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164794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说明一、教材编写说明三年级下册仍沿袭前面五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 27 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

2、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本册语文天地的设计同三年级上册一样,分为“日积月累” 、 “开卷有益” 、 “畅所欲言” 、“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 “金钥匙”和“自检”仍沿续。1、关于、关于“日积月累日积月累”“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音字、形近字最容易用错,如“撒”和“洒” 、 “长”和“常” 、 “抓”和“爪” 、 “脚”和“角”等,需要反复比较才能掌握。为此,教材专门在“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一栏

3、中的第一题,设计了相关的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单 元练 习目的内 容1 亲情选字组成词语易混字比较幼 幻 要 耍 采 彩 俩 两 戴 带 震 振2 春天的脚步注意加点字的写法纠正错别字杨柳 纸鸢 跳舞 竖琴 印象 扭身3 可爱的小生灵选字组成词语同音字运用撒 洒 长 常 抓 爪 脚 角4 智慧拼一拼,组成词语多音字运用重 没 冲 几 转 兴5 读书选字组成词语同音字运用艰 坚 起 启 生 升 阔 扩6 奇妙的石头注意加点字的写法纠正错别字犯罪 捧着 派来 旅程 登位 信使7 特产8 尊重与平等选字组成词语形近字比较熟 热 闭 闲 安 按 己 已 模 摸 辨 辩9 观察与发现选字组成词语同音字运用

4、轻 清 流 留 严 炎 良 凉10 奉献选字组成词语同音字运用临 邻 材 财 座 坐 谅 量11 书信选字组成词语同音字运用需 须 付 负 棉 绵12 走进森林拼一拼,组成词语多音字运用调 累 舍 处 喝 载“日积月累”的第二项是积累词语的设计。所选词语都是课文的重点词语,而且是要求识记的,要能认识。加点的词语则是应该会写的,所以要求抄写。课文中还有一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也进行抄写、识记。希望以此提示学生多多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有的单元还设计了其他的词语练习,如:读成语、找动词、找表示顺序的词、组成语、照样子写词语等等。“日积月累”第三项基本都是写句子。加强句子的练习,使学生学

5、会生动、完整的表达。“日积月累”的最后大致是自读的内容,要求读一读、背一背。有古诗、读名言等。以第一单元为例:(P7)选字组成词语易混字比较,辨析字形,正确运用:幼 幻 ( )想 需( ) 要 耍精( ) 采 彩 他( ) 俩 两佩( ) 戴 带 震 振 ( )撼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时,可采取多种形式,通过观察、比较、辨析,掌握这部分字的字形特点,从而能够正确组词、运用。读一读,写写加点的词语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常用词语的积累。奇妙 懂得 品读 博大 精彩 寄托 关爱 期盼 滋润 幼小喜欢 收藏 美好 问候 看望 确实相依为命 唯一 犹豫 颤抖 震撼 一瞬间 郑重其事这些词语有的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6、,有的是常用书面词语,这些词语是要求掌握的底线。应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抄写、积累,并鼓励学生从文中和课外读物中再摘抄一部分自己喜欢的或是认为重要的词语。摘抄的同时要求练习使用。例如用词语造句、找近反义词,或读原句体会词义等。 ,期末时统计学生自主学习词语的数量(也要注意质量,选写的不能破词) ,作为评价的一部分,以确保有差异地学习。读一读,仿照课文写一写学习具体地表达: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这句话的提示是:前面写奶奶的动作,后面写奶奶说的话。这个写句子的练习,首先要在阅读时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恰当的引导、指点可使学生感性地

7、了解句子的表达是可以更生动具体的。不必多讲写作方面的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能够在叙述过程的时候,加上具体的描写。这类练习还有多处,都是从课文引出典型的例句,同时给出明确的提示,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具体地叙述、描写,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读一读,背一背加强积累,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语感。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帮助理解诗词的大意,使学生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语文天地”所有的练习应和课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课文时相机处理。例:山沟的孩子 (P51 读一读,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写一写)“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背着书包上学校去。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也由

8、黑变红了。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他们。 ” 孩子们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背着书包结伴回家。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到这对应着写的两段话,找到互相对应的各组句子,想象上学下学的情景。要让学生明白,山里的孩子是日复一日地来来去去,从中体会山沟的孩子起早摸黑上学的辛苦,同时体会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以后的欢乐。再如松鼠 (P27 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第二段)“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最后,在搭好的窝

9、上面加一个盖。 ”让学生找出“先、再、然后、最后” ,试着去掉这几个词再读读句子,体会这些词语所起的作用,然后用上这类词语来说一段带有连续动作的话。练习有条有理地叙述比较复杂的事件过程。(P28 读一读,仿照课文写一写)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提示:画线的句子是中心句。这段话共 5 句。先是总说松鼠美丽,讨人喜欢。第二句从整体上介绍松鼠的行动敏捷的特点,表现松鼠可爱的一方面。接下来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描述。第三句写了松鼠

10、的头部,玲珑的小面孔,闪光的小眼睛;第四句写毛,用了联系、判断的写法,写出人看到松鼠的皮毛后产生的感触。第五句描写了松鼠的大尾巴,从外形(毛茸茸)和姿势(向上翘) ,突出了“漂亮” 。全段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到这段话的结构、层次,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进行仿写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是按一定顺序的,并且抓住了松鼠可爱的特点。这项练习,既练习了概括,也练习了有顺序地表述。以上练习都为启发、指导学生的习作进行了铺垫。2、关于、关于“开卷有益开卷有益”“开卷有益”选编的自读课文大都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情节有趣,例如书本里

11、的蚂蚁 、 带刺的朋友 、 “发明大王”的秘诀 、 猎人海力布 、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邮箱里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例如雨在歌唱 ;还有的包蕴了许多科学知识。这些自读课文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合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读课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扩展、补充,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以学生自读为主,不做分析讲解,不考查。如时间紧张,也可以课下读。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量。3、关于、关于“畅所欲言畅所欲言”“畅所欲言”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

12、倾听。可和单元主题、主体课文或自读课文结合,自然引入。仍以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的主体课文是礼物 、 平分生命 、 奶奶最喜欢的铃儿 ,自读课文是妈妈的葡萄 ,每一篇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机引入“畅所欲言”(P10) 。如请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爱好、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介绍自己家晚上做些什么,介绍家中趣事,体会亲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热爱。第三单元的“畅所欲言”话题是“怎样爱护小动物?” (P31)由报纸上的一条新闻引出。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使学生关注这个话题;也可以由前面的某一篇课文过渡而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再说说应该怎样爱护它,随后引出话题,讨论动物园里的

13、投食问题,最后达成共识怎样爱护小动物。所有的“畅所欲言”都要使学生感到有发言的需求,愿意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培养自信,逐渐学会交际、沟通,学会聆听,学会换位思考。4、关于、关于“初显身手初显身手”“初显身手”设计了多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语文天地中的所有内容都和主体课文紧密结合,不能作为单独的内容来处理,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时出现的问题灵活安排,随机组合。切忌在学完主体课文后再

14、集中处理语文天地。例如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办展览,可在学习各篇主体课文时即开始准备相关资料:学习古诗后,提议再找找其他咏春的诗篇;学习春天的雨点后,自读雨在歌唱 ,并从课外读物中摘抄描写春雨的佳句,等等。“初显身手”作为综合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是整个实践的全程。教师在单元学习开始之前就要通盘设计,要动员、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不允许有人游离在外。可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日程,合理安排分工,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愿意投入。例如第五单元读书的综合活动(P54)有三项:观察书、记录课外阅读情况和认识文房四宝,但这些活动并不是在某一个四十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的,课堂上展

15、示的是个结果,其实功夫在课外。因此,教师应平时就督促学生养成读书时做摘抄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摘录本进行装饰美化,为它起名字;还可提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记录下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进行评价,充分肯定每一个人的优点。当学生展示自己的摘抄、阅读成果,介绍观察心得时,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同时,其他同学的表现又会进一步激励他更加努力。所以,我们要使“初显身手”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初显身手”还可以和其他栏目有机结合,如上面的活动就可以和这个单元的“畅所欲言”结合,从观察图书的扉页和封底开始,引入了解图书的演变历史。如有条件,这可设计为系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5、关于、关于“笔下生花笔下生花”“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这种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制作家庭小档案(1 单元)写小动物(3 单元)想象故事、写活动、解决难题(4 单元P42)写借书或买书的经历、介绍好书(5 单元 P55)写石头(6 单元)写家乡特产,写广告(7 单元)写对同学的赞美(8 单元)观察验证天气谚语、有趣现象(9 单元 P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