎样学习西方,改革教育的?成果及影响?2、科举制度是怎样废除的?3、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崭新阶段,新在哪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4、20 世纪 40 年代,为适应抗战的需要的文学文艺工作者及作品?【反思完善】 、1 科举制创立、及完善、废除。2 新式教育的开端成果3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地文学、艺术家及作品【当堂达标】1中国近代第一所体制完备

4、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C时务学堂 D弘文馆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创办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3.由京师大学堂发展而来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今天的( )A.清华大学 B.北京师范大学B 北京大学 D 首都师范大学4、下列说法正确的A“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鲁迅B狂人日记-徐悲鸿C 国歌-聂耳义勇军进行曲D 聂耳的黄河大合唱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郭沫若的屈原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 B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C 李有才的李有才板话D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

5、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干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一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产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是指什么制度? (2)科举考试是在何时废除的?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提示:(3)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7阅读下列材料: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请回答: (1)这首歌词的作者是 ,为它谱曲的音乐家是 。 (2)这首歌的歌名是 ,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3)唱着这首歌,你有何感想?提示:其创作背景是日本大规模地侵略中国,企图,中华民族 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刻。 (3)这首歌催人奋进,使人们不忘刻苦努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要言之有理均可) 1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