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643986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6 年生物综合考试卷八年级上册姓名:_ 学号:_ 班次:_ 记分:_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总分 100 分,时量 90 分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3060 分)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 因 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被喻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活化石”是( ) 珙桐 银杉 银杏 猕猴桃 关于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种与种之间的区别多样,而同种生物基因组成相同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类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有许多特产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生物分类的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门 纲 科 种 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被子植物茎杆的质地 叶子的形状 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 人类对其利用价值大小 各类食品的贮存都要考虑其保存方法,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 把食品密封就行了 把食品煮熟、高温消毒就可以了 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就可以了 把食品放到冰箱内就可以了 酿制甜酒要用一种微生物,它是( ) 乳酸

3、杆菌 单细胞酵母菌 醋酸菌 青霉菌 8、鲫鱼控制前进方向的主要器官是A、背鳍 B、腹鳍 C、胸鳍 D、尾鳍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2真菌大都靠什么来繁殖后代?( ) 菌褶 菌丝 孢子 细胞分裂 关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到处存在,不需要条件都能生存 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 有的细菌、真菌生活中需要氧,有的则不需要氧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动物的生存能影响环境,调节气候 能保持生态平衡

4、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能提供人类各种食品、药材等 有些鸟类有迁徒行为,这是鸟类的本能,这种本能是( ) 鸟类的自卫 鸟类寻找食物的需要 鸟类对外界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有利于鸟类生殖 黄鼠狼捕到鸡后,有时一次吃不完,它就在地上挖洞把吃不完的鸡埋入地下, 使人和其它动物找不到,这种行为是( ) 防御行为 后天性学习行为 贮食行为 繁殖行为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由关节组成 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由全身骨骼组成 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 蝗虫的呼吸是由什么结构完成?( ) 由口呼吸 由尾部呼吸 由身体内的气管呼吸 由内鳃协助呼吸 下列动物是两栖动物的是( ) 甲鱼 蟾蜍 水蛇 鸭子 家鸽

5、体内内脏器官之间,分布着大量的气囊,其作用是( ) 进行气体交换,增加进入血液中的氧气和从体内排出二氧化碳 可暂时贮存气体,协助肺部呼吸及散发热量 气囊能贮存水分,保证家鸽飞行时对水的大量需要 气囊扩大或缩小能使家鸽上飞和下飞 关于家兔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和人一样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有两条循环路线,分别是体循环和肺循环 输送氧气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 家兔的心脏在腹腔内两肺之间 我们平常剖鱼时,看到鳃部呈鲜红色是因为( ) 鳃部结构中红色素最多 鳃丝里布满毛细血管 鳃盖上布满了毛细血管 鳃部呈鲜红色的是它的心脏,充满了血液 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分别生活于( ) 陆地和水中 潮湿陆

6、地和水中 水中和潮湿陆地 都生活于水中 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 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空气缺氧 水中缺氧 缺乏饵料 池塘缺水 22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体形小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于体形大的动物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先天性行为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多少只与刺激强度大小有关 在观察外部形态时,可以发现鲫鱼身体的腹面呈白色,这有利于躲避( )空中的敌害 水上面的敌害水侧面的敌害 水下面的敌害 24 下列动物中,失去飞翔能力的是 A 鸵鸟 B

7、天鹅 C 蝴蝶 D 蝙蝠 鸟类体温高于环境温度,飞行时,体内产热多,需要随时散热,其对散热降温 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皮肤 羽毛 气囊 肺 下列各组中,除哪一组外,都是单细胞生物。( )酵母菌、衣藻 白细胞、水蚤 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 甲烷细菌、醋酸杆菌 动物与绿色植物在生理过程中的最大不同是( )动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不能进行有机物的分解 动物体内没有水分的散失 蚯蚓的体壁上的粘液经常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的( )要运动 呼吸作用 吸收营养 排泄 利用农田蜘蛛可防治农田中的害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可消灭所有害虫 减少施用农药 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减少每亩农田的

8、经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下列是学习行为的是(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 狗见到主人就摇尾巴初生的兔子碰到母兔,就有寻找乳头和吸吮的动作公鸡清晨在一定时间鸣叫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 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判断题(每小题分,共 5 分,对的记分,对的记“”“”,错误的记,错误的记“”“”) 1)动物所有的运动都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 ) 2)细菌、真菌和人一样,都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 ) 3)根据是用孢子还是种子繁殖,可将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 ) 4)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壁、芽孢、鞭毛及荚膜,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5)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进也

9、有迁出,每个物种的数量经常处 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 ( ) 32 连线题(8 分) A白暨豚 a我国珍贵的涉禽 B扬子鳄 b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 C银杉 c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珍稀水生哺乳动物 D丹顶鹤 d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 E朱鹮 e植物中的“大熊猫” F 海葵 f软体动物 G乌贼 g甲壳动物 H水蚤 h腔肠动物 433 看右图回答问题 (7 分) 兔子、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 A 这是因为图中的 C 把它们分 解为 A 和 B 。 树、草 兔 在光照下,A 和 B 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作用制造 被植物利用,进 一步又被动物利用。C 在其中的作用是 ,它能够 生活。 B 遗体 C 34

10、右图是某动物上、下颌骨的示意图,请据 图回答问题:(10 分) 填写标号所示的结构名称 _ _ _ 从图二可以推出该动物 可能是_动物 其推断的理由是:_ 从图 一可以推出该动物是以_为食物, 生活在_环境中。该动物四肢会_。 从图一可以推断该动物腹腔中的盲肠_,整个消化管会是很长还是较 短?_。 35、年月日,在马来西亚吉西普,出现了震耳欲聋的蛙鸣声,成千上万 只青蛙,互相撕咬,十分激烈。这场“蛙战”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只留下大片蛙卵,蝌 蚪和死蛙。在我国湖南省会同县郊区和四川省成都市近郊,也发生过类似的“蛙战”。 根据上述资料及下面的提示分析回答:(5 分) “蛙战”的实质是什么?“战后”

11、为何会留下大片的蛙卵、蝌蚪和死蛙?提示:久旱的环境中,青蛙不会产卵。 一旦大雨降临,雄蛙便选择在适宜的水域环境里,大声鸣叫。 上述“蛙战”是在暴雨后发生的。 36 洞庭湖某棉产区,在较早些年由于瓢虫、草蛉、蚜寄蜂等棉蚜天敌的控制,使害虫棉蚜 数量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造成棉花减产,但是后来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有机杀虫剂, 天敌被大量杀灭,棉蚜产生了抗药性,结果导致棉蚜猖獗,棉花减产! 结合你的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 分) 写出棉产区存在的食物链(至少一条) 是什么破坏了棉产区的生态平衡?5 有人提出了“生物防治”的措施来抑制棉蚜的猖獗,你认为可行吗?生物防治有哪 些优势?八年级上册 答案:

12、答案: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31、3232、A-c;B-d;C-e;D-b;E-a;F-h;G-f;H-gA-c;B-d;C-e;D-b;E-a;F-h;G-f;H-g 3333、1 1)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2 2)光合作用;有机物)光合作用;有机物 3 3 )分解有动植物遗)分解有动植物遗 体;腐生体;腐生 34、1)门齿;臼齿;犬齿)门齿;臼齿;犬齿 2)肉食性动物;具犬齿)肉食性动物;具犬齿 3)草食;草原;运动)草食;草原;运动 4)发达;长)发达;长 35、1)争夺适宜产卵的水域环境)争夺适宜产卵的水域环境 2)雌雄蛙交配后便产卵,孵化成蝌蚪。而死蛙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