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74242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老师中考资料室 http:/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http:/ 120112011 学年徐汇区初中学业考试能力诊断理化试卷学年徐汇区初中学业考试能力诊断理化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化学部分化学部分 (满分 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K-39 Ca-40六、选择题六、选择题( (共共 2020 分分) )27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钢铁生锈28. 三氧化二砷(As2O3)俗称砒霜,是砷化学的开始物料。其中砷的化合价为 ( )A.+2

2、 B.+3 C.+5 D.+629. 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混合物 B稀有气体 C单质 D氧化物30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有关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铁:Fe(OH)2 B.氧化铝:AL2O3 C.水银:Ag D.二氧化硫 :SO23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 A. 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间隔增大 D. 分子质量增大32上海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65二氧化硫来源:学.科.网6来源:学&科&网二氧化氮20来源

3、:Zxxk.Com来源:学+科+网良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氢气作燃料 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3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3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活性炭用于吸附冰箱中的异味35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食盐和盐酸三瓶无色溶液,可用一种试剂鉴别,这种试剂是( )A 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硝酸银

4、溶液 D氯化钡溶液36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金刚石、石墨、C60三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CO2 DC60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周老师中考资料室 http:/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http:/ 237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对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 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5、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8用化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进入未知山洞深处要点火把 B发现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火焰 D加油站严禁烟火39化学方程式书写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CaCl2+CO2+H2OCaCO3+2HCl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 2Fe2O3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 CaO+CO2 40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

6、响因素A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粉末状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比块状大理石更加剧烈反应物种类C红磷在常温下与氧气不发生反应,加热后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41用 pH 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 pH 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 pH 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42硫酸锰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造纸等行业。硫酸锰的溶解

7、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硫酸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100的硫酸锰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有晶体析出D硫酸锰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21.943实验室中进行的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 )A. 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稀硫酸 B. 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 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D. 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氧气中点燃 44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这种废水对农作物和人畜有害。为了降低废水的酸性并且回收铜,通常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 )A熟石灰 B生石灰和铁 C石灰石和银 D氢氧化钠周老师中考资料室

8、 http:/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http:/ 345甘氨酸是最简单的天然氨基酸。甘氨酸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所示,根据模型判断关于甘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甘氨酸的分子式为 C2H5O2N B甘氨酸的摩尔质量为 75g/molC甘氨酸分子中有 6.021023个氮原子D甘氨酸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 3:446某溶液由盐酸、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形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 ( )A. 该混合液含有硫酸B. 该混合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C. 该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铜不能确定D.

9、 该混合液的含有盐酸与氯化铜七、填空题七、填空题( (共共 2020 分分) )4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问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自来水生产中通常利用沉淀、 (1) 、吸附和消毒等过程进行人工净化水。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 X 的化学式 (2) 。能证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3) 。可燃性气体燃烧生成水 水的蒸发 水的电解 水的净化天然气、石油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煤燃烧时产生 (4) 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草木灰是农村常用的钾肥,证明草木灰浸出液中是否含钾盐,可用 (5) ,通过蓝

10、色钴玻璃观察实验现象来判断。 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 + 2C Si +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6) ,该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的名称是 (7) ;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若在 H2还原 SiHCl3过程中混入 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8) ;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物质 A 需要循环使用,A 的化学式是 (9) 。48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右图所示。 B 点表示的含义是 (10) ,化学方程式为 (1

11、1) 。 从 A 到 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 (12) 。 C 处溶液中溶质是 (13) ,为了得到该溶液中的溶质晶体,可采用的合理方法是 (14)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冷却热饱和溶液 d.加硝酸银溶液后过滤周老师中考资料室 http:/ 北京初中数学周老师的博客:http:/ 449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铜、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与解释1取少量样品盛放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后静止。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混合物不存在硫酸铜,可能存在 (15) 2取实验 1 试

12、管底部白色沉淀,滴加过量盐酸。 (16) 试管底部白色沉淀是碳酸钡。3取实验 1 试管中清液,先滴加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实验中先滴加硝酸的目的是 (17) 实验结论:该包白色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 (18) ;可能含有 (19) 。八、简答题八、简答题( (共共 2020 分分) )50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药品和常用仪器如下。药品:稀盐酸、块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澄清石灰水仪器:请回答: 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其中不需要用的仪器名称是 (20) ;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1) ;如果按操作规范要求,向组装好的装置中加入适量药品,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有液体冲出发生装置,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22) 。 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 CO,实验室用该反应制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