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父亲为我埋下梦想的种子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64478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3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屠呦呦父亲为我埋下梦想的种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屠呦呦父亲为我埋下梦想的种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呦呦父亲为我埋下梦想的种子(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般来说,孩子到了 3 岁左右 就喜欢模仿大人的举止,比如你做 家务, 他也喜欢在一旁掺和着干, 当然是帮倒忙的时候多了。往往这 个时候,大人不是吆喝着叫孩子站 在一边,就是拿出糖果或者玩具将 孩子哄开,殊不知,让孩子从小学 做家务, 正是引导孩子开动脑筋,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极好时机,能 对孩子的启蒙教育起到事半功倍 的作用。 大人出门前习惯擦擦皮鞋,孩 子也爱拿起一块抹布跑过来帮忙, 这时家长最好要显得十分高兴地 对他说,宝宝你真爱劳动,然后教 他将皮鞋上的灰尘擦掉, 擦完后,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口头奖 励: “ 你看, 宝宝你擦得真亮啊,你 真聪明。”在你的表扬下,他会对做 家务更感

2、兴趣,还会在做家务的过 程中不断向你提出问题, 比如,为 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等等,渐渐地,你会发现小小的他 已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将做家务 当成了一种乐趣。 自己假装将衣服没叠好, 便自言自语地 说: “ 这衣服怎么叠得这样不好看哪! 宝宝你 一定比妈妈叠得要好。 ”孩子为了表现自己, 一般都会跑过来将衣服散开来重新再叠一 遍,这时你一边暗地指导他,一边又自言自语 地说: “ 还是你能干,比妈妈强多了,下次一定 会叠得比今天更好。”孩子都喜欢在爸爸妈妈 面前表现自己, 为了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比爸 爸妈妈做得还好, 他就会在做家务时加倍地 认真、仔细,从而培养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严 谨

3、的处事习惯。 电视上经常出现 “ 穷人孩子早当家”的故 事, 这时大人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 “ 看,电视上的小朋友多懂事啊,这么小就帮 爸爸妈妈做事。”然后就跟他讲故事里小朋友 的故事,以此加深印象。 “ 形象”教育等同于品 行教育, 对孩子来说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 使他从小就懂得热爱劳 动是光荣的事情, 这样有助于孩 子树立爱心,学会关心、帮助人。郴州季女士来电:孩子在表现好的时 候,有时会向我们索要物质奖励。 孩子的 爸爸说: “ 好好好,买买买。 ”但我很犹豫。 请问,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对吗?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霏:心理学研 究表明: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 部动机。 当我

4、们是因为活动本身的兴趣、 完成活动后的乐趣或者活动对人的挑战 力,而自发地从事某种活动时,动机就源 于内部。而为了某种外在结果才去从事某 种活动,则是外部动机。 当我们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时, 就相当于把他们的行为与奖励联系起来, 而不是与他们的自身愿望联系起来。 所 以,他们行为的自觉度下降,并渐渐对活 动失去了兴趣。而一旦外部奖励无法满足 他们时,他们将停止活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部动机呢? 1.?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真正从中获得乐趣。 2.?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3.? 包容孩子而非控制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 支持,提供建议和选择,并鼓励其负起独立选择 的责任。 4.

5、? 设置有适当难度的任务任务太难或 太简单,都不利于孩子内部动机的培养。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妈妈会认为,以后就不 用再给孩子任何物质上的奖励了。但是如果你真 的完全照做,大概会面对孩子的抗议和楚楚可怜 的眼神。 我的建议是:当孩子不需要物质激励也能出 色地完成某项活动时,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地给 他奖励;而当你想鼓励孩子完成某项他不太喜欢 的任务时, 可以给他一些物质上的小奖 励,毕竟我们都不想成为孩子眼中吝啬的 家长。陆嘉琪 / 整理家校 互动心理 诊室15电话:0731-88317950?E-mail:编辑:陆嘉琪 版式:孙哲 校对:李琳娜2015 年 12 月 17 日 星期四科教新报家教

6、名人 家教父母 必读育儿 新知12 月 7 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 介绍了自己获奖的科研成果。 诺贝尔奖评选 委员会曾给出这样的评语: “ 由寄生虫引发的 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 构成重大的全球性 健康问题。 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 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这是中 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今天, 让我们走近这位站在科学顶峰的女科学家, 看看她的家教成长故事。 1930 年,屠家唯一的女孩儿降生,开堂坐 诊的父亲摘引 诗经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为她取名 “ 呦呦”,意为鹿鸣之声。 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 书的

7、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 病论 千金方 四部医典 本草纲目 温热 论 临症指南医案那时,父亲总是带着 屠呦呦一起去书房看书。 虽然看不太懂文字 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 童年的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 图岁月, 在父亲的熏陶下, 屠呦呦爱上了医 学。 屠呦呦渐渐长大,她开始给父亲做帮手。 父亲背起竹篓外出采药时, 少年时期的屠呦 呦都会像个跟屁虫似的一路追着, 或钻进丛 林寻觅,或抄起铁铲挖掘,或捧起草药嗅闻, 期间, 父亲会穿插地给她讲解中草药的点滴 知识,比如采收时节、药用部分、保存方法、品 质疗效、贮藏要点采药归来,屠呦呦

8、的劲 头会更大,宁可不吃饭不睡觉,也非要跟着父 亲一起炮制药材,忙得不亦乐乎。 父亲的诊所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病 人已经去过不少地方医治,都不见好转。 父亲 很认真地察看了病人的情况, 又问了家属一 连串的问题, 都没能找出病因所在。 那天晚 上,父亲茶饭不思,早早地躲进了小阁楼里, 翻阅那些厚厚的医书。 第二天,病人又一次出 现在诊所里。 这一次,父亲不再像昨天那样眉头紧锁,而是胸有成竹地给病人诊治,并很快 确定了他的病因,开出了药方。 没过几天,那 位病人又来到诊所, 这一次, 他不是来看病 的,而是给父亲送来一面大红锦旗。 多年以后, 屠呦呦对此仍记忆犹新, “ 目 睹了这一真实的事件

9、之后, 我越发觉得医生 这一职业的伟大。 治病救人,带给人新生,这 样的善举,很让人感动。 我看着父亲忙碌的身 影,感觉特别崇高。 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自己 也穿上白大褂给别人医治的模样。 我一定要 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好医生。 ” 心中治病救人的梦想渐渐清晰。1951 年, 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学系,这在当时是一个少有人问津的专 业。 她对父亲说: “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 段。 我认为只有药学专业才最可能系统地探 索中医药领域。 ”父亲沉思片刻,说: “ 我原以 为, 也只希望你长大了做好一个医生。 没想 到,你比我有更大的抱负! ” 得到了父亲的赞许,屠呦呦很开心,

10、父亲 给她埋下的梦想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她说: “ 家人给予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巨大动力。 事实 证明, 我确实在未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 台。 ” 高毅哲我发现一个小学生常见的问题, 那就是: 面对错误,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主动承担,经常 把责任推给别人。 比如一次课间活动时,小明 和另外一名同学发生了争吵, 最后打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们就找到了我,总是说是对方的 错,从不说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可见孩子的责任意识非常淡薄。为了改变这种 现状, 我在一次课间大休息时安排了一个游 戏:学生们相隔一臂站成几排,我喊 “ 一”时,向 右转;喊 “ 二”时,向左转;喊 “ 三”时, 向后转;喊

11、“ 四”时,向前跨一步;喊 “ 五”时,不动。 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 右手高声说: “ 对不起,我错了! ” 当我喊 “ 一”时,有几位同学做错了。 按照 规则,他们主动来到前面认错。紧接着,当我喊 “ 二、三、四、五”时,不断有人上来认错。几个回 合后, 我紧接着提问: “ 这个游戏说明什么问 题?”有的同学说: “ 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错 误。 ”有的说: “ 小小的报数,都有那么多人错, 我们以后注意力要更加集中。 ”有的说: “ 我们 应该有责任感”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觉他们对责任感 有了初步的理解。 紧接着我又问,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

12、 发生冲突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有的同学说: “ 我们应该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有 的同学说: “ 我们要学会谦让,要有一颗宽容的 心对待同学。 ”听了同学们的叙说,我感觉到, 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较以前有了改进。 在一次英语课上,小发和另外一名同学发 生了冲突。接着,我把他们两个叫到身边,叫他 们自己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不一会儿,小发 就主动承认了错误,他们又和好了。 我对他们 说,不管遇到任何事情,是自己错了就应该主 动承担,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父母容易偏心,是个公认的事实。可你知 道,父母会更偏爱怎样的孩子吗? 日前,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人类和

13、 社会发展学教授凯瑟琳 孔戈尔等开展的一 项调查发现,65%的母亲和 70%的父亲承认 自己偏心。在偏向喜欢谁的问题上,很多父母 表示喜欢家里最大的孩子,长得漂亮,或者相 对较弱,比如患有疾病、身体差的孩子。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孩子的外貌, 或者某种行为更像自己的父母, 也更容易受 到宠爱, 比如敏感的母亲偏爱具有诗人气质 的儿子,从商的父亲偏爱读经济学的女儿等。 这种现象可能与人们与生俱来的 “ 自恋情结” 有关,你不可能复制自己,当看到一 个行为举止与自己很相似的孩子 时,自然容易产生好感。培 养 爱 劳 动 的 孩 子 从 这 些 做 起林 峰 南该 不 该 给 孩 子 物 质 奖

14、 励教子 有方一天,外甥女来我家做客。 我想让她 帮我给女儿检查一下作业。 然而,没过多 久屋里就传来了女儿 “ 嘤嘤”的哭声,外甥 女说: “ 我要看她的作业,她用手捂着不让 我看,我拽了一下,没想到她压得那么紧, 作业本一下子撕烂了”后来,外甥女 虽然用透明胶带帮女儿粘好了作业本,但 女儿一直对她冷冷的, 闹得大家都不愉 快。 平时女儿和我外甥女关系挺好的, 可自从那次检查作业两人不欢而散之 后,女儿就很抵触她表姐。 聊起女儿的学 习,外甥女说: “ 小姨,我这些日子一直在 想, 不能忽视了毛毛不让检查作业这件 事。 她这是明显在遮掩自己的不足嘛。 ” 我说: “ 是不是她小时候我要求太严

15、厉 了? ”外甥女说: “ 这是一个因素。 我觉得 主要还是毛毛不敢面对自己, 有问题不 想暴露出来,怕丢丑,这是典型的 鸵鸟 心态。 ”外甥女是师范学院的大四学生, 选修了教育心理学,我相信她的分析,便 问: “ 她越是不会越不敢向人请教, 这样 恶性循环,成绩岂不是越来越差! 那怎么 办? ”外甥女想了想说: “ 这样吧,明天周 末,我们带她去动物园逛逛,给她讲讲鸵 鸟的故事。 ” 第二天, 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了动物园。 玩了一会儿,我们带女儿来到鸵鸟园。 外甥女面对兴致盎然不设防的女儿, 说: “ 毛毛,你听说过鸵鸟的故事吗? ”女儿摇 头。 外甥女说: “ 遇到危险的时候,鸵鸟喜 欢把头

16、埋进沙坑里, 以为自己眼睛看不 见就安全了。其实鸵鸟的腿很长,奔跑速 度很快,如果不把头埋在沙坑里,是很容 易摆脱敌人追击的。 可惜,它总把头埋在 沙坑里躲避,只能坐以待毙。 ”我进一步提 醒她: “ 想一想,你有的时候是不是也像一 只鸵鸟呢? ”女儿一脸茫然。 我说: “ 在家 里,你写作业不让别人检查,怕做错了受 批评。 等到考试的时候,错误就会显露出 来。 这跟鸵鸟遇到危险时把头埋进沙坑里 是不是很像? ”女儿似乎一下子明白了,点 了点头。 于是我问她: “ 鸵鸟应该怎么做才 能真正躲过危险呢? ” 女儿倒是很爽快, 说: “ 不停地跑!”我说: “ 对啊!逃避是不能 解决任何问题的。 只有不停地奔跑,才会 胜利。 ”女儿听罢连连点头。 从那以后,女儿真的开始问我一些问 题了,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如今的孩子大 多个性独立,自尊心强,学习中很容易出 现 “ 鸵鸟心态”。当发现孩子学习 上出现 “ 鸵鸟心态”时,家长一定 要及时出手加以纠正,否则会形 成恶性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