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9637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_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隐逸文化之于传统文人园林的营造 历史上的杭州西溪湿地园林建筑实例对比研究Seclusion Culture in literati Gardening Construction Contrast and Research of Historical Garden Architecture in Xixi Wetland文蒋 璐 宣建华Jiang Lu Xuan Jianhua作者简介蒋 璐宣建华浙江大学建筑系 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建筑系 副教授1、研究背景 园林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以灵 台、灵沼、苑囿等形式出现,当时的园林是如山岳般 高大的堆土建筑,是古人对山岳崇拜的一种直接体 现。

2、古人认为,正是有了山,尘世和天国才能有所联 系,得以接近。正如诗经中所记载的那样:“经 始灵台,经之营之”。而从两周以后,园林的功能逐渐从“娱神”向 “娱王”发展,“王在苑囿,鹿鹿修伏”。当时的园 林营造是帝王权贵这一特权阶级的专利,所以建筑风 格很大程度上也反应了他们好大喜功的宇宙观和审美 观。皇家园林这一园林体系从两周到秦汉再到后来的 魏晋南北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虽然随着朝代和特 定年代审美的变化,风格各有不同,但基调一直偏重 磅礴和繁复,始终不离其“皇家”的本质特征。作为 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家园林一直以 来受到学者大家的重视和偏爱。与此同时,从春秋起,文人、士大夫作为另

3、一支 重要的政治力量也逐渐等上历史的舞台,他们的出 现,也深深影响了传统园林的风格和营造手法。当时 的文人们努力在山川之美与士大夫人格价值体系间建 立某种直接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园林比诗 歌、书画更直观、更具象、也更有震撼力。士大夫对 文人园林营造的追求和发展也和皇家园林一样,成为 另一条完整的园林体系,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对于 这一体系的园林营造,明代的计成在其园冶一书 中有较为详尽的分类和研究。在园冶的“相地 篇”中,计成把园林按地形分为六大类,其中后人研 究最多的当属归类于“城市地”的江南私家园林,而 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郊野地”、“山林地”却一直以来未受到园林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4、很多传统郊野 园林、山地园林已经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悄然销声匿 迹,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郊野园林和山地园林自古以来是文人隐士寄情山 水的理想栖息居所,他们不光在其中对话自然,表达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1思想,也把 很多无法施展的政治抱负以及建功立业的豪志转化为 了一种叠山理水造阁营室的诉求。所以作为业主同时 往往也是真正的设计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 生经历也都直接间接地反应在了他们的园林建筑中。 而隐逸精神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一种精神,表 现为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园林营建理念,更是对文人 园林从相地到营造修饰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2.12、西溪湿地园

5、林概述 2.1 西溪湿地的地貌和历史沿革 西溪的范围,从古到今并不是一直恒定的,总体来说,呈逐渐缩小的趋势。“西溪”的这个名称,最 早出现在距今约一千多年前的古书里,从最初的水 名、山名、到后来的市镇名、乡村名,更又为路名、 片名等。直到南宋之前,关于西溪的具体范围、水系 水质情况等等尚未发现可靠的文字记载。只知西溪在 汉唐时期,已经被人们逐渐开发利用,面积约300平 方公里以上,到了唐代,西溪湿地区域内已经有了比 较完备的行政建制,所以有“唐有西溪市”2一说。到了宋代,西溪的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西溪湿地的面积减少到了100平方公里。此时文人已经开始游览钱塘郊外

6、的西 溪。到了南宋时期,朝廷偏安临安,西溪的经济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亦从此开始扬名。西溪湿地区域内,1.1丨古代诗经中的灵台2.1丨古代西溪园林ABSTRACT本文从园林艺术本质内涵和文化出发,以西溪湿地的传统园林横山草堂和高庄为实例,以明代计成在园 冶“相地篇”中对园林的分类手法为工具,通过对这两处园林的异同做分析对比,明确了隐逸文化对于传 统文人园林建筑营造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该类园林建筑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This article take the garden art essence and culture as a basis to research Xixi Wetland, a

7、nd take the traditional garden of Hengshan to compare with Gao Abbey as an example. Using ideas and methods of “ Yuanye “as a tool in order to find how the seclusion culture play a role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i Gardening construction,and provide ideas and evidence.for the future studies.

8、KEY WORDS园林建筑,西溪,隐逸文化,园冶Garden Architecture,Xixi,Seclusion Culture,The Craft of Gardens论 文 水网丰富,水塘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西溪这块土地 的确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湿地环境。西溪湿地自古以 来有山有水,根据现存的地名结合史料考证可知,至 明代,西溪发源于与富阳、余杭交界的分金岭,一路 奔腾加带附近的许多溪涧溪流,穿过留下镇,汇于大 溪河,一支入古荡,一支出闲林,流长达“三十六 里”。到了清朝,据康熙钱塘县志记载,西溪 范围有所缩小,流长也缩减为“十八里长”。3民国 至今由于区域范围又有所改变,现西溪全长约2

9、5公 里,其中古荡以西城区范围内西溪长12.2公里。西溪 南岸,群峰矗立,绵延不绝。在现今的地图上,有老 和山、灵峰山、秦亭山、北高峰、美人峰、龙门山、 小和山等。2.2 西溪传统园林的总体特点 由于这有山有水的独特地理特色,又地处城郊,西溪湿地注定为历代的士人隐者所钟爱,文人骚客所 咏叹。“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中隐在壶中”, 大隐者的境界太高,一般不得志的士人,或是归隐的 官宦还是更偏向于找一个西溪湿地这样的地处市郊, 风光独好,却又还不至荒凉的地方安居治学。由于上 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一书相地篇中对各种园林地形的分类。西溪 湿地最为典型的特点是郊野地,这点

10、是毫无疑问的。 局部又带有山林地和江湖地园林的特点。计成在相地篇中把园林共分为:山林地、郊野 地、村庄地、城市地、傍宅地、江湖地这六大类。笔 者经过反复比较认为,在对地形地貌特点比较单一或 者基地范围比较小的园林按园冶设计手法进行类 型判断和设计时,可以简单地选择一种类型特点进行 设计。而在对像西溪湿地这样综合性的大型湿地进行 园林类型分类时,则要有总有分。因此,即使是同处 于西溪湿地这块郊野地上,不同局部的园林建筑营造 也由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和业主需求,有不同的设计手 法。在抓住“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总体精髓 下,百花齐放,各具魅力。成在园冶相地篇中的山林地,而横山本身所处的 西溪湿地则从

11、属于郊野地,所以,横山草堂园林建筑 的营建风格必然同时兼具山林地园林和郊野地园林两 种园林风格。江元祚作为一名著名的藏书家,在横山草堂有一 座著名的藏书楼,名唤拥书楼。此楼“推窗远眺,眼 界全碧,千峰若围,隐现树杪。”西溪百咏之横山草堂又诗云:“六松引径入桃源,潭有潜龙 洞有猿。就水结亭花近槛,依山构阁竹临轩。望江 移榻栖霞岭,看月因梅倚雪垣。处处花工先位置, 不须开凿得名园。”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横山草 堂整个园林规划本身,还是其中的单体建筑都因山就 势,凭借着横山自然的绝佳风景,谨遵“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4的园林建筑营造准则。当时的西溪作为 郊野地,其中的园林建筑普遍具有的特性是“风生

12、寒峭,溪湾柳间栽桃;月隐清微,屋绕梅余种竹”, 而处于横山上的横山草堂则更具“有高有凹,有曲有 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 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 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 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 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几番花 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 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雪,岭上谁锄月。千 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 5明崇祯十年(1637年),文人马元调游西溪, 登临横山草堂,兴之所起,留下游记一篇,对横山草 堂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具其描述,

13、可做如下分析。当 时的横山草堂,由六松岭进入,崎岖的山路为两旁茂 密的竹林、遍地的苍笋所掩映,几乎要看不见,这让 探访者更添了一种欲入桃花源的感觉。走着走着,便 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这便到了漱雪桥,桥是江元祚 自己亲自砌造的,因为经年累月,也因人迹稀少,桥 上已经挂上了藤萝。河的两岸是大片大片的茂林,那 苍翠浓绿几乎把来人的衣袂也映得发绿,过了桥,便 到了绿香亭。过了绿香亭,前面便是横山草堂的主题 建筑了。整个草堂最外围是一圈石墙,入口上书“逸 林”二字。石墙里又围了一圈竹篱笆,密密得编出斜 纹,江元祚称之为“鹿蕃”。正中为“竹浪居”, 推测为一座二层建筑,如文中描绘,登临可俯视远 处万竹如浪

14、,故得名。竹浪居的后面是一个庭院, 庭中栽有大梨花,以前一直开白花,有一年突然开 了红花,所以得名“艳雪”。庭院的左边是主人的起 居之所“香梦窝”,右边是宾客谈诗论文的场所“挂 屐寮”。庭院的背面较远处是被称作“云髻”的小山 峰,这座小山峰可以透过竹浪居的窗户看到。庭院中 有小山峰上的溪水流下,在水口处飞梁架溪,泉声幽 咽,使观者留恋往返。再向前是曲折的长廊,得名 “却月”,廊子的尽头是“醉山楼”,二层建筑,三 开间,四面开窗,登高远观则远处山水尽得目下。出了醉山楼,则是一座“藏山舫”,像一艘小船 一样架在两崖之间,舫的北边是一间精舍,供奉着2.23.13.23.33、西溪湿地传统园林建筑实例

15、分析 3.1 横山草堂 横山草堂的主人是明人江元祚,著名藏书家,字邦玉,明朝末期钱塘人。他精通儒学,擅长诗文,无 心丛仕,一心研究学问,长期携妻眷隐居横山草堂达 二十多年之久。横山虽风景如画,引人入胜,但因为 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故游屐罕至,直到江元祚在此居 住,通过二十多年间对横山草堂的不断营造,也由于 他的学识人品,故横山借着横山草堂和江元祚的名 声,才逐渐为各路文人所知,成为他们竞相拜访和探 讨学问欣赏美景的世外桃源。横山草堂在横山大岭六松岭畔,在明代,经过江 元祚的营造,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园林建筑群。而草 堂内建筑的命名也无不体现着主人高洁的品性和人生 的追求,如漱雪桥、绿香亭、却月廊、

16、醉山楼、竹浪 居等。从地形地貌上看,横山草堂所处基地应属于计2.2丨古代西溪湿地3.1丨横山草堂图3.2丨清代高庄轴测图3.3丨重建后的高庄一角102: JANUARY 2013大方广佛华严经。精舍的西北方向数十步,有溪 流激射,涛声如吼,在其上,飞架一座轩,轩的左右 均设置栏杆,可凭栏而望。左望能见溪流的源头自远 处蜿蜒而来,渐汇成溪。又望可见溪流往远处流去, 高低错落间分散四处,如白练一般溅射,故得名“卷 绡”。精舍与藏山舫以及轩(卷绡)之间都有廊子链 接,但并未对这些廊子进行命名。再往前是一条百步长廊,共有两百多根柱子,顾 得名“蔓櫩”。这百步长廊的两边曲涧微鸣,松竹参 立,老梅盘亘,景不胜收。一路向上,廊子的尽头便 是拥书楼。拥书楼为二层建筑,五开间,前后均出抱 厦,也为五开间。楼前有一个庭院,庭外汇水为曲 池,锦鲤游泳。庭中有若牛若虎豹的山石自然点缀其 间。由于树林掩映,修竹茂密,所以在各个建筑之间 很难望见远处的建筑,也给观访者以感觉不尽的可能 和惊喜。而江元祚自己对横山草堂的评价是“乃知草堂之 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