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对策范文25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73874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对策范文2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申论对策范文2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申论对策范文2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申论对策范文2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申论对策范文2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申论对策范文2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对策范文25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论对策范文 25 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1. 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2 2. “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3 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4 4. 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对策-5 5. 如何“有效利用外资”的对策-6 6. 如何“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对策-7 7. 如何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对策-8 8.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对策-10 9. “药品安全”问题的对策-11 10. 怎样建设和谐文化-12 11. 如何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13 12. 如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15 13. 如何加强“防沙治沙”工作-15 14. 如何推进“垄断行业改革”-17

2、15. 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18 16. 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 17. 如何 “保护知识产权”-21 18. 我国“事业单位”问题的对策-22 19. 我国“部门利益”问题的对策-23 20. 如何建设“社区卫生服务”-24 21. 怎样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5 22. “房价上涨过快”的对策-26 23. “保障性住房”问题的对策-27 24. “加快技术创新”标准表述-28 25. “技术创新”问题的对策-29 实现“节能减排”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责任,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一方面,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 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

3、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另 一方面,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公开严肃查处一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依法追 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起到警醒教育作用。 二、加大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形成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政府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 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 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同时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

4、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 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 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创新模式,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发展循环 经济。 三、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 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谁污染、谁治理” ,对未按 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减排设施的企业和单位,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四

5、、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资源环境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 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 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环保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经验, 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 法成本高”的问题。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同时,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严肃查

6、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 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六、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健全涵盖 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国和地区单位 GDP 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同时,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对能源统计数据进行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告重点监控企 业年度污染物排放数据。 七、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制订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在主要新闻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 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

7、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宣传节能减排取得的阶 段性成效,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 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 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合 理。因此,不仅新增教育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存量也应做适当调整,尽可能向农村、向贫困地区倾斜。要普

8、及和 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 宿生生活费,让每个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要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工程,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城市教育经费附 加应优先用于薄弱学校改造,切实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二、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 点和非重点,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 积极推行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

9、指标公平分配到初中的办法。 三、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对符合规定的进城农民工子 女,在实行“两个为主”的基础上(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中小学为主) ,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让进城的农民工子 女,都能够在当地公办的中小学进行学习。 四、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 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 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五、规范管理,从严治教。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有教育系统特点

10、的教育、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提 高学校管理水平。发扬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继续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实现招生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依法治校。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 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 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 制。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

11、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1)是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 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2007 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 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提高 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 。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2)是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要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各地用于种 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

12、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 50%以上;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具购 置补贴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 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支的补助。同时,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 全制度。 3)是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 灾能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 4)是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

13、 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抓好农田水利 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可 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 “十一五”时期,要解决 1.6 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到 2015 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加大农 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鼓 励农民在政府支持下,自愿筹资筹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治理

14、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 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 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 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 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税收优惠等;二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 技术传播网络;三是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四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五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 息网络互联中心。 四、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