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4303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5-2016学年高二期中试题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2015 年重庆一中高 2017 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2015.12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第 1 至第 7 题、第 13 至第 15题为选择题,共30 分,第 8 至 12 题、第 16 至第 18 题为非选择题,共120 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臵上。2. 答第 1 至第 7 题、第 13 至第 15 题时,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 答第 8 至 12 题、第 16 至第 18 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

2、规定位臵。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原创)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从乌托邦的两重性看杂文的功能刘阳杂文在今天有何用?它是如鄢烈山先生所倡导的“公民写作”呢,还是如刘洪波先生针锋相对提出的“人的写作”?读20 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保罗蒂利希的政治期望等著作,我感到可以对这个聚讼已久的话题做出深度解释。蒂利希深入论述了人的乌托邦问题。和其他思想家在这个重要主题上的笼统论述不同,他细致地区分了两种乌托邦,为我们理解杂文的功能提供了宝贵视角。第一种是积极乌托邦。它有三个特征。首先是真实性。乌托邦对人是必要的,因为它显示了人之为人的本

3、质与目的人超越自身,才能生存得更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其次是有效性。乌托邦对人是可能的,因为它展示了人之为人所隐蔽着的可能前景。人拥有时间意识,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张力使他现在的生活充满活力。再次是力量性。乌托邦能改造现有事物,帮助人类以完整的形象积极前行。这些都不难理解,它们是包括文学在内的人文活动的共同旨趣。杂文当然不例外。责之切,根本上是爱之深,有哪位优秀杂文作者在批判之外,不盼黎民苍生比昨天和今天活得更好?纵如此,乌托邦这积极的一面,还只道出了杂文写作的前提。前提固然必须,尚不足以触及事情的本质。杂文更为本质的功能,则是被蒂利希通过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乌托邦的另一面来揭示的。这便是消极乌托邦

4、。和积极乌托邦依次对应,它也有三个特征。首先是不真实性。乌托邦的乐观色彩,容易使人忘记自身有限性,醉心于理想的幻梦,而不去正视当下、现实的有限处境,导致人的形象的虚假性。其次是无效性。乌托邦把不可能性描绘成可能性,进而沦为与现实相脱离的纯粹愿望投射。再次是软弱性。乌托邦之于未来的指向会遮蔽生存的暂时性与模糊性,将某种初步的东西确立为终极之物,这可能引发群众的幻灭感。而为避免群众的幻灭感,强行维持乌托邦的力量,就可能带来恐怖、邪恶的强权手段。没有人对乌托邦消极的一面做过如此震撼人心的分析,这些论断使我们的历史记忆被切身的唤起。多灾多难的二十世纪,曾涌现出普拉东诺夫切文古尔镇、扎米亚京我们 、赫胥

5、黎美丽新世界、奥威尔 1984等“反乌托邦小说”,它们一回回剥除大同社会的虚伪面纱,恰成其为蒂利希的生动注脚。但小说在针砭消极乌托邦方面,恐怕整体上不及以思辨性和批判性见长,直面社会现状和民生疾苦的杂文。想通了这点, 便可以从一个更高的学理角度来尝试解开思想界的聚讼。比如, “公民写作”更多关注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性,主张“从革命转到建设”(鄢烈山语) ,在制度层面上强调权利、平等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体现对消极乌托邦的检审兴趣。这同“人的写作”更多愿意看到人的超越性,在人性层面上试图来“将人的意义具体地显现出来”(刘洪波语)的积极乌托邦,尽可并存。并存的依据,不正在于乌托邦本身具有两重性、缺一不

6、可吗?(原载于杂文报 ,有删改)【资料链接】 “乌托邦”是16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其同名小说中所构想的大同社会。今天的“乌托邦”一词往往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述幻想的理想社会,有时也被用来描述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也被常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愿望、计划等。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思想界对杂文在今天的功能争论不休,观点针锋相对, 德国著名思想家保罗蒂利希的 政治期望等著作对其作出了深度解释。B.蒂利希创见性地细致区分了两种乌托邦,深入探讨了人的乌托邦问题,从而为我们理解杂文的功能提供了宝贵视角。C.

7、积极乌托邦的真实性在于它显示了人能超越自身,生存得更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这一人之为人的本质与目的。D.积极乌托邦能显示人之为人所隐蔽着的可能前景,人意识到过去与未来的不同,使他现在的生活充满活力,故其具有有效性。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消极乌托邦的不真实性在于人本身是有限的,而乌托邦的乐观色彩容易使人淡忘这一点,从而导致虚假的人的形象的产生。B.乌托邦把不可能性描绘成可能性,进而沦为与一种与现实相脱离的纯粹愿望投射,这体现了乌托邦的消极一面。C.乌托邦遮蔽了生存的暂时性和模糊性,势必带来群众的幻灭感,除非引入恐怖、邪恶的强权手段,否则它终将如幻景一般消失。D.20 世纪

8、涌现出的一系列“反乌托邦小说”使我们看到了乌托邦的真实面目,它们生动地解释了蒂利希所说的乌托邦的消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乌托邦积极的一面说出了杂文写作的前提:杂文家虽重批判,但根本上还是出于对黎民苍生的爱、对更好生活的企盼而写作。B.乌托邦的消极面揭示了杂文更为本质的功能,它以思辨性和批判性见长,直面社会现状和民生疾苦。C.鄢烈山的“公民写作”更多赞扬了乌托邦的消极一面,主张制度建设,而刘洪波“人的写作”则更多看到乌托邦积极的一面,强调对人超越性的关注,二者可并存。D.通过分析乌托邦的两重性,作者认为当今杂文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让乌托邦的两重性实现批判性融合。(

9、原创)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一)文言文阅读(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8 题。左忠毅公逸事清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铲,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

10、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

11、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注: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史可法 (1601 年 1645 年) ,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祥符人(今开封)。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数骑出,微行微:穿便服B.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敲醒C.乃奋臂以指拨眦眦:眼眶D.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檄:征讨的文书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12、,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为表示对长者与死者的尊敬,常常避称其姓名,如“先君子”即是对已逝的父亲的尊称。B.明清以八股取士,学子依次参加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考取第一名者即为“状元”,二三名分别为“榜眼” “探花”。C.“厂”是明朝的特务机构,分东厂、西厂、内行厂,其与“锦衣卫”合称“厂卫”。D.漏鼓是我国古代的报时工具。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用鼓与钟报时,早上击鼓,晚上鸣钟。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史公治兵 / 往来桐城 / 必躬造左公 / 第候太公太母 / 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 与先君子善 /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B.史公治兵 / 往

13、来桐城 / 必躬造左公第 / 候太公太母起居/ 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 与先君子善 /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C.史公治兵 / 往来桐城 / 必躬造左公第 / 候太公太母起居/ 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 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 乃亲得之于史公云D.史公治兵 / 往来桐城 / 必躬造左公 / 第候太公太母 / 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 /左公甥也/ 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 乃亲得之于史公云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光斗曾在寺庙偶遇史可法并读其文章,后监考又偶遇史可法应考,他当面将史的试卷披为第一名;左光斗拜见史的母亲时,也对史赞赏有加。B

14、.文中写史可法乔装为打扫清洁之人与左光斗相见,却遭左怒斥的事,突出了左光斗以国家大义为先、师生私情为后的忠贞气节。C.文中提到史可法在讨伐“流贼张献忠”时,每逢有警报则亲自值夜,数月不入寝休息的事例,体现了左光斗对史可法的影响。D.作者方苞在末段点明所叙“左忠毅公逸事”的来源,这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更加感人,也使全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 题。秋怀(其二)孟郊秋月颜色冰,老

15、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注: 孟郊( 751814)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武康县)人。秋怀是孟郊年老时居住在洛阳,为河南尹幕中下属僚吏时所作。哀弹:犹哀弦。指悲凄的弦乐声。9.诗歌颔联用字奇崛。请分别说说该句中“滴”“梳”二字的妙处。 (4 分)10.诗人“肠中转愁盘”的原因有哪些?(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 逍遥游中举微小的动植物来说明小年的句子是_,_ 。(2) 陈情表中表明李密本想顺应私情供养祖母却申诉无果的句子是_,_ 。(3)李白行路难中“

16、_,_ ”两句化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表明诗人积极心态。(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 ”两句写边塞红旗遭冻不得翻动的奇景来衬托边塞奇寒。(原创)三 . 实用类文本阅读(23 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23 分)最是诚挚女儿心我的妻子昂山素季(节选)迈克阿里斯1988年 3 月那个最后的夜晚,如同我们在牛津度过的其他夜晚一样的宁静。当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孩子们早已歇息,我俩正在专心阅读。素得知她的母亲刚刚突发重病。两天之后,素已到了数千公里外的仰光,侍奉在母亲的病榻前。在此前的几个月里,学生们上街游行,要求彻底的变革,却遭到当局的血腥镇压。在冲突中, 41 名受伤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