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739812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攀西地区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摘要:进行了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凉单号面积为 , 平均产量 ;玉米品种成单面积 ,平均产量 ;玉米品种齐单号面积 ,平均产量 ;同一田块 5 ,个玉米品种平均产量 。关键词:攀西地区;玉米;覆膜错窝;超高产技术zoning-film mulching-stagger nest-close planting super high yield maize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pandxi , , cn, e,?譈 , g( , ,; i , 0 , ; , ,):

2、 ; ; ; ; : ; ; and mulching; for super yield攀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光热资源 ,玉米生长季节长,尤其是灌浆成熟期较长,干湿季分明,灾害性天气相对较少,有利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2 ,有着创高产的自然条件3 。通过选择适宜于密植的品种和土壤肥力水平高的地块,施足基肥,用玉米芯营养基育苗,采用塑料拱棚育苗移栽,错窝栽植,合理追肥4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栽培,进行了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研究5 。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点和土壤条件试验在四川省盐源县双河乡杨柳村何枝富家承包田进行。试验田土层深厚,能灌能排,黏沙适中;宜耕期长,土壤疏松,干湿都好耕,

3、通气性好,爽水,宜种性宽。 品种与面积参试品种实行同田对比,成单面积为 、凉单号面积为 、齐单号面积为 ,同一田块共计 5 。 试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育苗 种子播前按常规方式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催芽。采用玉米芯营养基育苗,周围用菜园土填埋。播种时把种子胚根向下放入已制好的营养基上部小孔里,每个营养基中放一粒种子。播种后用过筛菜园土覆于营养基上部,覆土厚度 ,以看不见营养基为准,浇足水。然后用塑料拱棚覆盖,拱棚高 左右,上方 高处搭架覆盖遮阳网,播种后 左右出苗。每天检查气温和水分情况次,如苗床表土发白,要揭膜浇水,浇后盖严。内置一个温度计,测定床温,床温宜控制在 ,若超过 揭开两端通风。二叶

4、期至三叶期炼苗,第一天揭膜,第二天揭膜,第三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一天浇足清粪水。 整地与施底肥 耕地前每公顷撒施腐熟羊粪 ,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钾 ,洋丰复合肥 ,颗粒氮素(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 ,以色列钾宝(复合肥,),耕地后平整开厢,进行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 移栽密度 移栽期为月日。地膜覆盖膜侧栽培, 开厢(包沟 ) ,宽窄行双行错窝栽植,窄行距 ,窝(丛)距 ,每窝(丛)定植健壮玉米苗株,按正三角形排列,三角株间距 。实际种植密度凉单号为 株,齐单号为 7株,成单为 株。垄面呈瓦背形,移栽期为叶龄叶左右,覆膜后按预定的密度拉线打孔,大、小苗分开移栽,力争同一块地幼苗整齐一致

5、,便于管理,同时淋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随时检查覆膜质量,保持地膜封盖严密和表面清洁。 追肥 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点,采用早提苗、中攻穗、后补粒的施肥技术,是提高玉米子粒产量的关键。苗肥。在移栽缓苗后早追肥(月日) ,每公顷用尿素 窝施,月每公顷用海藻精(海藻酸,有机质,) 倍稀释液喷施次。穗肥。即大喇叭口期(月日) ,每公顷用尿素 ,洋丰复合肥 ,颗粒氮素 ,以色列钾宝 , 月每公顷用海藻精 倍稀释液喷施次, 威力锌补充锌元素(硫酸锌) 。粒肥。在吐丝期(月日) ,每公顷追尿素 ,颗粒氮肥 ,用磷酸二氢钾 倍稀释液叶面喷施。 田间管理 移栽时每公顷用 乙草胺对水 浇窝进行芽前除草,

6、 辛硫磷、阿维菌素复配剂倍稀释液杀地下害虫;返青后每公顷用 氯氟氰菊酯乳剂 倍稀释液喷雾,杀地下害虫等;月日每公顷用 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倍稀释液防治玉米苗枯病, 定虫咪 倍稀释液防治蚜虫;月日每公顷用 甲霜噁霉灵倍稀释液喷雾,防治玉米苗期病害, 草甘膦倍稀释液防除杂草;月日每公顷用高效氯氟氰菊酯 倍稀释液杀灭玉米虫害,乙蒜素 倍稀释液杀菌;月日每公顷用百菌清 水分散剂倍稀释液喷雾,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吡虫啉 倍稀释液喷雾防治虫害,的毒死蜱、阿维菌素 倍稀释液喷雾防虫, 甲基托布津倍稀释液喷雾杀菌。生育期间及时合理进行灌、排水,防止苗期旱灾和后期渍害。 适时收获 当苞叶全部变黄

7、并已开始干枯,茎叶普遍变黄时收获。 结果与分析 生育性状调查从表可以看出,同为月日播种,不同品种出苗期有差异,成单最早,凉单号最晚;拔节期以齐单号最早,成单居中,凉单号最晚;吐丝期以齐单号最早,成单居中,凉单号最迟;成熟期以齐单号最早,成单居中,最晚为凉单号;生育期以齐单号最短为 ,成单为 居中,最长为凉单号的 。表明个品种中,以齐单号最为早熟,其次是成单,最晚为凉单号。从株高来看,齐单号植株最矮为 ,成单居中为 ,凉单号最高达 。穗位高趋势与株高相似,以齐单号最低,成单居中,凉单号最高。由于实行高密度种植,株高均比普通栽培有所增加,尤其是凉单号增加更为明显,最终导致后期植株发生近的倒伏。病虫

8、危害情况为齐单号大斑病级,凉单号小斑病级。表明经过多次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 产量结果田间测产表明,有效穗数凉单号为 穗,齐单号为 穗,成单为 穗, ;平均穗粒数齐单号最低,为粒,成单居中,为粒,最多为凉单 4 号的粒;千粒重凉单号最低为 ,成单居中,为 ,最高为齐单号的 ;理论产量凉单号最高,达 ,其次是成单,为 ,最低为齐单号的 。 专家验收结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验收认为,项目采用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技术在盐源县同一块面积 5 高产田中,个品种平均产量达到 ,实现了多品种达到亩产吨粮,展示了川西南高原区玉米高产栽培的增产潜力,建议将该高产

9、技术在大面积高产创建中推广应用。)成单。面积 ,实收面积 ,实收鲜果穗 穗,鲜果穗重 ,平均出子率为,平均含水率为,折合标准含水量产量为 。)齐单号。面积 ,实收面积 ,实收鲜果穗 穗,鲜果穗重 ,平均出子率为,平均含水率为,折合标准含水量产量为 7 。)凉单号。面积 ,实收面积 ,鲜果穗重 ,平均出子率为,平均含水率为,折合标准含水量产量为 。 结论与讨论 结论通过玉米分带覆膜错窝密植高产栽培,凉单号种植 ,取得了 的高产量;同一块田 ,个品种平均产量达到 ,实现了多品种一季亩产吨粮,专家建议将该高产技术在大面积高产创建中推广应用。 存在的问题)品种选择。由于选择的齐单号的穗粒数过低,以及高

10、密度使凉单号植株明显增高造成后期倒伏,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后应选择产量潜力更高、耐密型、适应性更强的丰产品种,如川单、登海、先玉等品种6,7 。)密度偏高。实行高密度栽培,植株增高,遮蔽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双穗率低,同时出现了部分植株没有结实,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升8-11 。建议今后攀西地区进行高产创建密度设计为 株,不宜超过 株,在不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双穗率来提高有效穗数。)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育苗时未留有预备苗,造成移栽时缺少量幼苗,个别品种因补种影响植株整齐度,使群体生长不一致,产量受到影响。方案中的人工辅助授粉和去除基部老叶工作没有进行,田间测产和相应的调查未及时完成,影响工作的开展。参考文献: 何天祥,夏明忠,蔡光泽,等玉米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