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学 吴风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64139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传播学 吴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网络传播学 吴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网络传播学 吴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网络传播学 吴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网络传播学 吴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传播学 吴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传播学 吴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吴风吴风第第 1 章章 网络传播:现实性与可能性网络传播:现实性与可能性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借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互动式的传播媒体。网络新闻网络新闻网络传播网络传播:突破传统大众传播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性传播的障碍,是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性、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兼具人际、组织传播内涵的新型大众传播。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全球的电脑通过网络协议平等的链接在一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类的交流。网络传播精神底蕴在于终极追

2、求上是自由、共享的精神。也相信合作精神。第 2 章 网络传播特征剖析网络传播特征剖析传统媒体有着新闻信息资源、新闻信息的权威与真实可靠、品牌形象以及精良的新闻采编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传统媒体在新闻的时效性以及受众范围与个性化服务方面倍感压力。网络传播特征:网络传播特征:从传播的信息:无限性、多样性;可存储性、易检索性、易复制性与多 媒体性。从传播方式看:迅捷性、全球性、交互性从受众角度看:自由性、个体性第 3 章 构型与解构:网络传播意义透视构型与解构:网络传播意义透视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在传播学的变化: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在传播学的变化:1、传播主体变化:专门性、非专门性、个人2、传播载体

3、与传播模式的变化:互联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去中心化的传播3、网络媒体传播的互动性特点给传统传播理论中的传受关系带来重大变化。一定程度上的平等性,透明化。传统网络议程设置议程设置大众传媒决定公众议程。取决于是否重要对政策制定者的政策议程有影响。传媒议程设置效果的弱化与加强多元化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弱化了传媒的议程设置效果,造成讨论着注意力的分散,影响公共领域的建设和完善。公众有时能自我设置议程并题传媒设置议程。把关人理论的变化:把关人理论的变化:1、网络的“平民化色彩”导致传统把关人信息垄断权利的丧失。2、传播模式的进化导致传统“把关人”角色多向度的进化。把关

4、人到婚介人、引路人、思想者3、推动把关人市场化进程。把传播信息扩展为提供服务。4、网络对新闻信息传播,在采访方式、写作样式、报道与编辑方式以及发行与传送方式上,带来一一种质的变化。5、由于网络媒体在提供完善而全面的信息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对受众个体的周到服务,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受众的参与欲。6、网络媒体传播带来了现代新闻观念变革:新闻发布向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新闻软化、泛化,时效性扩展。网络传播源于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高保真、抗干扰能力强,且实现了交互功能,为电脑、电视与通信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数字电视的好处能尽可能提供新的服务和节目,并让观众拥有控制权。网络与电视之间的融合网络与电视之间

5、的融合1、利用网络媒体服务自身。让观众发表意见、提供线索、参与节目的捷径。2、利用互联网上信息资源,是电视媒体的资源更为丰富。3、利用互联网,传送电视节目以及相关信息,并利用网络信息的易储存性、易检索性、易复制性,从而进行多层次的传播,是电视节目的新闻信息价值达到最大化。4、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电视的品牌形象。5、中国电视可以通过互联网,开拓更多的服务功能,为受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6、从业人员可以从网络媒体中吸纳更新的观念。竞争、信息、用户服务、市场、经营、产品、全球化传播等。网络媒体在形态上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其综合性,这种综合性又决定了它对传统媒体的包容性。网络媒体部分地包容报纸,完全包容

6、电视,大部分包容广播,具有颠覆性。第第 4 章章 网络传播:以符号学为视角网络传播:以符号学为视角网络世界中,人被赋予符号和符号使用者双重身份。人们通过符号的建构和表达来形成理性、反映意义。符号的传播是传递意义的过程。网络的虚拟空间是运用数字化符号为基础构成的。第第 5 章章 网络传播的文化学审视网络传播的文化学审视越来越多的人吧复制品当成原物,越来越依赖电视和印刷媒介所展现出来的现实,同时又越来越少地依赖亲身体验。在全世界网民范围中,年轻人居多,这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内容活泼,文字通俗,信息前卫节奏快,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网络使人们获得了自我认知的满足,相互认知的满足;再次获得乐趣的满足,人的

7、思想方式和语言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出现了新的情况。网络成瘾症,网络霸权问题,文化贫瘠,泛娱乐化,传承问题。网络延伸出来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网络给了人们平等的说话机会,也提供了更难以预测的发展空间。第第 6 章章 网络传播与公共舆论网络传播与公共舆论舆论的构成要素:舆论的构成要素:现实的、有争议的公共问题;有相当多的人对这个问题表明态度或发表意见,产生一致性意见;这种一致性意见对公共问题的存在和人们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产生某种实际效力。网络的技术支持无疑能够成为参与者更广泛、互动性更强、讨论更自由的新型论坛,显示出更巨大的传播力量。网络论坛网络论坛是新

8、闻的集散地、观点的集散地、民生的集散地。具有爆炸性、自发性和透明性。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实际上变起到了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政治权利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有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而活动空间。特点:1、公共领域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共享的空间。2、公共领域中的讨论是通过共欧尼辩论形式和批判立场进行的。3、公共领域的功能是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个人意见转化为多数人的集合意识,主要借助广泛交流、碰撞、退让、融合来实现。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

9、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具有公开性、创博的快速性、影响的广泛性、揭露的深刻性、导向的明显性、处置的及时性等。舆论分为浅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传播的模式传统上是单向的直线式的,网上传媒使交叉根须式的。网络舆论最大的特点也许是受众主题,受众主题同时又是信息发布的主题。造成了主题的真实、自由和流畅三大特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用事实说话,其次,表现形式要客观,第三讲究语言艺术,行文平和,措辞准确贴切, ,第四,要做好稿件审查关。信息太多太烂,更会唤起人们对高质量的可靠的信息的需求,人们又会渴望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有价值的少量信息。第第 7 章章 网

10、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建设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建设网络安全及计算机犯罪、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传播、色情泛滥、知识产权侵犯等。虚假信息的传播成因:虚假信息的传播成因:1、网络特有的复制、粘贴功能使得网络信息具有极大的复制性,而网络特有的自由言论空间又使得任何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而验证信息真实性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网上信息的发布又呈现无序状态,其筛选和把关很难控制。2、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而网络身份的 模糊性和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却有利于信息发布者逃脱社会规则和道德约束。3、从网络用户的主体来看,青年是网民的主要构成部分。迎合年轻受众的需要,进而提高点击率,极力追求

11、新鲜、前卫、刺激,把新闻标题和内容语言做的纪委夸张和耸人听闻,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4、网络媒体所特有的技术优势也加深了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悖论。新闻图片的证实与伪造。对策:对策:1、加大立法和管理力度,对传播虚假信息者给予法律制裁和经济惩罚。在立法上,着重从网站发布信息的资质和信息来源上加以限制。2、网络信息发布者要提高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力争发布的信息真实、客观、杜绝发布虚假信息。3、传统媒体“把关人”角色需要向资讯人转变。4、加强新闻媒体网站间的联合传统新闻媒体与商业网站间的联合。第第 8 章章 网络传播与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传播与社会责任意识网络媒体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络媒体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还存在的问题: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剽窃侵权多、有害信息多。网络传播者承担的社会责任:网络传播者承担的社会责任:1、承担起舆论引导责任2、承担向受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准确信息的传播责任。3、应承担起传递严肃文化知识和社会遗产的培养责任。4、应承担起提供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的娱乐责任。结语:结语: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平等性、以及去中心化,正式我们把对话界定为网络传播之精神的理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