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174452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教案 xxxx(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 内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总课时数第( 2)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8 月 31 日投放 日期9 月 1 日教学 目标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 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 书的习惯。 3、 通过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 重难点1、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和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课前 准备1、挂图2、图片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 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

2、:“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2、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 5 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2、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 d 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3、讨论:校园一角是静态的,该如何观察呢?我们来尝试总结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4、组织交流。5、小结:观察事物要注

3、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6、布置自学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7、组织交流。8、小结引导: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 4 页下面和的 5 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2、提问:一起看第 4 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3、组织讨论: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4、

4、布置尝试练习: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5、指导观察:请同学们看第 4 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四、进行操作训练播放一段赏花的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等一会儿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五、总结教学反思教学 内容1、老师,您好总课时数第( 3 )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9 月 1 日投放 日期9 月 2 日教学 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教学 重难点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 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

5、学 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课件、搜集古今中外尊师的故事及诗歌。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

6、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五、本课小结;六、作业设计:1、用钢笔描红2、抄写下列词语编 织 崇 高 浸 透 创 造 智 慧塑 造 朝 霞 闪 耀 祝 愿 波 涛3、形近字组词崇( )浸( )桶( )编( )宗( )侵( )涌( )篇( )教学反思教学 内容1、老师,您好总课时数第( 4 )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9 月 2 日投放 日期9 月 5 日教学 目标1、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2、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

7、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 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前 准备课件、搜集古今中外尊师的故事及诗歌。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2、学习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二、分析课文: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 、 “朝霞” 、 “春蚕” 、“理想的丝线” 、 “甘露” 、 “茁壮

8、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指名读;理解“浸透” 、 “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附后)四、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五、作业:1、抄写优美

9、词句(必须有一句比喻句)2、填空这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教师的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3、把下列字夹上偏旁再组词( ) ( ) ( )甬 ( )军 ( )扁 ( )( ) ( ) ( )六、课外作业: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教学反思教学 内容2、但愿人长久总课时数第( 5 )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9 月 6 日投放 日期9 月 8 日教学 目标1、学会 17 个生字,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学 重难点理解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课前 准备课文的配乐朗读磁带及录音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是什么节?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

11、、蝉、辙、延。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6、组织反馈。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8、齐读生字词。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声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速度适中。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思考:围绕这件事情,课文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尝试给课文分段。4、组织交流。5、小结:一(3)二(4-5)三(6)四、小结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听写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

12、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 了我们此话的含义?搜集抄录水调歌头全文。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教学反思教学 内容2、但愿人长久总课时数第( 6)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9 月 6 日投放 日期9 月 8 日教学 目标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 的含义教学 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课前 准备课文的配乐朗读磁带及录音机。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回顾复习1、听写词语,并且反馈。2、提问:(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3、检查读书情况:出示水调歌头

13、,指名读。二、 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庆祝团圆,苏轼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 2、3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3、提问:“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这儿指什么?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4、默读第三小节,思考: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他的弟弟?把关键词标注出来。5、相机理解“手足情深” , “一起-一起-” “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并指导读出感情.6、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此时此刻,苏轼在想什么呢?自由读第 4、5 自然段,思考:苏轼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想法?7、相

14、机指导理解:(1)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提问:“无情”是什么意思?这儿苏轼为什么说月亮无情呢?“偏偏”表达了什么情感?看到月亮,苏轼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往事?这儿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指导朗读。试着背诵这段话。(2)出示语段: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提问:“转念”是什么意思?苏轼的这段话中有哪几个意思?这段话照应了诗句中的哪几句话?现在,呢知道诗句中的“婵娟”是指什么了吗?8、提问:你们搜集了

15、哪些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这些诗同这首水调歌头相比,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什么不同?这同苏轼这个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9、齐诵水调歌头 。三、小结,布置作业1、小结: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 4、5、6 自然段。练习背诵、默写诗词。课后练习 4教学反思教学 内容3、古诗两首 望洞庭总课时数第( 7 )课时设计人田丹备课 日期9 月 8 日投放 日期9 月 9 日教学 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 35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3 个只识不写。 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 陶教学 重难点能解释诗句中带

16、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 诗所描绘的景色。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 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 准备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在同学们读过的古诗中,哪些描写风景的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背给大家听,并且介绍一下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吗?2、过渡: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二、指导学习望洞庭1、出示诗题,指导解题:从诗题来看,作者描述的是什么风景?“望”是什么意思?“洞庭”是什么地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教师可视情况补充刘禹锡的资料)2、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3、播放磁带,让学生跟读,把握停顿,并且正音。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